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木蔚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某石油储运企业维修工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原因调查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对某石油储运企业维修工人群发职业性苯中毒事故开展调查,为同类事故的职业病诊断、事故原因调查和处置提供思路。[方法]结合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应急健康检查的方法,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维修工人进行职业病诊断,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处置建议。[结果]该企业的储运产品为混合芳烃、柴油等,其中柴油和原油中苯质量分数分别为0.009和0.107,虽然工作场所各岗位的空气中苯均未检出,仍不能排除2名患者的苯职业接触史;临床资料显示医学观察期间两名患者血常规检查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大多低于1.5×10~9/L。结合事故现场的调查资料,综合分析该2名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史以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依据《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GBZ 68-2013),2名患者均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苯中毒(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结论]石油储运企业维修工人发生职业中毒的危险大且隐匿性强,对事故现场调查和监督执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应从监管原料来源、强化防护意识、制定监督办法等方面,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
- 庄小舟刘晓勇蔡木蔚叶立和
- 关键词:维修工职业性苯中毒职业病诊断事故调查
- 汉防己甲素与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用于矽肺的可行性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对汉防己甲素与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用于矽肺的可行性展开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择矽肺患者56例,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汉防己甲素与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联用汉防己甲素与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的研究组矽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且研究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情况、SOD水平升高率、用力肺活量及1 s用力呼气量增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矽肺治疗中联合应用汉防己甲素与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合理性。结论:汉防己甲素与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应用于矽肺病的治疗中,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以上药物并无太大不良反应,在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矽肺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应用。
- 蔡木蔚陈满连钱乐宜王治华
-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矽肺可行性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修订说明
- 2024年
- 随着临床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内外相关标准/指南的更新和建立,GBZ 185—2006《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以下简称“GBZ 185—2006”)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基于循证医学原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指南,系统梳理国内外的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DT)的研究资料,并结合前期临床实践和临床相关学科的发展,对GBZ 185—2006进行修订。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增加了OMDT的术语与定义,调整了诊断原则中关于临床表现的表述,调整了潜伏期,删除了发病概率的诊断要求,增加了特异性变应原斑贴试验为病因学诊断指标,规范了特异性变应原斑贴试验的适用范围、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此外,亦完善了附录A的“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皮肤损害的基本特点和临床类型”相关内容,修订处理原则,增加了治疗技术新进展——人工肝应用的内容。修订后的GBZ 185—2024《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医疗卫生机构规范诊断和处理OMDT提供技术依据。
- 夏丽华张莹邓小峰周珊宇黄永顺李喜英吴奇峰蔡木蔚罗孝文赵风玲
- 关键词: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斑贴试验
- 34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并发症治疗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DT)疾病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和分析本院收治的34例OMDT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特点及其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21例(61.8%),其中,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15例,感染7例(13例次),心电图异常4例,继发性高血压病和类固醇激素撤退综合征各2例,支气管哮喘、出血性结肠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亚急性甲状腺炎、继发性糖尿病及药物性肝损害、眼结膜炎合并泪道堵塞各1例。结论 OMDT除表现为发热、皮疹、肝功能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症状外,尚可因变态反应出现较严重的其他系统、脏器的损害,较长时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出现药物不良作用。
- 梁霄葛旭海王治华蔡木蔚钱乐宜陈满连
- 关键词: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并发症
- 地铁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预防控制措施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地铁行业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及分布情况,探讨其预防控制措施,以利于预测东莞市地铁行业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3-2014年广州市地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情况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广州市地铁行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毒性物质、粉尘、噪声、射频辐射、工频辐射,与2013年比较,2014年粉尘达标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毒性物质、噪声、射频辐射、工频辐射等因素达标率及总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射频辐射检测达标率为90.68%,噪声达标率为95.62%,毒性物质达标率98.67%;职工健康检查结果显示,2014年共12人因职业禁忌症调离,调离率0.311%(12/3862),与201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铁各系统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防护措施基本健全。结论东莞市地铁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应放在毒性物质、粉尘、噪声、射频辐射、工频辐射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工作中,加强各系统职业卫生管理及防护。
- 郭少嘉陈惠鹏苏世标蔡木蔚马争
- 关键词:地铁职业病
- 触摸屏防指纹纳米涂层材料应用致有机氟中毒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手机触屏玻璃防指纹涂层材料应用致有机氟中毒的致病条件和临床特征。方法以2019年6月17日至2019年7月6日发生急性有机氟中毒企业共22名工人为调查对象,其中包装一车间6名员工作为有机氟接触组,其他车间16名员工为非接触组,通过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收集工作现场有害物质情况和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中毒原因和致病特征。结果触摸屏防指纹纳米涂层材料"防指纹油"挥发性组分占空气相对含量为85.65%(检测温度45℃),挥发性有机组分主要为有机氟类,包括全氟二甲基环己烷(18.72%)、全氟庚烷(5.78%)、全氟己烷(26.98%)、全氟甲基戊烷(0.75%)、全氟-2-甲基-2-戊烯(15.48%);有机氟接触组员工脱离接触5~6 d,尿氟平均浓度为13.7±4.4 mmol/mol肌酐,为非接触组4~5倍;与非接触组员工比较,有机氟接触组员工尿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例急性有机氟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或)心肌炎等;辅助检查主要以吸空气下指脉血氧饱和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L-乳酸脱氢酶、前脑利尿钠肽、高敏肌钙蛋白T异常改变为主。其中,心肌缺血1例,双肺对称渗出性病变4例,伴胸腔心包腔少量积液1例。结论手机触摸屏防指纹纳米涂层材料应用可致有机氟急性中毒,应重视小分子全氟烷(烯)烃类在新行业、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导致的职业中毒。
- 马争彭建梅朱志良陈满连蔡木蔚左金宝庄小舟
- 关键词:有机氟中毒
- 新加坡半定量评估模型在印刷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新加坡半定量评估模型评价印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水平的适用性。方法应用新加坡半定量评估模型对东莞市某印刷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并与现场检测和国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进行结果验证。结果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暴露指数法中所有岗位的危害因素风险水平均为2级(低风险),总体上高于实际浓度法。印刷岗位异丙醇、1,2-二氯乙烷、清洗岗位二氯甲烷和粘合岗位甲苯浓度水平较高甚至超标,实际浓度法中上述岗位危害因素风险水平分别为3级(中等风险)、4级(高风险)、4级(高风险)和3级(中等风险),高于暴露指数法评估结果。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除了超标物质为I级(轻度危害)和Ⅱ级(中度危害),其余均为0级(相对无害)。结论新加坡半定量评估模型能够综合判定岗位的重点风险因子,故可以针对性地提出防毒等防控措施。
- 黄小敏周常侠马争蔡小璇蔡木蔚杨佩珊
- 关键词:风险评估职业病危害
- 驱铅试验在慢性铅中毒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总结及分析我院诊治的194例铅中毒及83例观察对象的病例资料。经相关分析认为,驱铅后尿铅值(CPb U)是慢性铅中毒、铅作业观察对象较好的诊断指标,其敏感度、特异性、正确度及阳性预测度、阴性预测度均明显优于血铅值(Pb B)、尿铅值(Pb U)、红细胞锌卟啉值(ZPP)。建议在诊断铅中毒和驱铅治疗时,尽可能以CPb U作重要参考指标。
- 梁霄王治华蔡木蔚钱乐宜
- 关键词:铅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