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作品数:24 被引量:72 H指数:5 供职机构: 绵阳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CVC管道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VC管道收纳装置,包括收纳袋体、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CVC连接件和多个药物泵管,多个所述药物泵管的一端交汇连接于所述CVC连接件,所述CVC连接件与病人端CVC接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 胡海燕 杨丽 李金学 程小兰文献传递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膀胱肿瘤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随访4个月,观察干预后2组患者化疗依从性。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膀胱肿瘤患者的化疗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刘玲 魏兴华 胡海燕 邓明 何苑熙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 膀胱肿瘤 化疗 依从性 前列腺液体中各指标对早期癌性诊断标志物筛选的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研究前列腺液体中各指标对早期癌性诊断标志物筛选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前列腺癌患者77例作为A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非前列腺癌患者28例作为B组。选取了前列腺液各指标中4种较有研究前景的蛋白质(α-甲酰辅酶A消旋酶、核基质蛋白、胸腺素β15、Survivin蛋白)进行检测,进一步筛选出最合适的标志物。通过A组(前列腺癌患者)和B组(前列腺正常体检人群)基本资料、各蛋白平均浓度、阳性率对比;又根据病理结果、骨扫描结果将A组分为Ⅰ~Ⅱ组、Ⅱ~Ⅲ组、Ⅲ~Ⅳ组、Ⅳ及以上组;骨转移组、无骨转移组,在各组别之间对比4种蛋白的平均浓度。结果 2组α-甲酰辅酶A消旋酶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核基质蛋白、胸腺素β15、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同级别及有无骨转移之间平均浓度对比上,α-甲酰辅酶A消旋酶、核基质蛋白、Survivin蛋白平均浓度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素β15平均浓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甲酰辅酶A消旋酶具有最高的阳性率和敏感度;胸腺素β15浓度随着病情的分级升高或骨转移进程而增高,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患者病情程度。2种蛋白可结合应用于临床前列腺早期癌性的诊断。 贺凯 王耀东 胡海燕 任碧华 袁光亚关键词:前列腺液 标志物筛选 PCT、白蛋白及胆红素水平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探讨降素钙原(PCT)、白蛋白及胆红素水平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胰瘘(POPF)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胰腺外科行PD患者120例,剔除7例,共纳入113例,按3∶1随机分为建模组(n=84)和验证组(n=29)。根据2016年ISGPF提出的POPF诊断标准,共35例发生POPF;其中建模组发生POPF 26例,验证组9例。分析建模组PD术后POPF的单因素,将其P<0.05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Back⁃wald法筛选变量,基于此构建PD术后POPF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AUC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几率、实际概率间的曲线,以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建模组中发生POPF与未发生POPF在胰管直径、胰腺质地、FRS评分、腹部总脂肪、腹壁脂肪、术前胆红素、术前白蛋白、术前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管直径≥0.25 cm、胰腺质地为硬、FRS评分≥5分、腹部总脂肪≥240 cm、腹壁脂肪≥98 cm、术前胆红素及术前PCT水平上升是影响PD术后POPF的危险因素,术前白蛋白水平下降为影响发生POPF的保护因素(P<0.05)。各因素均对应相应的评分,危险因素评分上升,则PD术后POPF风险增加;若保护因素评分增加,则PD术后POPF风险降低。模型验证:建模组ROC中AUC曲线为0.889,95%CI值为0.740~0.966;建模组、验证组模型校准曲线接近标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793、0.688。结论PCT、白蛋白及胆红素水平在PD术后POPF风险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通过术前监测上述指标变化可以及时发现POPF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POPF的发生率。 马瑛 魏继鸿 胡海燕 曾慧娟 杨欢 陈熙关键词:PCT 白蛋白 胆红素 胰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流行期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策略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流行期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多管齐下的护理管理方法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流行期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工作,包括发热门诊的布局、院感防控及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考核及应急演练、标本采集及运送、专人陪检、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控制管理及质量改进。结果发热门诊2020年1月20日-2月2日共接诊患者630例,日均接诊50例,采集血标本580例,采集咽拭子300例。其中收治留观病员38例,经市疾控中心专家组确定高度疑似患者7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疫情报告及时、准确,无漏报、瞒报、谎报,实现医务人员、工人“零感染”,患者无交叉感染,看诊患者满意度高,无纠纷投诉发生。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流行期,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策略,能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工人的安全。 杜宁莉 寇国先 何晓春 滕小华 赵洁琨 胡海燕 谢俊华 陈昌群关键词:发热门诊 护理管理 运用QCC减少行政班时段呼叫铃频次的探讨 2018年 运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减少行政班时段呼叫铃频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采取低年资护士培训策略,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并开放第三护士站等措施缩短病区距离,减少病区呼叫铃频次。结果:通过运用品管圈降低了呼叫铃的频次,减少护士工作量,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通过实施前后的比较,呼叫频率从措施实施前的202.7次/周降至63.5次/周,大幅度的减少了呼叫铃呼叫,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并增加了患者满意度。 胡海燕 王小平 曾晓红 瞿蕊茜 杜海琴关键词:品管圈 频次 绵阳市5家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升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相关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循证护理能力量表、循证护理实践自我效能量表,对绵阳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827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827名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总均分为48.21±4.53,其中证据形成能力得分为13.07±2.22,证据整合能力得分为10.12±1.97,证据传播与评估能力得分为6.16±1.15,证据应用能力得分为18.85±2.57。循证护理实践自我效能总分为115.38±12.32,与循证护理能力呈正相关(r=0.75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参加循证护理培训、职业态度、现任职务、工龄、职称、学历、循证护理实践自我效能是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欠佳,有待进一步提升。循证护理实践自我效能、是否参加循证护理培训、职业态度、现任职务、工龄、职称、学历与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有关,管理者应着重关注,以全面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者循证护理能力,从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刘玲 银红梅 魏兴华 胡海燕 邓明 何苑熙关键词:循证护理 护士 问卷调查 一种便于收纳的多功能输液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的多功能输液架,包括杆体和分别设于杆体顶端和底端的挂钩和底座,底座上圆周均匀设有若干个向下的铰接有万向轮的支脚,所述杆体上设有放置台,杆体下部设有收纳盒和挂钩;所述支脚可相对于底座向外转动,支... 胡海燕 瞿蕊茜 文娟 杨丽 金廷会文献传递 绵阳地区上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预防指导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绵阳地区上尿路结石成分组成特点,探讨基于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而制定的预防指导方案的效用。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间非肾输尿管混合部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374例,采用红外光谱法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预防指导方案,随后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预防方案进行分组,随访24个月以观察比较组间结石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共检测出单一成分结石6种,混合成分结石5种,结石成分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草酸钙(78.6%)、碳酸磷灰石(51.9%)、六水磷酸胺镁(22.7%)、无水尿酸(14.4%)、尿酸铵(0.8%)和L-胱氨酸(0.3%),含钙结石的比例达91.4%。经随访发现,采取了预防方案的患者无论哪个时间段以及总的结石复发率(9.7%)均显著小于未预防患者(总复发率23%);无论是严格预防方案还是一般预防方案均能有效预防结石复发;采取严格预防方案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在0~12个月这个时间段内(1.4%)与采取一般预防方案的患者(6.2%)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绵阳地区上尿路结石成分以含钙结石为主,针对结石成分进行预防指导能有效的降低结石复发率。 范钰 袁光亚 王耀东 辛宇鹏 贺凯 邵红刚 胡海燕 张天生 向敏关键词:尿路结石 结石成分 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全方位上报透视3D化护理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设计并建立医院自身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管理系统,使平面护理向3D护理转变,提升护理服务内涵.方法:以过去OA系统上报模式为基础,邀请信息管理委员会相关专家通过对医院近年不良事件根因分析及结合医改要求,共同针对不良事件产生原因形成-级目录和二级目录,设计时考虑尽量简化护士填写内容,所有目录都可采取打勾的形式完成,将其设计在护士工作站专栏,实现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三级可控明细表,每月事件可追溯科查询.结果:实施9个月,共上报452例护理安全相关事件,同期增长35%.结论:自主研发的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方便、快捷,原因分析到末端原因,能提高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效率,减少延迟、瞒报和漏报;透视护理服务向3D化转变,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与内涵. 曾晓红 李金学 胡海燕 文娟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 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