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潇潇

作品数:23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毒
  • 8篇艾滋病
  • 5篇性行为
  • 4篇抗体
  • 4篇HIV-1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缺陷病
  • 3篇细胞
  • 3篇梅毒
  • 3篇免疫缺陷
  • 3篇免疫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病毒
  • 3篇男男性行为
  • 3篇男男性行为人...
  • 3篇HIV
  • 3篇HIV抗体
  • 2篇阳性
  • 2篇乙型

机构

  • 21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1篇董潇潇
  • 14篇许文炯
  • 13篇董晓庆
  • 12篇王燕
  • 8篇吴咏梅
  • 7篇张洪英
  • 5篇乔梦凯
  • 5篇石利民
  • 4篇朱正平
  • 3篇吴苏姝
  • 3篇刘黎
  • 3篇李昕
  • 3篇徐园园
  • 2篇郭璐
  • 1篇张敏
  • 1篇王璇
  • 1篇李小杉
  • 1篇何敏
  • 1篇赵宁
  • 1篇丁洁

传媒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市6774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证结果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2012-2017年6774份HIV抗体初筛、复检与确证实验的准确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初筛阳性送检样本6774份,采用两种酶标法和金标法进行复检,复检阳性可疑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证检测。结果:6774份初筛阳性标本经金标和酶标复检,复检双阳4821份,其中确证阳性4736份,确证阴性3份,不确定82份。金标和酶标复检单阳97份,其中确证阴性51份,阳性3份,不确定43份。2012-2017年HIV不确定率分别为1.5%,1.8%,1.9%,2.2%,2.3%,2.6%。结论:HIV初筛假阳性增多现象应引起重视;随着HIV不确定率逐年增多,需要找到快速鉴别HIV抗体的方法。
吴咏梅许文炯董潇潇董晓庆王燕
关键词:HIV抗体初筛阳性复检
2018-2022年南京市水痘疫情流行特征及其基因分型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南京市水痘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水痘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2018-2022年水痘疫情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核酸,荧光PCR鉴定为阳性的样本采用RT-PCR扩增其ORF22的基因片段,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水痘各基因型参考株的序列资料,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使用MEGA7和BioEdit等软件将测序结果与参考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南京市2018-2022年累计发生58起由水痘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共收集咽拭子样本456份和环境相关样本26份,核酸检出率分别为52.9%(241/456)和26.9%(7/26)。以4~12岁年龄段为发病高峰,疫情高发时间为4-6月和9-12月。SNP基因分型显示,23份样本为Clade 2基因型,均属于G-G-C-C-A。结论2018-2022年南京市水痘疫情高发在幼儿园及中小学,均为Clade 2型水痘病毒引起,建议加强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以及免疫预防措施。
石利民闵小雨王雅倩赵宁董晓庆董潇潇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基因型暴发疫情
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HIV感染者/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结果差异。方法同时对120例HIV/AIDS病人血液样本,分别使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和PIMA分析仪检测CD4细胞计数,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120例HIV/AIDS病人CD4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PIMA分析仪为318(224~431)/μL,流式细胞仪为344(227~499)/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59,P<0.01)。CD4细胞计数≥350/μL、<350/μL、<300/μL、<200/μL组间结果Spearman相关系数r值均>0.9(P值均<0.05)。CD4细胞计数≥350/μL和<350/μL时,两种方法结果平均偏差为60.6(95%CI:-79.0~200.1)/μL和5.6(95%CI:-28.4~39.6)/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00/μL和<200/μL时平均偏差为3.9(95%CI:-26.6~34.5)/μL和0.0(95%CI:-20.2~20.2)/μ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IMA分析仪标准检测板(高值和低值)变异系数均≤1.00%。结论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结果虽略有差异,但有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尤其是CD4计数<300/μL时结果可信,PIMA分析仪可用于HIV/AIDS病人CD4细胞的快速检测。
邵思莉李叶董潇潇
关键词:HIV/AIDS流式细胞仪CD4细胞
南京市2015-2016年HIV抗体阳性人群中HBVHCV及梅毒感染情况被引量:2
2018年
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及梅毒传播途径相同,其中一种疾病的感染也会增加其他病原体的感染机会,而合并感染增加了疾病的复杂程度和治疗的难度。为了解本市HIV感染者合并感染情况,对2015-2016年南京市1 593例HIV感染者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许文炯王燕董潇潇董晓庆吴咏梅张敏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
重组聚合酶扩增法在HIV-1 DNA检测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明确重组聚合酶扩增法(RPA)对HIV-1 DN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合成HIV-1 pol基因并克隆至pUC57载体,命名为pHIV-1-pol,作为RPA实验的阳性对照;以无RNA酶水作为阴性对照。对13例临床初诊患者进行RPR检测,并与HIV-1抗体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比较。结果:RPA方法等温扩增20 min即可有效扩增目的片段,检测浓度最低可为101 copies/μL。三份HIV Ab(-)样本及阴性对照均未产生特异性扩增,阳性对照出现了特异性扩增。RPR检测阳性结果与HIV-1抗体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患者1、2、7、10、12检测为阳性。结论:RPA方法快速简单,特异性和敏感性高。
董潇潇王燕董晓庆许文炯吴咏梅张洪英
关键词:艾滋病
用模式抗原OVA研究CTA1-DD/IgG佐剂的免疫调节作用
2014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新型佐剂CTA1-DD/IgG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小鼠经鼻内免疫抗原(鸡卵清白蛋白OVA)联合佐剂CTA1-DD或CTA1-DD/IgG复合物,用ELISA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G抗体生成和IgG抗体亚类,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脾脏抗体分泌细胞。结果:CTA1-DD/IgG佐剂在小鼠中诱导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及脾脏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能力均高于CTA1-DD佐剂;CTA1-DD/IgG或CTA1-DD作为佐剂联合OVA免疫后IgG1、IgG2a、IgG2b抗体皆提高,且IgG2a/IgG1>1。结论:CTA1-DD/IgG佐剂的免疫调节作用强于CTA1-DD,且能产生混合IgG抗体亚型,促进平衡的免疫应答。
许文炯王燕王璇乔梦凯董敏何敏石利民董潇潇恽时锋丁洁
关键词:佐剂免疫调节
2014-2015年南京市新发现HIV/AIDS病例首次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南京市2014-2015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首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并估计病例的免疫状况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以四色荧光抗体标记610份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抗凝全血,采用单平台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绝对值,计算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所得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均值:CD3^+T为(1731±823)个/μL,CD4^+T为(384±231)个/μL,CD8^+T为(1268±665)个/μL,CD4^+/CD8^+为(0.33±0.20)。21.3%病例CD4^+T<200个/μL,CD4^+/CD8^+<1的病例占99.0%。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和传播途径对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均有影响。结论:南京市HIV/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21.3%新发现病例已进入艾滋病期,应进一步加大早发现早治疗的工作力度,保证新发现病例能够及时检测CD4细胞数量,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董潇潇许文炯董晓庆王燕
关键词:艾滋病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
南京市1例暴露感染HIV病例的溯源调查
2021年
目的明确疑似医源性感染的医务人员与暴露源HIV感染病例之间的传播关系。方法采集疑似医源性感染者和暴露源病例的血样,提取血浆RNA,逆转录及巢式PCR扩增后测序,进行基因亚型分析,计算基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疑似医源性感染的医务人员的HIV基因亚型为CRF-01AE重组亚型,暴露源病例为CRF-07BC重组亚型,两者pol区、gag区和env区的基因距离分别为0.135、0.187、0.319,均大于各自与其对应相似株的基因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为该医务人员与其暴露源HIV感染病例不存在传播关系。
董潇潇许文炯乔梦凯毛子晴张洪英王燕吴咏梅
关键词:艾滋病
南京有性行为大学生中多性伴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南京大学生多性伴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南京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2019年4-6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驻宁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情况和艾滋病检测等情况,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在报告有性行为的7239名大学生中,16.4%(1186例)学生有多性伴行为。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本科学校(aOR=0.782)、女性(aOR=0.682)、初次性行为年龄15~17岁(aOR=0.485)、初次性行为年龄≥18岁(aOR=0.216)、外省(aOR=0.846)的大学生不易发生多性伴行为,外籍(aOR=1.789)、同性恋(aOR=1.773)、双性恋(aOR=1.934)、不确定自己性向(aOR=1.975)、初次性伴为临时性伴(aOR=3.682)、初次性伴为商业性伴(aOR=3.737)、初次性伴为同性性伴(aOR=2.843)的大学生更易发生多性伴行为。结论南京市大学生多性伴行为形势较为严峻,学校、性别、性向、初次性行为年龄和初次性伴等是大学生多性伴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不同学生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性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时红杰李昕徐园园刘黎吴苏姝郭璐董潇潇朱正平
关键词:艾滋病LOGISTIC回归模型影响因素
南京市2013-2017年HIV合并梅毒感染流行特征和检测策略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2013-2017年HIV合并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南京市2013-2017年在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报告的655例HIV合并梅毒感染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和样本来源。结果合并感染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的群体有:男性人群,19~40岁和61岁以上年龄组,未婚,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感染途径以同性性传播途径为主(69.9%),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为主(71.2%)。通过同性性传播合并梅毒的感染率显著大于通过异性性传播合并梅毒的感染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户籍、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及样本来源与合并梅毒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P=0.010)和婚姻状况(P=0.003)与合并梅毒感染相关。结论加大HIV合并梅毒感染检测力度和增加检测频率,加强实验室早期检测能力建设,以建立南京市HIV合并梅毒感染检测策略。
吴咏梅许文炯王燕董潇潇杜雪飞
关键词:HIV梅毒流行病学单因素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