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华
- 作品数:59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灶清除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寻求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设计一种于股骨头颈交界处开窗 ,坏死骨清除减压、股方肌蒂大转子骨瓣植骨术 ,术后配合牵引髋关节 ,早期持续被动功能锻炼的方法 ,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 9例。结果 :1 9例股骨头经 2 4~ 4 8个月的随访 ,效果满意 ,优良率达 82 .4 %。结论 :该手术方法可清除坏死骨 ,消除血运障碍因素 ,股方肌蒂大转子骨瓣血供良好 ,取材方便 。
- 孙春汉郭汉明谢惠缄黄玉良蔡宏华邬哲慧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灶清除植骨术
- 第三代扩髓带锁髓内钉急诊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被引量:19
- 2002年
- 赖志军谢惠缄谢晞衷陆炳刚郭汉明张建民黄玉良蔡宏华巫洪波孙春汉
- 关键词:胫骨骨折扩髓带锁髓内钉胫骨干开放性骨折
- 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应用研究
- 黄玉良刘志彬邬哲慧张志文肖慧芳郭善红林晓莉彭育志陈锐雄王晓锋王家梁武明鑫蔡宏华邹菁许立李国文林庆新
- 为研究适当的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避免传统张力带克氏针引起的针尾触痛、钢丝从克氏针滑脱等并发症,同时降低治疗费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本项目研究小组自1995年开始,运用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对有...
- 关键词:
- 关键词: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影像学改变,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回顾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56例。其中研究组2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椎弓根钉内固定、伤椎植骨及置钉。对照组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单纯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椎体高度及骨折节段后凸角度变化。CT计算病椎骨性愈后椎体空洞大小。同时对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7.3±5.2)个月,研究组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0%,对照组恢复到93%,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末次随访脊柱后凸角(Cobb’S角)为(4.8±0.7)°,无断钉及松动,无出现神经症状。对照组末次随访脊柱后凸角(Cobb’S角)为(14.4±2.8)°,与研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例断钉,无松动,无出现神经症状。研究组术后末次随访椎体空洞大小为(432.2±80.3)mm^(3),对照组为(1336.5±609.1)mm^(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可有效的消除伤椎的“蛋壳”效应,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短期效果减少椎体高度丢失,长期对骨质疏松严重患者效果满意,值得推荐。
- 陈民陈旭狮蔡宏华
- 关键词:椎弓根钉异体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爆裂骨折
- 两种固定方法修复股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及生物学性能比较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钉与动力髁螺钉固定股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及生物学性能。方法:实验于2003-12-03/19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医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取成人新鲜尸体股骨下半部标本12具(家属同意),人为造成股骨髁上骨折,用逆行交锁钉行骨折复位内固定与动力髁螺钉行骨折复位内固定,对内固定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逆行交锁钉的垂直压缩位移大于动力髁螺钉犤(1.950±0.568),(0.258±0.071)mm,P<0.0001犦,逆行交锁钉的扭转位移大于动力髁螺钉犤(15.165±2.500),(2.647±0.228)mm,P<0.0001犦,逆行交锁钉的弯曲度数大于动力髁螺钉(4.568±1.186),(3.052±0.501)°,P<0.0001犦。结论:动力髁螺钉的抗压缩、抗弯曲、抗扭转性能比逆行交锁钉大。逆行交锁钉在生物力学性能方面远不如动力髁螺钉,但该器械在手术中可行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骨折愈合快,出血少,可达到骨折的生物学固定要求。
- 赖志军郭汉明谢唏衷谢惠缄蔡宏华孙春汉巫洪波张建民赵卫东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生物力学髓内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椎体压缩率、Cobb角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缩短,骨水泥注入量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减少,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同时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椎体压缩和Cobb角,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 陈锦标蔡宏华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 颈椎解剖形态特征的螺旋CT分析
- 下颈椎椎体的形态解剖对前柱重组和置入内固定很重要.前路颈椎钢板目前很常用于颈椎外伤、结核、肿瘤等伤病,对于稳定脊柱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 颈椎解剖形态特征的螺旋CT分析。
- 赖志军郭汉明谢晞衷钟兰生谢惠缄蔡宏华沈军张小玲
- 关键词:颈椎椎体置入内固定螺旋CT扫描
- 文献传递
- 后路侧块螺钉钢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11例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评价后路侧块螺钉钢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间11例采用后路侧块螺钉钢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分级以及骨折部位、内固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平均37.5个月随访,11例中5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情况,1例死于围手术期并发症,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后路侧块螺钉钢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 王新光孙春汉郭汉明蔡宏华陈民钟浩博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侧块钢板
-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后路三柱植骨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8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53例,其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26~46岁,平均36岁;T118例,T1219例,L126例。骨折类型:压缩型11例,爆裂型42例。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5例,B级7例,C级15例,D级7例,E级19例。本组病例全部经后路手术,行或不行椎板减压,病椎经椎弓根前中柱植骨,双侧横突植骨,未经椎板减压患者加用椎板植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检查,测量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情况发生。结果53例患者均达理想复位,术后随访8~48个月,平均25个月,53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现畸形矫正度的丧失,无断钉或断棒现象,术后三柱融合佳,近期观察未见病椎角度丢失。除3例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Ⅰ级以上的恢复。结论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恢复神经功能病椎高度和生理曲度效果佳,经椎弓根椎体前中柱植骨对恢复脊柱三柱稳定性、降低术后病椎高度丢失效果良好。
- 蔡宏华王新光邬哲慧缪海雄郑剑平
- 关键词:椎弓根植骨
- 跟骨钛钢板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分析18例23足跟骨骨折的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跟骨钛钢板在涉及跟距关节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999年3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18例23足涉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男13例16足,女5例7足;年龄23~68岁,平均37.8岁.高处坠伤14例19足,车祸伤4例4足,均行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骨缺损区均行异体骨植骨.平均随访时间18月(11~48月).结果:按Maryland Foot Score[1]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优13足,良7足,可3足;优良率86.9%.结论: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手术疗效良好,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跟骨钛钢板适合跟骨解剖形态,在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中有明显优势.
- 蔡宏华黄玉良郭汉明缪海雄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