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耘

作品数:59 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6篇细胞
  • 21篇干细胞
  • 17篇造血
  • 14篇造血干
  • 13篇儿科
  • 11篇造血干细胞
  • 11篇教学
  • 10篇儿童
  • 9篇胚胎
  • 8篇胚胎干细胞
  • 8篇骨髓
  • 7篇免疫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6篇主动脉-性腺...
  • 6篇基质细胞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见习
  • 6篇AGM区
  • 6篇充质干细胞

机构

  • 47篇中山大学附属...
  • 21篇中山大学附属...
  • 7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广州市妇婴医...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喀什地区第一...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59篇蔡耘
  • 35篇陈惠芹
  • 21篇黄绍良
  • 13篇张绪超
  • 12篇王清文
  • 10篇何政贤
  • 9篇黄科
  • 8篇李晓峰
  • 8篇张萍萍
  • 8篇黄永兰
  • 7篇唐宗玲
  • 7篇窦娟
  • 7篇陈虹
  • 7篇吴北燕
  • 4篇陈壮桂
  • 4篇陈健良
  • 4篇邹小兵
  • 3篇张雪华
  • 3篇魏菁
  • 3篇牟一坤

传媒

  • 9篇卫生职业教育
  • 8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新医学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9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团式援疆对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研究
2025年
新疆喀什地区医疗水平相对落后,2016年开始,中组部组织开展组团式援疆工作,旨在提升当地的诊疗水平。广东省积极落实并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中山大学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旨在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和推动学科建设,同时在医学人才培养,尤其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建设住培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控制、探索前沿教学方法、培养师资队伍等。组团式援疆在住培教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结业考试首考合格率从2017年的25.90%上升至2023年的65.38%。未来将与援疆专家及背后的医学高等院校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及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当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王国杰王国杰何涛冯婕冯婕蔡耘朱建芸王晓红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
基于雨课堂的BOPPPS+CBL模式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BOPPPS+案例教学法(CBL)模式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中山大学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7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9人)和对照组(58人)。以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教学为例,实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BOPPPS+CBL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式带教方式。教学结束后,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儿童血液系统疾病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74.6%的实验组学生按时完成所有教学环节。实验组考试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提示实验组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运用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师生及生生互动等方面较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 基于雨课堂的BOPPPS+CBL模式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值得在儿科学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蔡耘孔倩牟一坤陈惠芹
关键词:病例教学法儿科学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合并症及治疗分析——附238例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的病因、合并症及治疗。方法:对238例IHS患儿进行病因学调查,及总结其合并症、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与结论:IHS病因复杂,明确病因215例(90.3%),其中属感染因素(血清病原体检查阳性)192例,非感染因素(血清病原体检查阴性)23例;病因未明23例(9.7%)。感染性因素以病毒感染居多,占85.4%,包括巨细胞病毒感染(96例)、EB病毒感染(42例);非感染因素以遗传代谢性疾病居多,占57%。IHS合并症多种多样,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41%),其次是支气管肺炎(17.5%)和肠炎(14.8%)。巨细胞病毒和EBV是IHS的主要病原体。所有患儿均接受包括对症治疗,针对病因及合并症的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治愈201例(84.5%),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者32例(13.4%),死亡5例(2.1%)。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是IHS的主要病原体,IHS中由遗传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病例数较多,病因未明者亦较多。IHS合并症多种多样。IHS经综合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
李晓峰蔡耘窦娟张萍萍王清文
关键词: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合并症遗传代谢性疾病巨细胞病毒EB病毒
骨髓腔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比较骨髓腔内(IBM)及静脉内(IV)输注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骨髓移植(BMT)模型的骨髓造血、MSC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优化MSC输注途径及探讨MSC促进造血的机制。方法①MSC体内动力学示踪。②建立大鼠BMT模型。③实验分组:IBM组[MSC(IBM)+骨髓有核细胞(IV)];IV组[MSC(IV)+骨髓有核细胞(IV)];骨髓移植(BMT)组;单纯MSC组;照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④移植后观察受体存活、外周血常规结果及植入证据、骨髓MSC、CFU-Mix恢复及GVHD。结果①IBM途径输注MSC主要分布于骨髓。②MSC与骨髓共移植可以提高大鼠存活率:照射对照组、单纯MSC输注组均在预处理后2周内全部死亡;BMT组2周内存活率为70%;IV存活率为80%;IBM组存活率为100%。③MSC可促进BMT大鼠外周血象恢复:移植后第14天(+14天)移植组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BMT组,IBM组又明显高于IV组,+21天IBM组三系均恢复,IV组+21天白细胞计数恢复,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至+30天恢复正常;BMT组三系恢复延迟约2周。④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恢复和造血重建:+21天和+30天共移植组CFU-Mix和MSC克隆生长恢复均较BMT组快(P<0.05);IBM组优于IV组(P<0.05)。⑤植入证据的检测:BMT及共移植组存活大鼠外周血均检测到F344大鼠供体抗原RT1A’阳性细胞,比例>90%。⑥GVHD发生率:BMT组GVHD发生率为42%;共移植组无明显GVHD表现。结论IBM输注MSC优先定位于骨髓、极少丢失于非造血器官;输注MSC可促进BMT后造血恢复及提高受体生存率;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及造血干细胞恢复,缩短骨髓抑制期,并降低GVHD;IBM输注途径效果优于IV途径。
黄科黄绍良周敦华蔡耘张绪超黎阳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骨髓腔输注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对移植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重建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研究骨髓腔内注射(IBM)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MSC)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大鼠骨髓MSC重建的作用,研究供体MSC植入状态以探讨MSCs的作用机制,将雌性F344胎鼠及新生鼠外周血(FNPB)及雄性F344大鼠BrdU标记骨髓MSC共移植入经致死量60Coγ射线预处理的雌性Wistar大鼠,其中FNPB均由IBM输注,MSC则通过IBM或尾静脉注射。观察受鼠存活状况、供体HSC植入水平及骨髓MSC恢复情况,并以PCR检测Y染色体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受鼠骨髓MSC的来源。结果显示:两个FNPB+MSCs共移植组大鼠移植后60天均100%存活,两组比较生存率和供体HSC植入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明显优于单纯FNPB移植组;移植后30天时各移植组受鼠骨髓MSC的增殖能力均未达正常水平,但MSC骨髓腔共移植组集落数(66.0±10.6)明显优于MSC骨髓腔和静脉共移植组及单纯FNPB移植组(p<0.01);移植后60天时,免疫荧光法检测供体BrdU标记的MSC显示仅在少部分受体发现供、受体源性MSCs嵌合,但两个共移植组存活受鼠均检测到供体MSC来源Y染色体。结论:异基因MSC输注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骨髓MSC恢复,尤以IBM输注为佳。
蔡耘黄绍良陈惠芹黄永兰黄科张绪超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腔内脐血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对造血干细胞植入的影响
目的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腔内脐血移植模型,探讨骨髓腔内注射(IBMI)技术的可行性及对脐血HSCs归巢、植入率、移植后免疫造血重建、GVHD等方面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C57BL/6胎鼠及新生鼠外周血...
蔡耘黄绍良陈凤英黄文革魏菁车丽洪
关键词:骨髓腔内注射同种异基因
文献传递
儿童铁剂难治性缺铁性贫血一例临床及基因分析
蔡耘陈惠芹李晓峰孔倩
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5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病例临床特点及观察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1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给予阿奇霉素针剂10 mg/(kg.d)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7~10天后改为口服。对照组28例,给予阿奇霉素针剂10 mg/(kg.d)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3~5天后改为口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2.86%,对照组治愈率82.14%,两组没有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安全的抗生素,不良反应轻。两种阿奇霉素静脉用药方法效果相似,无需延长静脉用药疗程。
张萍萍张玲玲陈凯云蔡耘王清文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
儿童铁剂难治性缺铁性贫血一例被引量:5
2018年
患儿女,5岁,因"面色苍白5年"于2016年8月收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经顺产娩出,出生体重3.4 kg,母亲孕期体健。生后母乳喂养,8月龄改配方奶喂养,5月龄添加辅食。10月龄时家长发现其面色苍白,于多家医院检查血常规均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40~50 g/L,网织红细胞比例升高,血清铁及铁蛋白持续低下,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明显升高,肝功能、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红细胞孵育脆性、血铅、叶酸、维生素B12、血红蛋白电泳、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Coomb试验无异常,胃液含铁血黄素细胞阴性,粪隐血试验阴性~弱阳性,胸部CT平扫+增强、腹部B超、全消化道钡餐、胃镜、肠镜+活检无异常,骨髓涂片提示红系增生明显,成熟红细胞部分低色,骨髓外铁及内铁阴性。拟诊"缺铁性贫血",先后服用常规剂量右旋糖酐铁、复方四维亚铁散、多糖铁复合物及蛋白琥珀酸铁,贫血无好转,曾输注红细胞悬液2次,每次5 ml/kg。平素喜吃鱼、蛋、肉类,每周进食3~4次猪血或猪肝,无异食癖。父母非近亲婚配,父母及胞弟均体健。
蔡耘李晓峰孔倩陈惠芹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电泳输注红细胞悬液
医学生儿科学临床见习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构建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对当前医学生儿科学临床见习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构建人文关怀的具体对策,即加强教师人文素养,进行发育行为儿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医学生的沟通技巧、法律意识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蔡耘陈惠芹唐宗玲陈虹邹小兵
关键词:人文关怀儿科学临床见习医学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