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坤
- 作品数:67 被引量:288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吸入式内痔切割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入式内痔切割器,包括枪体,还设有负压击发装置、闭合固定装置和切割击发装置,负压击发装置包括负压击发手柄和负压吸引管,负压吸引管内部设有活塞,所述负压击发手柄通过内齿轮控制活塞的移动而产生负压;闭合固定...
- 朱卫平赵加应蔡元坤
- 文献传递
- 乌司他丁在梗阻性黄疸时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梗阻性黄疸引起肝细胞的损伤,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致肠黏膜屏障损伤,肠道细菌移位产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导致肝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有抑制多种水解酶活性,抑制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本研究探讨UTI在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中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机制。
- 赵加应蔡元坤程志俭廖晓寰张杰徐火根章清何涛徐宏智潘杰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肠黏膜屏障乌司他丁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
- 百克瑞治疗大腿会阴部皮肤脱套伤1例体会
- 2009年
- 报道1例大腿会阴部皮肤脱套伤,予去除坏死皮肤及皮下组织,创面每日百克瑞纱布换药(每日2~3次),后期辅以2次自体植皮术,创面顺利愈合。百克瑞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应用于大面积创面换药,对创面细菌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细菌清除率高,可明显降低创缘炎性反应,减少渗出,增强创面肉芽新鲜度,可加速创面愈合。
- 蔡元坤张海清
- 关键词:百克瑞皮肤脱套伤
- 早期肠内营养及其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被引量:35
- 2003年
-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及其不同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采用胰管逆行注射法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替代牛磺胆酸钠,所有大鼠均经胃造瘘口空肠置管,SAP组随机分为持续、间隙和未进行肠内营养三个亚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同样分为三个亚组(每组8只),48h后启动肠内营养;72h后再次麻醉大鼠,收集组织及血液标本;检测指标包括:肠道转运系数、血淀粉酶、器官细菌移位率、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胰腺病理评分、血浆D-乳酸等。结果(1)SAP后48h进行肠内营养并未加重胰腺炎,行肠内营养组与未行肠内营养组,在血淀粉酶、胰腺病理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率,二组间在肠道转运系数、脏器细菌移位率及血清TNF-α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的二种方式,各项指标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SAP大鼠在早期经空肠行肠内营养是可行的,保持了肠道完整性、减少了脏器细菌移位率,但未改善预后;对SAP大鼠来说,持续和间隙二种肠内营养输注方式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二者相当。
- 蔡元坤秦新裕
-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症急性胰腺炎生理盐水肠外营养
- 一种带球囊的经肛门微创手术平台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球囊的经肛门微创手术平台,所述的微创手术平台由盖子、操作套管、塑料膜、圆环、排气口、阀门、导管和球囊组成,盖子的上面有四个操作套管;盖子的下面连接有圆形的塑料膜,塑料膜的一端连接盖子,塑料膜的另一端连...
- 蔡元坤陈骏王会鹏
- 文献传递
- D-乳酸作为肠梗阻量化指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D-乳酸是细菌代谢、裂解的产物,血中D-酸的蓄积可能反映全身感染或某些胃肠道疾病时肠黏膜通透性的增高。文献报道认为,D-酸可作为新的血浆标志物应用于急性肠黏膜损害的早期诊断,并有将D-酸用于评价肠道屏障功能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尝试检测肠梗阻时血浆D-酸值的变化,以便为肠梗阻时的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 蔡元坤赵加应任重程明荣潘杰寥晓寰
- 关键词:D-乳酸肠梗阻肠黏膜通透性肠道屏障功能胃肠道疾病
- 结直肠癌致急性梗阻内镜支架治疗后再手术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梗阻内镜支架治疗后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两家医院36例结直肠癌致急性梗阻患者行内镜支架治疗,观察内镜支架治疗的成功率、疗效和并发症;对30例患者内镜支架治疗后接受再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血清ALB水平变化、肿瘤周围组织病理变化、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吻合口一期吻合率、近端肠造口率、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和术后生存率等指标,与同期30例急诊手术组患者比较。结果 33例放置内镜支架成功,成功率91.7%,支架治疗后6-12小时肠梗阻缓解,血清CRP明显下降,血清ALB升高,肠管扩张明显缓解,肿瘤周围组织黏连水肿消退。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分别为(26.3±9.5)mg/L和(133.4±25.2)mg/L;血清ALB分别为(34.6±6.1)g/L和(28.4±5.8)g/L,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3.3%(22/30)和36.7%(11/30);吻合口一期吻合率分别为81.8%(18/22)和36.4%(4/11);近端肠造口率分别为46.7%(14/30)和80.0%(24/30);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0.7±4.3)个/例和(6.4±2.5)个/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3±1.6)天和(5.6±2.2)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4/30)和53.3%(16/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致急性梗阻内镜支架治疗能迅速解除梗阻,再手术时全身情况和肿瘤局部环境明显改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升高,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降低,疗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加应蔡元坤沈强程志俭何秉程明荣柴宇啸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梗阻结肠镜检查手术后并发症
- 奥美拉唑联合FOLFOX方案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联合FOLFOX方案应用于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研究2008--2009年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Ⅱ、Ⅲ期结肠癌患者,将符合人组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均先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测V—ATPase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对照组应用FOLFOX方案化疗,化疗期限为6个月,行8~12个疗程,随访疗效。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和术后2、3和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差异。结果93例完成研究,5例失访,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布基本平衡,研究组化疗的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χ^2=4.9246,P=0.026)。两组患者总体术后2、3和5年DFS分别为73%比60%(χ^2=1.7437,P=0.187)、62%比50%(χ^2=1.4075,P=0.235)、49%比40%(χ^2=0.8159,P=0.3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肠癌组织中V—ATPas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70/98),V—ATPase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3年DFS分别为75%比51%(χ^2=3.9708,P=0.046)、66%比40%(χ^2=4.3995,P=0.03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2年和3年DFS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结肠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DFS分别为73%比47%(χ^2=4.5045,P=0.034),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2年DFS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I联合FOLFOX方案应用于V.ATPase蛋白阳性表达结肠癌患者或Ⅲ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疗效,降低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
- 赵加应蔡元坤殷琛庆沈晨霞陈骏李小静舒维清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奥美拉唑无病生存
- 纳米载体在胃癌淋巴靶向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纳米载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胃癌及其他肿瘤的传统治疗模式,使化疗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更合理,靶向性更强,不良反应更轻,并且能对抗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在胃癌淋巴靶向化疗中应用纳米载体,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还能指导手术,改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张兴源蔡元坤
- 关键词:胃癌淋巴靶向化疗纳米活性炭
- 直肠类癌诊治分析(附27例病例报告)
- 2011年
- 目的分析直肠类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7例直肠类癌患者的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生物学特性。结果本组直肠类癌患者直肠指检+肠镜活检正确诊断率可达92.6%。本组27例中17例行肛肿块局部切除术,2例行Dixon术,1例行Mile’s术,1例行TEM术,其余6例行ESD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27例患者其中25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2.6%,5年生存率85.7%。结论直肠类癌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率低,易误诊;直肠指检+肠镜病理为诊断直肠类癌首选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类癌的首选方法。
- 陈骏蔡元坤赵加应楚晓
- 关键词:直肠肿瘤类癌E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