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荣玉
- 作品数:33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大粒径聚苯乙烯微球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分析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离子强度、反应温度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优化聚合配方和工艺,制得了大粒径(粒径达1.7um)、单分散(分散指数为0.059)的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微球在不同试剂及温度下的溶胀性能。
- 范荣玉郑细鸣
- 关键词:聚苯乙烯无皂乳液聚合单分散性微球
- 羧甲基纤维素钠基水溶性黏结剂在锂离子电池硅电极中的应用
- 2025年
- 林业生物质资源纤维素的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因其环境友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优势,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备受关注。为提升CMC-Na在锂离子电池(LIBs)硅负极的应用性能,以阴离子型多糖CMC-Na和阳离子型高聚物聚乙烯亚胺(PEI)为原料,通过简便高效的物理共混法,构筑基于阴阳离子相互作用的交联型黏结剂(C-PEI-10%)。与油溶性PVDF和纯CMC-Na对比,研究具有三维(3D)交联结构的C-PEI-10%作为锂离子电池硅负极黏结剂的黏附强度、电池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使用C-PEI-10%作为黏结剂的电极Si@C-PEI-10%展现出优异的剥离强度,平均剥离力为2.42 N,优于2个对比电极Si@PVDF(0.57 N)和Si@CMC-Na(1.52 N)。在0.2 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电极Si@C-PEI-10%的充电比容量高达2249.1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2.54%,而电极Si@PVDF和Si@CMCNa的充电比容量分别为166.9和1430.3 mAh·g^(−1),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0.86%和58.33%。此外,电极Si@C-PEI-10%表现出优异的倍率特性和可逆性,在1 C条件下的充电比容量仍有2030.5 mAh·g^(−1),明显优于电极Si@PVDF的16.7 mAh·g^(−1)和Si@CMC-Na的1477.3 mAh·g^(−1)。研究表明,通过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静电相互作用原理制备的C-PEI-10%黏结剂具有优异的黏附强度,能显著提高硅电极的电池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
- 孙兴燊林详宇赵升云范荣玉杨自涛刘鹤宋湛谦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亚胺黏结剂
- 铅(Ⅱ)离子印迹复合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热力学与吸附动力学被引量:27
- 2013年
- 以聚丙烯微孔膜(MPPM)为支撑,通过物理包埋和紫外线诱导共价键合组合法固定二苯甲酮,再通过紫外线引发丙烯酸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制备了Pb(Ⅱ)离子印迹复合膜。采用平衡吸附和竞争渗透实验考察了印迹复合膜对Pb(Ⅱ)离子的吸附与选择能力。结果发现,印迹复合膜对Pb(Ⅱ)具有良好的吸附及渗透选择性,其对Pb(Ⅱ)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Cu(Ⅱ)和Zn(Ⅱ)的2.86倍和2.75倍,48h的渗透量分别为Cu(Ⅱ)和Zn(Ⅱ)的3.8倍和3.1倍;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与平衡吸附数据相当吻合(R2≥0.991),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印迹复合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ΔQ<10%),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印迹复合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自由能变(ΔG)、吸附焓变(ΔH)及吸附熵变(ΔS)均为负值,说明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ΔH|>|TΔS|,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焓驱动过程。
- 范荣玉郑细鸣
- 关键词:重金属离子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
- 水吸收NH_3的气相总传质系数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以氨-空气-水为物系,采用实验测定并结合经验公式,得出该物系在(?)12mm陶瓷拉西环填料中的气相总传质系数KGa的关联式。该关联式不仅简单,使用方便,且实验值与计算值较吻合。
- 范荣玉
- 关键词:气体吸收总传质系数关联式
- 微孔聚丙烯膜表面氨基化修饰
- 2014年
- 发展了一种氨基接枝密度和分布可控的微孔聚丙烯膜(MPPM)表面修饰方法。首先通过紫外光接枝聚合法,在MPPM上接枝聚丙烯酸甲酯(PMA);然后通过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的酰胺化缩合和Michael加成交替反应,将氨基可控地引入到MPPM表面。采用FTIR、XPS和ESEM对氨基化膜表面的化学组成及物理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氨基化膜的表面亲水性及渗透性能。结果表明,氨基化膜表面亲水性显著改善,吸水量可达(1 311.29±97.56)μg/cm2,为未修饰MPPM的145倍;制得的氨基化膜具有良好的水通量和金属离子渗透性能。
- 范荣玉
- 关键词:表面修饰亲水性氨基功能材料
- 可穿戴不锈钢纤维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可穿戴不锈钢纤维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材料新能源技术领域。通过酸腐蚀和自氧化处理制备三氧化二铁@不锈钢纤维电极,然后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硫钴镍@三氧化二铁@不锈钢纤维复合电极;并以凝胶聚乙烯醇...
- 徐晶范荣玉王文涛柳依凡吴进秋黄光耀
- 超亲水SiO2修饰膜的构建及其油水乳液分离性能被引量:10
- 2016年
- 采用硅溶胶和多巴胺作为修饰剂,通过一步反应在微孔聚丙烯膜(MPPM)表面构建了SiO_2修饰层。利用FTIR、ESEM和EDX对膜进行了表征,发现膜表面SiO_2颗粒分布非常均匀。水/油接触角及纯水通量实验结果表明,修饰膜具有超亲水性及水下超疏油性,透水能力强,水通量大[在0.1 MPa时,水通量高达(5100±500)L·m-2·h-1]。油水乳液分离结果表明,修饰膜能有效分离油水乳液,在0.05 MPa时,油水乳液水通量达2830 L·m-2·h-1,油截留率达99.8%以上,即使过膜压力增大到0.15 MPa,油截留率也能保持在99%以上,且膜表面的油污可用水清洗除去,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 郑细鸣范荣玉肖启瑞孔祥龙
- 关键词:超亲水性二氧化硅聚丙烯
- JLT-97型精馏塔的操作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以乙醇-水为实验体系。在常压下对 JLT-97型筛板精馏塔的操作性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塔在全回流及部分回流条件下的全塔效率,固定回流比间歇精馏下的塔顶、塔釜温度及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等。结果表明该塔操作性能稳定,可作为科研和分离提纯小批料使用。
- 范荣玉
- 关键词:精馏塔塔效率
-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AgCl修饰层的构建及其抗菌性
- 2015年
- 通过多巴胺氧化聚合修饰及交替浸渍技术在聚丙烯微孔膜(MPPM)表面构建了Ag Cl修饰层。采用FTIR、XPS对构建过程膜表面的化学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SEM-EDX对膜表面形态及Ag Cl分布进行了考察;通过表面水接触角及水通量的测定分析了膜的亲水性;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评价了膜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能力。结果表明,制得的修饰膜具有强的抗菌能力和良好的表面亲水性,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99.2%和100%。
- 郑细鸣范荣玉林娜
- 关键词:聚丙烯微孔膜表面修饰亲水性AGCL功能材料
- TLXS-1型吸收装置的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
- 2005年
- 在TLXS-1型填料塔试验装置中,以空气-氨-水为物系,对φ12mm瓷拉西环填料的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进行试验测定。获得了该塔的泛点特性和△P/Z^G、HOG^G、KY^G等相关曲线。试验研究结果对该吸收塔的操作和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 范荣玉郑细鸣
- 关键词:填料流体力学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