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蔺世召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麦
  • 4篇氮代谢
  • 3篇施氮
  • 3篇土壤
  • 2篇氮量
  • 2篇冬小麦
  • 2篇施氮量
  • 2篇土壤硝态氮
  • 2篇硝态氮
  • 2篇小麦品种
  • 2篇花后
  • 2篇不同氮源
  • 1篇氮水平
  • 1篇氮源
  • 1篇烟草
  • 1篇烟草叶片
  • 1篇叶片
  • 1篇有机氮
  • 1篇生理指标
  • 1篇施氮水平

机构

  • 6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河南省滑县农...

作者

  • 6篇蔺世召
  • 5篇马新明
  • 4篇熊淑萍
  • 4篇杜少勇
  • 3篇张营武
  • 2篇李春明
  • 1篇刘红君
  • 1篇赵鹏
  • 1篇李燕强
  • 1篇张心玲
  • 1篇贾方方
  • 1篇王小纯
  • 1篇张英武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年份

  • 6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动态及产量对不同氮源配施的响应被引量:20
2011年
为了解不同氮(N)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系时空分布特征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微根管(minirhizotron)动态监测技术,以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为试验材料,在等养分条件下,设置不施肥(T0)、100%尿素N(T1)、75%尿素N+25%鸡粪N(T2)、50%尿素N+50%鸡粪N(T3)、25%尿素N+75%鸡粪N(T4)和100%鸡粪N(T5)等6个有机N与化肥N配施处理,研究分析了‘豫麦34’在不同生育时期及0-100cm土层中根系直径、根长密度、根长生长量和死亡量等根系特征参数的变化及其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施肥不仅有利于各生育时期及不同土层中根系直径、根长密度和根长生长量的增加,而且增加了根长死亡量,促进了根系的周转。对不同配施处理进行比较,发现T3处理(尿素和鸡粪等氮配施)的效果最为显著,全生育期平均根长密度、周期生长量与周期死亡量分别较对照T0增加了55.52%、57.79%和61.61%,有效分蘖数、穗粒重、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也以T3处理增加最多,分别较T0增加了52.63%、43.90%、40.16%和12.02%;穗粒数在T4处理下最大,较T0增加了45.79%;生物产量在T5处理下最高,比T0增加了26.95%。因此,不同氮源合理配施有利于促进冬小麦根系的生长及在不同土层中的扩展,提高冬小麦产量。尿素和鸡粪为N源时等氮配施(50:50)的效果最佳。
熊淑萍王小纯李春明马新明杜少勇张营武蔺世召
关键词:氮源根系冬小麦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以矮抗58、郑麦366、淮麦25和徐州856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系统研究了施氮量对这些品种N代谢指标、产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供试小麦品种各叶片和籽粒的GS活性在开花后均表现为呈先上升后下降趋...
蔺世召
关键词:小麦施氮量氮代谢土壤硝态氮籽粒产量
文献传递
不同水分处理对烟草叶片高光谱及红边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采用ASD Fieldspec HH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水分处理下两个烟草品种叶片的光谱特性,分析其红边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烟叶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之间的烟草叶片光谱反射率差异明显,但两个品种的变化规律一致。烟草伸根期和旺长期,近红外光区的光谱反射率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升高,成熟期则呈相反趋势,且光谱反射率在旺长期达到最高值。不同水分处理下烟草叶片一阶微分光谱趋势总体一致,但红边一阶导数光谱差异显著。红边位置随土壤水分减少向长波方向移动,发生"红移"现象。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在伸根期和旺长期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发生"红移"现象,成熟期则发生"蓝移"现象。烟草叶片的红边位置同其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要优于其他参数,同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叶片鲜重、叶片干重、叶面积和叶片含水率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与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和叶片含水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红边面积同叶片干重呈极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贾方方马新明李春明蔺世召李燕强
关键词:烟草叶片土壤水分生理指标
豫北高地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花后氮代谢特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为探讨施氮量对高地力条件下冬小麦花后氮代谢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矮抗58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法,研究了0、150、200、250和300 kg.hm-2施氮水平对小麦花后旗叶和籽粒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小麦成熟后0-100 cm土壤各层硝态氮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达200 kg.hm-2时能够显著提高旗叶和籽粒中GS活性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但与250和300 kg.hm-2的施氮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小麦成熟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100 cm土层内硝态氮的残留量上升,小麦成穗数增加,千粒重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在施氮200 kg.hm-2时为最高,在施氮300 kg.hm-2时最低,说明在高地力条件下,小麦实现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200 kg.hm-2。
杜少勇熊淑萍赵鹏马新明张英武蔺世召张心玲刘红君
关键词:冬小麦施氮量氮代谢
施氮水平对不同小麦品种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在大田条件下,以矮抗58和郑麦366为材料,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小麦叶片和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开花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在花后14 d达到高峰,且倒1叶>倒2叶>倒3叶;子粒的GS活性趋势和叶片一致,但子粒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一直下降趋势.在氮素调控作用下,当施氮量在225 kg.hm-2时能够显著增加2个品种叶片和子粒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当施氮量大于225 kg.hm-2时,矮抗58的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不能显著提高,但是却能使郑麦366的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时,2个品种产量均达到最大,矮抗58和郑麦366分别是8 673.39和8 359.60 kg.hm-2.在施氮量为300 kg.hm-2时,2个品种子粒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且郑麦366高于矮抗58.
蔺世召葛伟熊淑萍马新明张营武杜少勇
关键词:施氮水平小麦品种氮代谢
不同氮源配施对豫北高产小麦花后氮代谢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为探索不同氮源配施对小麦花后氮代谢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矮抗58为材料,研究了5个肥料处理(100%无机氮、25%有机氮+75%无机氮、50%有机氮+50%无机氮、75%有机氮+25%无机氮、100%有机氮)对小麦旗叶和籽粒中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氮素利用效率、产量、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及0~100cm土壤各层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施无机氮和纯施有机氮相比,三种配施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小麦叶片和籽粒的GS活性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其中以50%有机氮+50%无机氮处理的籽粒产量(11 124.08kg·hm-2)、蛋白质积累量(1231.70kg·hm-2)和氮素利用效率(46.381g.g-1)最高。随着有机氮施入比例的提高,收获期各土层中硝态氮的含量逐渐下降。与纯施无机氮相比,不同氮源配施在获得较高产量的同时减少了硝态氮对地下水的污染。综合分析认为,5个肥料处理以有机、无机等氮量配施效果最佳,是豫北的环保型施肥方法。
张营武熊淑萍马新明杜少勇蔺世召
关键词:有机氮无机氮氮代谢土壤硝态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