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莹 作品数:45 被引量:541 H指数:15 供职机构: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09年第1季度四川省报告HIV感染者中新近感染状况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使用BED捕获酶联免疫方法对四川省(除凉山州外)2009年第1季度新报告HIV感染人群进行检测,分析全省艾滋病新近感染状况。方法收集四川省20个市州2009年第1季度新报告HIV感染病例确证阳性样本,对其进行BED方法检测,计算HIV新近感染的构成比。结果全省20个市州2009年第1季度新报告HIV感染病例中有19.12%为新近感染病例。其中,男性所占比例为77.15%,18~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为65.25%,MSM人群所占比例为22.03%。结论四川省2009年第1季度HIV新近感染病例男性远远大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MSM人群感染形式严峻。 梁姝 魏东兵 胡莹 袁丹 沈圣 蒋岩关键词:HIV 2011-2015年四川省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2011-2015年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报告疫情特点,为疫情研判及防治资源分配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中2011-2015年四川省男男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三间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 2011-2015年四川省年度报告MSM HIV/AIDS数迅速增长,5年报告数占MSM HIV/AIDS总疫情数的80.8%。疫情分布广,地区差异大,以省会成都市及其相邻的绵阳市、德阳市3个市为主。MSM HIV/AIDS病例以15~29岁、高中及以上学历为主,商业服务、学生和干部职员较突出,检测咨询及性病门诊检出比例较高。学生病例以大专及以上为主,中学生占近1/3;校外以待业、商业服务、农民为主。结论 MSM艾滋病流行呈上升趋势,以15~29岁年龄段及自愿咨询检测(VCT)、性病门诊检出增长最快,中学生感染不容忽视。青年和学生人群应作为防治的重点,针对校内外的不同特点,有机结合性病防治和咨询检测等探索新的防制模式。 胡莹 刘莉 罗映娟 梁莉 裴晓迪 刘伦皓 袁风顺关键词: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者 性传播疾病 彝族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管理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索在少数民族地区全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与管理方式。方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高流行区B县,对2个乡的全人群进行了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测、问卷调查等。结果全人群调查进展顺利,92.0%的人群接受了调查。得到了当地全人群艾滋病、梅毒、丙肝等疾病的感染率数据,加大了对发现的感染者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传染源。结论开展此类调查应该做到周密的前期准备,大力开展群众动员,严格现场操作和质量控制,分阶段调查以实现全覆盖,对查出的疾病及时转介治疗。开展类似的调查还应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周久顺 董彩婷 黄俊 张子武 胡莹 邓斌 杨一挥 秦光明 张灵麟 卫大英 南磊 阿力拉曲 张色尔 杨文关键词:艾滋病 彝族 捕获-再捕获方法在四川省彭州市全死因死亡漏报评价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2012 2013年彭州市全死因死亡率,评价死亡漏报情况,同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死因监测系统、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村委会3个途径获取2012 2013年常住人口在彭州市的全死因死亡记录。在不同来源的数据记录之间,用姓名、姓名拼音字母、性别、出生日期、居住乡镇进行匹配。采用连接函数为对数(log)的线性模型对3个样本进行拟合,估计全死因死亡人数。结果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全死因死亡人数13 594人(95%CI:13 537~13 651),死亡率为1.77%,高于网报登记死亡率1.41%和合并样本死亡率1.68%。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的死亡人数作为分母,计算3样本合并后的漏失率为5.29%;死因监测系统漏报率为20.37%,高于样本合并后的死亡人数作为分母的死因网报漏报率(15.92%)。结论任何一个样本,死亡记录都不完整,即使3个样本合并后仍然存在漏失的情况,捕获-再捕获方法可以用来校正由于死因监测系统漏报造成的误差,更准确地评价实际死亡水平。 刘伦皓 李娜 王丽艳 罗映娟 胡莹 裴晓迪 梁莉 刘莉关键词:捕获-再捕获 死亡率 四川省2012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43 2014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2012年艾滋病疫情及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及防治工作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历史卡片下栽”处下载截至2012年底四川省累计报告HIV/AIDS数据库,用Excel软件对疫情数据按现住址、终审日期进行整理并做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四川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13468例,其中艾滋病患者4902例,死亡报告3252例。主要分布在凉山州、成都市、达州市、资阳市4个市、州,共占全省今年新报告疫情的64.39%。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2.64:1。年龄分布以20~49岁年龄段为主。民族分布以汉族、彝族为主,汉族,占63.12%;彝族占35.46%。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59.82%;其次注射吸毒传播占27.32%;同性传播占10.51%。结论四川省新报告HIV/AIDS及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流行严重。青壮年是主要感染人群,老年感染者占一定比例,且呈上升趋势。男性为主,女性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性传播、注射吸毒为主要传播途径,异性传播、同性传播上升明显,注射吸毒传播出现下降。要遏制艾滋病疫情,应在加强监测检测早发现HIV/AIDS的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创造性的采取综合干预、治疗、关怀措施,减少传播从而减少新发感染和病死率。 胡莹 李宁秀 刘莉 张静瑜关键词:流行病学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新注射吸毒者及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四川省注射吸毒者进行社区横断面调查。结果3852名被调查者中,注射吸毒史〈1年、1~3年和〉3年者最近6个月共用针具比例依次为19.9%、29.1%和36.3%。注射吸毒〈1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女性、少数民族、注射吸毒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自愿做过艾滋病检测、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1~3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技能培训、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3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有商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针具交换、招募年、招募地区。结论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及无保护性行为比例均较高,长期注射吸毒者较新注射吸毒者有更多共用针具行为和无保护性行为,针对两类人群的干预应有不同侧重。 刘建波 张灵麟 赖文红 冯燎 曾亚莉 刘莉 胡莹 李婕 张晓琳 萧燕 Sten H.Vermund 贾玉江关键词:注射吸毒 共用针具 安全套 2011-2017年四川省HIV阳性育龄妇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2011-2017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中年龄在15~49岁的育龄女性病例的特点及流行特征,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四川省2011-2017年新报告的病例个案,分析阳性育龄妇女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1-2017年报告HIV阳性育龄妇女21492例,占新报告病例的18.36%(21492/117064);20~29岁占35.58%,30~39岁占32.95%;文盲占33.32%;农民占67.83%;异性性传播占84.78%,在2015-2017年异性传播表现形式中,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占66.52%,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占18.28%;在检测样本来源中,其他就诊者检测占35.99%,术前检测占11.31%;主动检测的检测咨询占17.08%,呈现上升趋势(Z=2.03,P=0.02);根据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推测病例感染与发现时间间隔,发现3年内感染者的比例为33.14%,感染时间在8年以上的占19.34%。结论四川省新报告HIV阳性育龄妇女呈现出年轻化、低学历、农民、异性性传播为主、新近感染比例高等流行特点,需分类施策,遏制育龄妇女艾滋病疫情,预防母婴传播的发生。 袁风顺 刘伦皓 裴晓迪 胡莹 梁莉 何芳 刘倩 刘莉关键词:育龄妇女 艾滋病 四川省1995-2012年吸毒者艾滋病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吸毒者艾滋病流行变化趋势。方法收集1995年以来四川省艾滋病病例报告、哨点监测、疫情估计、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信息,分析吸毒者HIV感染状况与行为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吸毒者共用针具比例从2001年的58.20%下降至2012年的30.10%,HIV阳性检出率从2008年的15.68%下降至2012年的5.39%,新发感染率从2009年的4.14%下降至2012年的1.17%;凉山地区和非凉山地区均存在线性趋势;美沙酮门诊受治者的HIV阳转率也从0.70%下降至0.51%,但HIV阳转率与年份变化的趋势并不明显。结论全省吸毒者艾滋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凉山地区吸毒者行为危险因素有所增加,需强调干预的持续性和质量,美沙酮门诊在提供美沙酮治疗服务的同时还应强调门诊综合干预对受治者易感高危行为的改变。 刘莉 冯燎 罗映娟 张静瑜 裴晓迪 胡莹 梁莉 龚毅 梁姝 曾亚莉 赖文红 李恬 张灵麟关键词:吸毒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哨点监测 2012年四川省男男性行为人群 HIV感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调查2012年四川省男男性行为人群( MSM ) HIV感染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在四川省9个城市社区的同性恋活动场所中,采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式,纳入过去1年内有过插入性肛交或口交同性性行为者,共获取2783名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静脉血3~5 ml,进行梅毒螺旋体和HIV抗体检测。对HIV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5.3%(147/2783),HIV抗体阳性率为11.1%(310/2783)。<20、20~29、30~39、40~49、≥50岁组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15/227)、9.7%(143/1471)、11.8%(80/679)、18.0%(53/294)、17.0%(19/112)(χ^225.91, P<0.05),其中,30~39、40~49、≥50岁组感染HIV风险分别是<20岁组的2.05(1.14~3.69)、3.24(1.75~6.01)、2.60(1.22~5.52)倍。初中以下组HIV抗体阳性率为16.5%(73/443),高于高中、中专组[11.1%(99/891)]和大专以上组[9.5%(138/1446)](χ^216.46,P<0.05),其中,大专以上组感染HIV风险低于初中组,OR(95%CI)值为0.64(0.45~0.90)。最近1年做过HIV检测并知道检测结果者HIV抗体阳性率为8.2%(119/1446),低于未检测者[14.3%(191/1336)],接受过任1项艾滋病的干预服务者 HIV 抗体阳性率为10.1%(256/2539),低于未接受过干预服务者[22.1%(54/244)],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 HIV 抗体阳性率为32.0%(47/147),高于阴性者[10.0%(263/2636)](χ^2分别为25.81、32.65、68.06,P值均<0.05)。其中,最近1年做过HIV检测并知道检测结果、接受过任1项艾滋病的干预服务HIV感染风险均较低, OR (95%CI )值分别0.52(0.36~0.74)、0.52(0.40~0.68),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HIV感染风险较高,OR(95%CI)值为4.01(2 梁莉 张静瑜 刘莉 罗映娟 裴晓迪 胡莹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男男性行为者 2008-2009年四川省嫖客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监测哨点嫖客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与HIV感染状况。方法在四川省部分城市社区设立嫖客监测哨点,2008-2009年对2386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年各哨点嫖客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均低于1%;嫖客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中位数分别为25.7%、28.3%;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中位数分别为9.9%、6.8%;2009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3.3%。结论嫖客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暴露风险较大。 冯燎 刘莉 赖文红 黄俊 胡莹 曾亚莉 张灵麟关键词:艾滋病 哨点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