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兵
- 作品数:2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伤性肝破裂38例临床分析
- 1996年
- 外伤性肝破裂38例临床分析董兵,梁保康杭州红十字会医院310004我院自1989年2月~1995年9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38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32例,女6例,年龄10~43岁,平均28.8岁。车祸18例,坠落伤10例,...
- 董兵梁保康
- 关键词:肝破裂创伤
-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疗再认识
- <正>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组织内局限性肿块,可分为囊性、实性或囊实性,单发或多发结节样肿块,可单侧亦可双侧同时存在,并非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对甲状腺的形态的一种表述。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4%~7%。随着现阶段...
- 杨翀董兵尹雪峰
- 文献传递
- 腹部大血管损伤诊治探讨被引量:1
- 2002年
- 董兵
- 关键词:腹部大血管损伤
- 胰腺结核3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胰腺结核是少见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误诊为胰腺肿瘤。我院从2001年至今收治了3例,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 董兵
- 关键词:胰腺结核胰腺肿瘤少见病
- 腹膜前修补在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应用
- 目的探讨腹膜前修补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巴德公司Modifide Kugel补片或北京天助畅运公司D10补片对15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近期随访结果。结...
- 高国栋王平杨聪王玮董兵赵凯杨俊苏燕燕孔颖
-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腹痛、黑便、腹部包块;检出率:对胃淋巴瘤B超25%、胃镜87%、消化道钡餐100%、CT 75%,对肠道淋巴瘤B超78%、消化道钡剂造影40%、CT87%;内镜活检确诊率33%;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及化疗等治疗疗效较好,5 a生存率44%。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加放、化疗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 高国栋王平韩石平王玮董兵李勇司马军杨聪金滔周林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淋巴瘤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及术后意外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 964例LC手术中及术后发现的18例UGC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UGC 12例,术后发现6例。4例为NevinⅠ、Ⅱ期,14例为NevinⅢ-Ⅴ期,原发肿瘤为NevinⅢ-Ⅴ期的14例中,明确为胆囊癌后开腹行根治术者8例,生存时间为7-56月,平均23月,未行根治术的6例生存时间为2-18月,平均7月,无〉2年生存者。结论术前应进行B超等检查,对胆囊癌的高危因素要提高警惕,术中仔细剖检标本;发现UGC要根据分期采取手术方式,尽可能早期采取根治术;术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术后切口转移。
- 杨翀苏燕燕王平王玮董兵赵凯
- 右半结肠癌小淋巴结的检出及对病理分期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近年来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晚期患者死亡率较高。结肠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术后转移和复发。淋巴结转移是临床肿瘤分期的关键,同时也决定了术后是否需要实施辅助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因此阳性淋巴结的检出对于结肠癌的病理分期尤为关键。
- 苏燕燕杨翀董兵孔颖徐旭东罗茹
-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肿瘤分期
- 小干扰RNA沉默活体内芳香烃受体核转运子基因对结肠癌HCT8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活体内芳香烃受体核转运子(ARNT)基因对结肠癌HCT8细胞生长及体内成瘤的影响。方法ARNT-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转染结肠癌HCT8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HCT8细胞中ARNT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测定HCT8细胞中ARNT蛋白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HCT8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HCT8细胞凋亡,建模后1个月称取移植瘤重量、测量移植瘤体积。结果siRNA-ARNT组ARNT mRNA相对表达量(0.489±0.057)显著低于siRNA-NC组(0.921±0.102)和空白对照组(1.000±0.000)(P=0.000)。siRNA-ARNT组ARNT蛋白表达量(0.478±0.025)显著低于siRNA-NC组(0.818±0.017)和空白对照组(0.827±0.013)(P=0.000)。siRNA-ARNT组细胞24、48、72 h吸光度(A)值均高于siRNA-NC组(0.512±0.107、1.012±0.123、1.121±0.128)和空白对照组(0.503±0.956、0.989±0.121、1.116±0.131)(P=0.000、0.000、0.000)。siRNA-ARNT组细胞凋亡率(55.13±2.78)%高于空白对照组[(4.75±0.68)%,P=0.000],低于siRNA-NC组[(68.32±3.12)%,P=0.000],siRNA-NC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0)。siRNA-ARNT组大鼠移植瘤重量[(0.551±0.171) g]和体积[(0.557±0.153) cm3]均高于siRNA-NC组[(0.351±0.082) g、(0.414±0.071) cm3]和空白对照组[(0.325±0.111) g、(0.396±0.063) cm3,P=0.000、0.000]。结论沉默ARNT基因促进结肠癌HCT8细胞增殖、抑制HCT8细胞凋亡、促进体内移植瘤生长,ARNT基因可能为结肠癌的抑癌基因。
- 苏燕燕杨翀董兵尹雪峰胡伟琦
- 改良脂肪清除术在右半结肠癌淋巴结检出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改良脂肪清除术在右半结肠癌淋巴结检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就诊的右半结肠癌患者40例,其中20例标本应用改良脂肪清除术对系膜淋巴结进行检测(观察组),同期20例标本采用福尔马林浸泡法固定24 h,常规手工检出系膜淋巴结(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共检出1 132枚系膜淋巴结,对照组共检出341枚;两组直径<5 mm的淋巴结检出率、平均每例淋巴结检出数及平均每例阳性淋巴结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阳性淋巴结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患者因检出了转移的小淋巴结而发生N分期改变;两组生存曲线比较,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脂肪清除术可有效提高右半结肠癌淋巴结的检出数目,提高病理分期的精准程度。
- 苏燕燕杨翀董兵孔颖徐旭东罗茹
-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