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颖红
- 作品数:15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救治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2例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主动脉瓣狭窄(AS)是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因局部严重钙化引起的AS发病率明显上升,超过65岁以上的人群的发病率为2%~7%[1-2]。AS患者一旦出现症状预后很差,平均生存期在出现心绞痛、晕厥和心力衰竭后分别为5年、3年和2年,未行手术干预的1年病死率为38%[3]。
- 王建安刘先宝蒋峻蒲朝霞董爱强何伟孙勇项美香胡新央李长岭冯燕应淑琴孔敏坚周琦晶陈涵林剑靖胡颖红鲁文燕俞申妹严敏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救治导管瓣膜性心脏病平均生存期年病死率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痉挛与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 IND)发生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分析5年中118例动脉瘤性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及部位与D IND发生之间的关系,以及D IND与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的一致性。结果:脑血管痉挛与D IND两者之间存在弱相关(r=0.22;P=0.016);随着痉挛程度加重,D IND发生率增加(U=2.589,P<0.05)。大脑中动脉痉挛组的D IND发生率为68.0%,高于大脑前动脉和颈内动脉痉挛组的36.7%和25.0%(2χ=8.195,P=0.004);而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646,P=0.421)。结论:脑血管痉挛只是D IND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重度脑血管痉挛时和大脑中动脉部位的痉挛,才易发生D IND;发生于非重要功能区脑缺血,可能无D IND临床表现。
- 李珉胡颖红陈高
- 关键词:血管痉挛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 危重症鞍区巨大外伤性动脉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胡颖红苏立达陈涛张颖李珉
-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
- 2024年
-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高发,显著增加颅内进展性出血及术中大出血风险、救治难度及患者病死率。颅脑创伤后大量组织因子暴露导致凝血异常激活是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机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伤性凝血病。目前,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起病隐匿、出现时往往不合并大出血、诊断标准不一、诊治不规范,尚缺乏相关共识或指南。为此,国家创伤医学中心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指南、共识和临床研究,通过改良德尔菲法征集专家建议,共同制订《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就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提出18条推荐意见,旨在规范临床诊治。
- 袁强虞剑陈建陈文劲丁天凌方文华冯军峰高国一高亮杭春华贺晓生胡荣胡颖红黄齐兵江荣才蓝胜勇李立宏李育刘劲芳马驰原马辉毛青帕珠任学芳石广志苏作鹏苏忠周孙晓川王玉海王中魏俊吉徐福林许汪斌张立平张云东周建新王之敏周强陈菊祥李强冯光孙晓欧孙成法王加充吕胜青侯立军杜倬婴吴刚胡锦国家创伤医学中心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
- 关键词:脑损伤颅内出血创伤凝血功能障碍
- 生长激素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背景: 缺血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目前对急性缺血引起的心肌梗死过程缺乏有效控制。自1994年Gottlieb AB等研究开始,发现缺氧、缺血及再灌注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共同构成心...
- 胡颖红
- 文献传递
-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血栓栓塞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 评价中国房颤患者植入watchman左心耳封堵系统预防血栓栓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年龄18至85岁之间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CHADS2-VAS评分≥2分和HAS-BLED评分≥3分,且不愿意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或口服抗凝药物有禁忌证.经股静脉途径,穿刺房间隔,将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输送系统置入左心房,植入watchman左心耳封堵装置至左心耳颈部.结果 入选4例心房颤动患者,年龄(74.75±8.69)岁,CHADS2-VAS评分(5.5±1.29)分,(4~7分)及HAS-BLED评分(3.75±0.5)分,(3~4分),均成功植入watchman左心耳封堵系统,手术时间(100.00±17.79) min.围手术期及术后2个月随访无出血及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中国房颤患者中植入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预防血栓栓塞是安全可行的.
- 樊友启杨倩蒋峻何伟胡颖红严敏蒲朝霞李长岭刘先宝冯燕孙勇马骥项美香王建安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封堵左心耳血栓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突变与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点突变与浙江汉族人群脑梗死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病例-对照方法,检测了浙江汉族128名正常人、132例脑梗死患者的eNOS基因G894T点突变频率。比较各组间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浙江汉族正常人群eNOS基因G894T突变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08 4、0.089 4和0.002 2;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53 1和0.046 9。(2)脑梗死组及其腔隙性脑梗死亚组eNOS基因GT+TT型频率分别为0.200 9和0.265 4,与GG型相比,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脑梗死组及其腔隙性脑梗死亚组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06 1和0.142 9,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eNOS基因G894T突变可能是浙江汉族人群脑梗死遗传易感性的基因标志之一。
- 章志量魏丹宏沈荣林胡颖红
- 关键词:脑梗死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围术期Impella辅助救治主动脉瓣反流一例被引量:2
- 2021年
- 心原性休克是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TAVR)围术期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体外膜肺氧合(ECMO)及左心辅助装置Impella等机械辅助装置为其重要救治手段。该文报道1例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在行经心尖途径TAVR过程中出现心跳骤停,立即予心肺复苏并及时置入人工瓣膜,患者循环未恢复,遂进行体外循环,ECMO辅助下返回病房,但患者心功能改善不明显,后置入Impella。患者逐渐好转,康复出院,术后1、3个月随访恢复良好。与ECMO相比,Impella可直接降低左心室的负荷,有助于瓣膜病合并循环障碍患者的心功能恢复。
- 李华俊刘先宝孔敏坚高峰王力涵林心平胡颖红蒋峻蒲朝霞赵静周琦晶温春杰王建安
- 关键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IMPELLA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行CEA手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根据术后30 d的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51)和无并发症组(n=107);分析患者CEA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分布,采用χ2检验、逐步logistic回归法分别筛选影响患者CEA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58例行CEA手术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28%(51/158),主要以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创面血肿、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神经损伤等为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患者CEA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冠心病(OR=2.347)、慢性肾功能不全(OR=2.921)、双侧颈动脉狭窄(OR=3.651)、术前血清Hcy水平(OR=3.149)、术前mRS评分(OR=5.083)、颈动脉阻断时间(OR=4.518)、阻断期MAP升高过低(OR=3.900)等。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CE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以心脑血管事件为主;应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对患者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围手术前安全管理、术后监测等,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楼水平赵明胡颖红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动脉内膜剥脱术并发症
- 肺癌EGFR—TKI治疗相关间质性肺病与急性呼吸衰竭分析
- 2012年
- 肺癌在人类各种恶性肿瘤的死因排位中位居第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全身化疗日前仍然是晚期肺癌最关键的治疗方式,但是仅有二分之一的患者在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中位生存时间9~10个月,1年生存率仅为30%~40%。
- 袁瑛谭纯文翁姗姗叶晓贤李墨丹沈虹胡颖红
- 关键词:晚期肺癌急性呼吸衰竭间质性肺病EGFRTKI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