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晔

作品数:60 被引量:345H指数:9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矿业工程
  • 7篇理学
  • 6篇社会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灾害
  • 6篇城市
  • 5篇生态
  • 4篇灾害风险
  • 4篇社会
  • 4篇社会生态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煤层气
  • 4篇煤层气开发
  • 4篇煤炭
  • 3篇地震
  • 3篇韧性
  • 3篇期货
  • 3篇期货价格
  • 3篇资源型
  • 3篇资源型城市
  • 3篇瓦斯
  • 3篇瓦斯爆炸
  • 3篇煤矿

机构

  • 55篇太原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山西省雷电防...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西工程科技...

作者

  • 59篇薛晔
  • 5篇刘耀龙
  • 5篇黄崇福
  • 5篇牛冲槐
  • 3篇张涛涛
  • 3篇张坤
  • 3篇赵欣
  • 2篇王绪柱
  • 2篇陈报章
  • 2篇周健
  • 2篇严建武
  • 2篇张华明
  • 2篇宋磊
  • 2篇高晓艳
  • 1篇冯国瑞
  • 1篇陈龙梅
  • 1篇苏巧梅
  • 1篇杨富平
  • 1篇康颖卿
  • 1篇姚西龙

传媒

  • 7篇煤炭经济研究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 4篇价格理论与实...
  • 4篇统计与决策
  • 4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管理现代化
  • 2篇矿业安全与环...
  • 2篇中国矿业
  • 2篇煤矿安全
  • 2篇广义虚拟经济...
  • 1篇模糊系统与数...
  • 1篇经济问题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企业经济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体育文化导刊
  • 1篇煤矿现代化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糊关系运算的传递性被引量:6
2003年
详细讨论模糊关系一元及二元运算的传递性性质。首先给定一个模糊关系具有某种传递性性质 ,讨论其余关系、逆关系、对偶关系的传递性性质 ;然后基于两个模糊关系具有某类传递性 ,讨论它们的模并。
薛晔王绪柱
关键词:传递性
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的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指标体系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灾害系统理论和风险理论,结合煤矿瓦斯爆炸特点,构建了由孕险环境、致险因子、承险体3个子系统组成的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指标体系,通过分析2002-2012年我国瓦斯事故统计数据,采用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进行筛选,确定了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张涛涛薛晔
关键词:瓦斯爆炸灾害风险粗糙集属性约简
黄河流域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规律研究
2025年
为探究黄河流域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关系及其演化规律,在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理论分析基础上,按照抵抗力、适应力、恢复力3个维度构建生态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经济规模、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持续性4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2—2022年为研究期、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测算单元,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各省(区)逐年生态韧性、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运用哈肯模型测算各省(区)逐年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水平。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整体生态韧性在研究期高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在2012—2019年稳步上升、在2020—2022年出现小幅波动;2)黄河流域生态韧性-经济高质量发展复合系统尚处于低级有序阶段,在二者协同演化过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为序参量、主导协同发展演化的路径与方向并对生态韧性产生协同提升效应,而生态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微弱抑制作用;3)黄河流域生态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水平在研究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各省(区)协同水平在2018年以前差异较大、2018年以后差异缩小。
赵丹宁薛晔冯梅
关键词:黄河流域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的定义及内涵被引量:4
2012年
人才的合理流动,会形成人才聚集现象,从而产生人才聚集效应。随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具有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特色的人才聚集效应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本文首先对广义虚拟经济的内涵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而后采用广义虚拟经济的思维方式,结合广义虚拟经济的特点,对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及特征进行重新诠释,最后,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进一步分析了人才聚集的效应。
薛晔牛冲槐赵欣宋磊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人才聚集效应
投资人视角下股权型农业众筹风险因素分析——基于AHP-DEMATEL模型被引量:9
2020年
股权型农业众筹风险集中了农业生产与股权众筹双重风险,而投资人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故基于投资人视角,采用AHP-DEMATEL对股权型农业众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意义。
纪晓东薛晔薛崇义
关键词:DEMATEL
煤炭资源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2024年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煤炭资源型城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逐渐凸显对高质量发展的情境驱动和支持。因此,基于2010—2022年山西省11个市的数据,运用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测算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探究二者的时空演变特征,在3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分析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产业竞争力和要素配置效率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水平整体保持上升趋势且呈现多极分化格局,与太原相邻的晋中、吕梁等地新质生产力均相对较高,城市间发展差异不断缩小,空间集聚水平先上升后下降,重心点位于太原和晋中,且呈现向西南方向转移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东北—西南”空间分布格局,集聚水平有所上升,重心点在晋中市内转移,整体呈现向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势;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竞争力和要素配置效率在新质生产力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尚彩霞薛晔
关键词:加速遗传算法要素配置效率产业竞争力
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评估与障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科学认知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和探索其障碍因素,是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恢复力、抵抗力、创新发展力3个方面建立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评估体系,采用直觉模糊集TOPSIS的评估模型和障碍度模型,研究了山西省六大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等级及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水平为“良”的有大同、朔州、吕梁等市,而长治、晋城、晋中等市的经济韧性水平为“中”;相对经济韧性水平高低为大同市>朔州市>吕梁市>晋中市>长治市>晋城市。(2)制约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的关键因素具有差异化,但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共财政收入和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是影响经济韧性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
顾良薛晔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
我国科技人才空间聚集及时空异质性研究被引量:18
2020年
文章依据2005—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通过科技人才聚集度和杜宾模型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空间聚集格局,探究了影响科技人才空间分布的内在机制及相关效应。结果显示:(1)科技人才空间布局表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东部地区聚集度高,中西部聚集度低,且科技人才稀疏面积具有一定扩大的趋势;(2)科技人才聚集度的全局莫兰指数为正,表明中国科技人才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特征,且空间聚集程度有上升的趋势;(3)科技人才聚集格局具有空间依赖性,空间聚集模式以高-高、低-高和低-低类型为主,且随着时间动态演变;(4)经济环境因素和科研环境因素是决定科技人才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第三产业机构和科研经费具有明显的"虹吸效应",当地的人均收入及医疗环境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赵晨薛晔牛冲槐牛彤
基于土地利用的山西省碳排放时空跃迁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人类活动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土地利用视角探讨碳排放的时空格局与影响机制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基于山西省2005—2020年4期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遥感影像数据,借助ESTDA方法和LMDI分解模型对山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时空演化及跃迁机制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20年山西省各地级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逐期递增,但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不变。(2)山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整体空间格局和空间依赖方向均较为稳定,但阳泉、长治、晋城和晋中碳排放的空间格局较为波动,朔州的空间依赖方向较为波动;整体空间格局的演化空间整合性较强,空间凝聚性较高,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3)山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程度在逐期上升,占主导的正向促进作用,而用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数量起负向的阻碍作用。
孔淑娟薛晔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排放
物价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依据收入经济理论,结合中国农村居民的特点,从经济新常态下收入公平视角出发,借助面板数据统计,运用面板门限模型从消费、生产、销售三个角度分析物价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为政府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供参考依据。
薛晔蔺琦珠张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