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
- 作品数:2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一种Ag/Cu 合金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其在Ag<Sup>+</Sup>检测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Cu合金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其在Ag<Sup>+</Sup>检测中的应用。制备方法为将D‑青霉胺溶液、AgNO<Sub>3</Sub>溶液和Cu(NO<Sub>3</Sub>)<Sub>2</Sub>...
- 董江雪 安苗李慧苏明申世刚 高舒 王明晨
- 文献传递
- 一种磺酸钠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同时检测与去除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吸附材料和荧光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磺酸钠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同时检测去除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2,4,6‑三甲酰基间苯三酚与2,2’‑联苯胺双磺酸研磨,得到中间产物;步...
- 梁淑轩蔺姝敏董江雪苏明梁博隆
- 一种耐酸型原子级分散钴碳氮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酸型原子级分散钴碳氮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N‑1,3‑二甲基‑4,5‑二氨基脲嗪(二甲基‑NAU)在酸性条件下催化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案属于绿色化学和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
- 温昕刘童语郭建华牛永福苏明
- 毛细管电泳-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测定利多卡因被引量:6
- 2010年
- 基于利多卡因对联吡啶钌在铂电极上的电致发光信号有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利多卡因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讨论了磷酸盐缓冲液pH值、浓度、分离电压、检测电位等实验参数对利多卡因分离检测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利多卡因在1.5~740μmol/L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为0.1μmol/L.应用此法测定了尿液中利多卡因的含量,回收率为90%~93.5%.
- 孙汉文问海芳苏明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利多卡因
- 半定量便携式农药速测装置及其专用速测卡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定量便携式农药速测装置及其专用速测卡,半定量便携式农药速测装置包括有速测卡和向所述速测卡注入定量待测溶液的量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带刻度取样器和针式滤头结合,在测试前对待测溶液过滤和定量,保证了定量检测...
- 董江雪申世刚苏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免样品处理的hmC的定量分析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样品处理的hmC的定量分析方法。本发明首先将含有hmC的目标链与其互补链杂交成为目标双链,然后根据目标链DNA序列设计了连接探针1和连接探针2,连接探针1的3′端的模板识别区和连接探针2的5′端的模板识...
- 严景丽赵佳卉苏明时国雨
- 毛细管电泳-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浆中丁卡因与普鲁卡因的同时测定被引量:10
- 2009年
-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同时测定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新方法。考察了毛细管电泳流动相和检测池中磷酸盐缓冲液pH和浓度、进样时间和电压、分离电压和检测电位等对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分离以及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的影响。基于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电化学行为与发光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标准曲线分别在6.6~265.6μmol/L和0.7~219.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检出限(S/N=3)分别为1.9μmol/L和0.2μmol/L。对23μmol/L丁卡因和15μmol/L普鲁卡因的标准溶液连续测定5次,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13%、0.16%,电化学法发光强度的RSD分别为3.7%和4.9%。该方法已成功用于血浆中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同时检测,平均回收率均为94%,相对标准偏差低于4%。
- 孙汉文问海芳苏明李丽清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丁卡因普鲁卡因血浆
- 一种适于教学用的便携式荧光观察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于教学用的便携式荧光观察装置。该装置包括发光模块和观察模块;发光模块包括呈圆台状的不透光灯罩,在灯罩内顶部设有汞灯,汞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在灯罩底部开有光线射出口,在光线射出口处设有滤光片;观...
- 董江雪唐海莲苏明申世刚安苗范亚杰王明晨
- 文献传递
-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毛细管电泳是现代分析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该技术因具有高效、快速、微量和易于自动化等特点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电致化学发光作为一种检测技术和其它检测手段相比具有背景低、灵敏度高、设备简单、经济等优点。本文结合上述两种技术...
- 苏明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喹诺酮局部麻醉药药物分析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合金纳米簇的叶酸含量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合金纳米簇的叶酸含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得到待测溶液,(b)配置DPA@Ag/Cu合金纳米簇水溶液,(c)将待测溶液与DPA@Ag/Cu合金纳米簇水溶液混合得到检测液,用...
- 董江雪安苗申世刚苏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