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权
- 作品数:77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镰刀菌特异单链抗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镰刀菌特异单链抗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从串珠镰刀菌菌丝中抽提细胞壁蛋白,免疫来亨母鸡后提取脾脏细胞,利用分子克隆方法和技术构建单链抗体基因文库,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PhageELISA、表达ELISA和序列...
- 廖玉才胡祖权李和平张静柏
- 一种检测SARS-CoV-2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SARS‑CoV‑2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一种检测SARS‑CoV‑2的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本发明方法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标签抗体和酶标...
- 胡祖权曾柱闫瑜雪尚国富洪亮汪建满
- 鸡源性抗FB_1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构建免疫鸡源性噬菌体单链抗体基因文库,筛选鉴定抗伏马菌素B1(fumonisin B1,FB1)的单链抗体。方法制备抗原免疫来亨母鸡,提取脾脏RNA反转录后通过PCR扩增获得单链抗体编码基因,构建单链抗体基因文库,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抗FB1单链抗体,并利用表达ELISA检测抗体的亲和力。结果构建的单链抗体库的质量较高,通过噬菌体展示淘选和ELISA鉴定获得5个抗FB1的单链抗体。结论成功构建鸡源性抗FB1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并鉴定获得抗FB1的单链抗体,表明鸡源性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可用于分离FB1等小分子半抗原的特异单链抗体。
- 胡祖权李和平张静柏刘锦龙廖玉才
- 关键词:伏马菌素噬菌体展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课程思政在生物技术与疾病诊断课程中的实践体会被引量:2
- 2021年
- 本文介绍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特点推进生物技术与疾病诊断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探讨如何立足专业特色转换教学思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前提进行家国情怀及使命担当、服务地方生物医疗卫生事业、遵守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挖掘,在课程教学的专业知传授中结合课程思政元素的经验与体会,以期为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 钟乃凤胡祖权刘丽娜张婷婷张洁
-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研究
- 原核表达抗伏马菌素单链抗体的条件优化被引量:9
- 2015年
- 单链抗体可溶性大量表达是其生产应用的前提条件,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操作构建含有抗伏马菌素单链抗体基因H3的重组载体p HENHi-H3,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不同的诱导温度、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对H3抗体的表达影响。优化后的单链抗体H3的原核表达条件为:菌液培养至OD600达到0.5时加入终浓度为0.1 mmol/L IPTG,30℃诱导表达8 h。本研究通过对蛋白原核表达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能够显著提高H3抗体的原核可溶性表达效率。
- 王赟夏雪黄江涛黄顺莉吴仪胡祖权
- 关键词:单链抗体原核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表达文库的构建及免疫学初步筛选
- 2016年
- 为从基因组水平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抗原,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表达文库,用患者恢复期血清对表达文库进行血清学筛选,并对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表达文库共有5x10。个克隆,片段插入正确率为91.67%。对文库进行初步筛选,共获得6个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和同源性分析发现6个克隆涉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6个开放阅读框(ORF)。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疫苗抗原筛选方法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抗原的系统筛选。
- 刘丽娜张洁周静钟乃凤胡祖权王赟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学筛选疫苗抗原
- 钛表面纳米拓扑结构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
- 2021年
- 目的研究钛表面纳米拓扑结构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s)免疫功能的调控,有利于理解钛表面改性对植入后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钛表面构建TiO_(2)纳米拓扑结构。分析纳米拓扑结构对imDCs的免疫功能(抗原吞噬能力、表面成熟相关分子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 王赟王赟唐开义董美玲龚敏余鹏龚敏陈晋曾柱
- 关键词: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免疫微环境免疫功能钛表面炎性细胞因子表面改性
- 白介素10对人成熟树突状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CD14^+的单核细胞,并通过IL-4、GM-CSF、LPS、IFN-γ等重组细胞因子在体外将其诱导为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endritic cells,mDCs),利用10 ng/mL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处理mDCs 4 h,双向电泳联合MALDI-TOF/TOF MS技术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共筛选出35个差异蛋白点,其中21个上调,14个下调,它们的功能主要涉及糖代谢、HIF信号转导通路、细胞骨架和免疫功能等。因此,IL-10可能通过调控mDCs的代谢过程以及细胞骨架或运动能力等相关蛋白来影响其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IL-10对mDCs的影响具有潜在作用。
- 黄江涛赵雪赵雪王赟刘丽娜王赟曾柱
- 关键词:白介素10树突状细胞双向电泳差异表达蛋白
- 小鼠黏蛋白1(MUC1)基因的体外转录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 2018年
- 目的体外转录获得小鼠黏蛋白1(MUC1) mRNA并在NIH/3T3细胞中表达。方法通过反转录PCR从小鼠4T1细胞中扩增MUC1基因,然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 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 DNA3. 1(+)-MUC1。双酶切鉴定正确后,以该质粒为模板,下游引物中引入血凝素标签(HA TAG)序列,PCR扩增MUC1-HA TAG融合基因片段,然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c DNA3. 1(+),重组载体经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后作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含T7启动子和MUC1-HA TAG融合基因片段的PCR产物作为体外转录模板,通过体外转录、加尾、纯化最终获得修饰的MUC1 mRNA。通过多种转染试剂将体外转录MUC1-HA TAG mRNA转入NIH/3T3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融合蛋白MUC1-HA TAG的表达。结果反转录PCR扩增的MUC1基因长度约为1900 bp,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MUC1-HA TAG融合基因已成功插入pc DNA3. 1(+)质粒。插入序列与Gen Bank中小鼠的MUC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HA TAG正确插入MUC1下游,读框正确。Western blot法分析证实体外转录修饰的MUC1-HA TAG mRNA能在NIH/3T3细胞中表达。结论体外转录修饰的小鼠MUC1-HA TAG mRNA能在哺乳动物NIH/3T3细胞中翻译表达。
- 林煊陈鹤丹谢颖曾柱胡祖权胡祖权王赟贾义刘丽娜
- 关键词:体外转录蛋白表达
- β-乳球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β-乳球蛋白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β‑乳球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β‑乳球蛋白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高分子水凝胶技术领域。本发明将β‑乳球蛋白粉末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化β‑乳球蛋白液,然后与苯基‑2,4,6‑三甲基苯...
- 陈晋石欢欢龚敏陈丽丹余鹏王赟胡祖权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