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璐
- 作品数:16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氧化亚氮全麻对食管引流型喉罩充气或充水套囊内压力值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小儿全麻下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N2O)时,食管引流型喉罩(充空气、50%氧化亚氮或充水)套囊内压力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小儿,随机分为3组(n=20),A组选用空气充填通气罩;B组选用50%N2O充填通气罩;C组选用水充填通气罩。喉罩插入后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观察喉罩套囊内压力的变化。结果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30min后,A组喉罩套囊内压力为(88.7±9.2)mmHg;B组喉罩套囊内压力为(30.1±1.0)mmHg;C组喉罩套囊内压力为(29.8±0.9)mmHg。结论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30min后,食管引流型喉罩充空气套囊内压力明显升高,充50%N2O和充水套囊内压力没有变化。
- 曾勇陈本祯蒋璐
- 关键词:食管引流型喉罩全麻氧化亚氮
-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在全麻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优越性。方法 100例全麻下行后腹腔镜肾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N组(Narcotrend监测组)、E组(经验给药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N组术中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输注速度将NTS维持在D2-E0水平,E组由麻醉医生根据临床体征和经验调节输注速度。结果 N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平均输注速度小于E组;N组MAP、HR波动较E组更小;N组患者术中NTS处在D2-E0水平的比例明显高于E组;N组患者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少于E组;两组患者苏醒期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学意义(P>0.05)。结论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应用于全凭静脉麻醉中,能更精确的控制麻醉深度,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患者生命体征的波动,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但对术中知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 邓佳蒋璐许婷蔡兵
-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麻醉深度
- 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在小儿七氟烷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SI)指导小儿七氟醚麻醉的临床意义。方法 2-12岁、儿外科行泌尿系手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CSI组和对照组。CSI组依据CSI值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目标CSI术中保持在40-60,术末15min保持60-75;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记录术中和术末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SI值,同时记录HR、MAP、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结果 CSI组患儿术中及术末呼气末七氟醚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CS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恶心呕吐,对照组出现7例恶心呕吐;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术中知晓,CS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七氟醚麻醉中监测CSI能减少七氟醚用量和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邓佳许婷蒋璐刘云飞王燮
- 关键词:麻醉深度指数七氟醚儿童
- 自体血回输对开颅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对开颅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自体血回输组)和对照组(异体输血组),监测输血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输血前较手术前有明显的凝血功能减退,PLT、FIB明显降低,PT、APTT和IN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回输后Hb和Hct明显提高,FIB、PLT进一步下降。对照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趋势与观察组基本一致,两组间相比凝血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入自体血与输入异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无差异,大量输血时应监测凝血功能,适当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 邓佳蒋璐许婷蔡兵
- 关键词:自体输血凝血功能脑血管疾病
-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的抑制及血浆β-EP、TGF-β1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的抑制及血浆β-内啡肽(β-E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92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β-EP、TGF-β1,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aO2)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TGF-β1、MAP、HR、PCO2均较术前上升(P<0.05),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β-EP、PaO2均较术前上升(P<0.05),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有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优于单用静脉自控镇痛,能够利于血浆β-EP分泌,降低TGF-β1水平,抑制疼痛传递,且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为术后疼痛的有效镇痛方式。
- 王明琴蒋璐张冲谭兴中
- 关键词:食管癌肋间神经阻滞静脉自控镇痛Β-内啡肽
- 术前给予曲马多预防术后寒战的效能分析
- 2010年
- 目的明确术前给予曲马多是否能有效地预防术后寒战,并进一步探究其效果是否优于手术结束时给药。方法纳入150例拟行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诱导组(Ti组)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1.5 mg/kg曲马多,缝皮组(Tc组)开始缝皮时静脉给予1.5 mg/kg曲马多,对照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主要监测指标为寒战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曲马多组均表现为寒战发生率降低,但两曲马多组之间,寒战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全麻诱导后,手术前静脉给予1.5 mg/kg的曲马多可降低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其效果与手术结束时给药相当。
- 冯世苗蒋璐刘进
- 关键词:镇痛药曲马多寒战恶心呕吐
- 比较利多卡因与帕瑞昔布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预注利多卡因或帕瑞昔布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120例拟行择期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L组,利多卡因组;P组,帕瑞昔布组;LP组,利多卡因和帕瑞昔布联合组。根据分组给予患者预注利多卡因40 mg、帕瑞昔布40 mg或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同时用压脉带静脉阻断1 min给予丙泊酚2 mg/kg,随后进行疼痛评分。疼痛程度分为4级:0=无疼痛,1=轻度疼痛,2=中度疼痛,3=重度疼痛。结果:C组患者出现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80%)显著高于其他3组(L组、P组和LP组分别为50%、25%和10%)(P<0.05)。LP组的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显著低于L组和P组(P<0.05)。结论:联合预注利多卡因和帕瑞昔布能显著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而且效果优于其单独使用。
- 王瑜徐广民蒋璐兰志勋
- 关键词:利多卡因帕瑞昔布丙泊酚注射痛
- 全麻下吸入50%氧化亚氮对2号食管引流型喉罩套囊内压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全麻下吸入50%氧化亚氮对2号食管引流型喉罩充气套囊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插入2号食管引流型喉罩,套囊内充气,起始压力标定为30mmHg(1mmHg=0.1333kPa),A组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50%氧气,B组持续吸入50%氧气+50%空气,观察30min内喉罩套囊内压力的变化,术后24h随访小儿咽喉部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A组)30min后,喉罩套囊内压力达到(86.65±10.41)mmHg,明显高于B组〔(29.70±0.98)mmHg〕(P<0.01)。A组小儿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为45%(9/20),明显高于B组〔5%(1/20)〕(P<0.01)。结论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30min后,2号食管引流型喉罩囊内压力明显升高,增加了小儿术后咽喉部并发症。
- 陈本祯骆丽慧蒋璐姚玉笙吴光祺谭玲
- 关键词:食管引流型喉罩囊内压小儿氧化亚氮
- 曲马多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栓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栓用于小儿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的患儿80例,年龄4~9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曲马多+对乙酰氨基酚镇痛组(A组)和曲马多单独镇痛组(T组)。所有患儿在手术结束前5min静脉推注曲马多2mg/kg进行镇痛。A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插管结束后,经肛门向直肠塞入对乙酰氨基酚栓剂1粒(150mg),并于6h后再重复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剂1粒。对进入PACU患儿采用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行苏醒期躁动评分。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术后1h(T_1)、6h(T_2)、12h(T_3)、24h(T_4)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手术结束后,拔管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A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入PACU10min,离开PACU,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T_1、T_2疼痛评分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T_3、T_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比较术后疼痛T_1评分高于术后T_2、T_3、T_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_2、T_3、T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内比较术后疼痛T_1、T_2评分高于术后T_3、T_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_3、T_4比较差异无意义,T1、T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对乙酰氨基酚可有效增强术后12h内镇痛的效果,减少苏醒期躁动;且不增加拔管时间、PACU的停留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谢敏许婷蒋璐
- 关键词:曲马多小儿扁桃体切除术
- 骶管阻滞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早期镇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对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尿道下裂修复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录入顺序将其随机纳入研究组(采取全身麻醉联合骶管阻滞,n=20)及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n=18)。两组患儿于常规诱导下行气管插管术,采用2%~3%七氟醚(吸入)复合异丙酚[3mg/(kg.h)静脉泵入维持麻醉。研究组采取单次骶管阻滞(局部麻醉药总剂量为0.8mL/kg,包含1/31%利多卡因+2/30.2%罗哌卡因,分开配制,先后注入骶管);对照组加用瑞芬太尼[0.1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所有患者采用曲马多自控性镇痛法(PCA)。记录两组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和术后48h内不同观察时间点的FLACC镇痛评分、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及术中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CC评分<4分患儿所占比例及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比较,在麻醉复苏室(PACU)内,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可为接受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术中、术后早期提供满意镇痛效果,并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需要量,降低疼痛造成的术后烦躁发生率。本祯);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姚玉笙);
- 尚玉超陈本祯姚玉笙蒋璐谭玲
- 关键词:骶管阻滞全身麻醉曲马多术后镇痛尿道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