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D-1 ScFv溶瘤病毒对卵巢癌裸鼠模型免疫活性、肿瘤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单链抗体(ScFv)溶瘤病毒对卵巢癌裸鼠模型免疫活性、肿瘤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右前腋下注射SKOV-3细胞构建卵巢癌裸鼠模型,分别以0、5×10^(5)PFU、1×10^(6)PFU、5×10^(6)PFU、1×10^(7)PFU、5×10^(7)PFU、1×10^(8)PFU滴度的PD-1 ScFv溶瘤病毒瘤内注射,检测小鼠肿瘤体积,筛选最佳作用滴度。构建好的卵巢癌模型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D-1抗体组、单独溶瘤病毒组、PD-1 ScFv溶瘤病毒组,每组8只,再选8只小鼠右前腋下注射等量细胞培养液作为对照组。测定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及肿瘤体积;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例与CD4^(+)/CD8^(+)比值;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比例;CCK-8实验检测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肿瘤细胞杀伤率;检测各组小鼠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指数与胸腺指数、CD4^(+)比例与CD4^(+)/CD8^(+)比值、IFN-γ与IL-2水平、外周血白细胞比例、特异性抗肿瘤细胞杀伤率、存活率降低(P<0.05)、CD8^(+)比例、IL-10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PD-1 ScFv溶瘤病毒组、单独溶瘤病毒组、PD-1抗体组小鼠脾指数与胸腺指数、CD4^(+)比例与CD4^(+)/CD8^(+)比值、IFN-γ与IL-2水平、外周血白细胞比例、特异性抗肿瘤细胞杀伤率、存活率均升高(P<0.05),肿瘤体积、CD8^(+)比例、IL-10水平均降低(P<0.05);与单独溶瘤病毒组、PD-1抗体组分别比较,PD-1 ScFv溶瘤病毒组小鼠脾指数与胸腺指数、CD4^(+)比例与CD4^(+)/CD8^(+)比值、IFN-γ与IL-2水平、外周血白细胞比例、特异性抗肿瘤细胞杀伤率、存活率均升高(P<0.05),肿瘤体积、CD8^(+)比例、IL-10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PD-1 ScFv溶瘤病毒可改善卵巢癌裸鼠免疫功能,促进特异性抗肿瘤细胞产�
- 黄山鹰唐国玲胡海燕刘剀罗智华曾薇薇帅振虹刘植华
- 关键词:溶瘤病毒卵巢癌裸鼠模型免疫活性
- 中国汉族人群中KIR3DL1及其配体对宫颈癌的保护性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抑制性KIR(inhibitory KIR,iKIR)受体及其HLA配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采集26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及200名正常女性的外周血样本,应用特异性PCR扩增、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序列分型方法以及TCGA数据库的宫颈癌数据,分别分析iKIR基因及其受配体基因组合、肿瘤组织iKIR转录水平、KIR3DL1等位基因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在4种iKIR基因(KIR2DL1、2DL2/3、3DL1和3DL2)中,正常人群KIR3DL1基因和KIR3DL1+HLA-Bw4基因组合的检出频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癌患者(96.5%vs.87.0%、81.5%vs.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09);肿瘤组织KIR3DL1高转录水平的富颈癌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KIR3DL1低/中转录水平的宫颈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正常人群强抑制性高表达型KIR3DL1*01502等位基因的检出频率显著高于宫颈癌患者(76.0%vs.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汉族人群中KIR3DL1及其受-配体组合对拮抗宫颈癌发生发展具有保护性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强抑制性高表达型KIR3DL1*01502等位基因有关.
- 甄建新朱雷雷李卫红胡海燕邓志辉熊礼宽
- 关键词:宫颈癌KIR3DL1测序分型转录水平
- 一种标本存放及体积测量器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标本存放及体积测量器具,包括标本容器、密封盖和储液容器。标本容器上端形成为敞口,用以放置标本,标本容器表面设有刻度线。密封盖可拆卸的连接于标本容器上端,用以对敞口进行封闭,密封盖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
- 胡海燕张韵杨天洁刘丽敏
- 全反式维甲酸通过TGF-β1/SMAD4信号通路对宫腔粘连细胞模型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评估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宫腔粘连细胞模型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ICC法鉴定细胞;用0、2.5、5、10和20 ng/mL TGF-β1诱导HESCs 48 h,qRT-PCR检测COL1A1、α-SMA的表达;以10 ng/mL TGF-β1诱导HESCs 48 h,继而0、0.1、1和10μmol/mL ATRA作用48 h,qRT-PCR、WB检测COL1A1、α-SMA、及SMAD4的表达。结果间质细胞标记物Vimentin阳性,上皮细胞标志物CK-18阴性;与0 ng/mL TGF-β1组相比,其他组COL1A1和α-SMA的表达升高,以10 ng/mL组表达最高(P <0.01);与0μmol/mL ATRA组相比,1、10μmol/mL ATRA组COL1A1、α-SMA和SMAD4的表达下降,以1μmol/mL组下降最明显(P <0.01)。结论 TGF-β1诱导HESCs发生肌成纤维细胞样改变,构建宫腔粘连细胞模型,ATRA通过TGF-β1/SMAD4信号通路改善其纤维化。
- 刘丽敏史文娟何芳胡海燕
- 关键词:宫腔粘连纤维化
- 宫颈胃型腺癌癌前病变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宫颈胃型腺癌是少见的表达胃型粘液的非HPV相关性腺癌,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胃型腺癌的癌前病变包括非典型小叶状宫颈腺体增生和胃型原位腺癌,目前国内外仅有少数病例报道。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发生于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宫颈胃型腺癌癌前病变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认识,避免漏诊、误诊。
- 张雁瑞魏欣杨怡晖马红梅刘丽敏胡海燕
- 关键词:宫颈
- 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及子宫骶骨岬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对比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及子宫骶骨岬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脱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子宫骶骨岬悬吊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进行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后,通过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措施加以处理,尚无发现存在并发症的情况。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腹壁悬吊术能够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降低手术对患者的损害,不用网片,减少了医疗费用,避免网片相关并发症,促使患者有着更好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 李瑾瑜胡海燕
- 关键词:子宫脱垂
- ATRA诱导宫颈癌耐药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 胡海燕徐瑾刘剀姜向坤刘植华姚吉龙
- 宫颈癌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非常重要。然而一旦产生肿瘤耐药,治疗效果会显著降低。全反式维甲酸是一种有效的诱导分化剂,...
- 关键词:
- 关键词:宫颈癌诱导分化剂
- 腹腔镜下切除子宫后壁肌瘤缝合方法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子宫后壁肌瘤的缝合方法,并与开腹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5月我院33例单发的子宫后壁壁间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其中,9例开腹手术,采用常规手术方式;24例在腹腔镜下手术,采用连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缝合子宫肌层及浆肌层。对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4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此种方式的缝合,平均手术时间(55±18)min(35~90min);术中出血量(62±42)ml(10~110ml)。9例开腹手术时间(60±9)min(45~70min);术中出血量(64±35)ml(20~100ml)。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后壁的肌瘤切除,依靠更快捷的缝合方法,完全可以和非常成熟的开腹手术相媲美,充分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
- 汤德民胡海燕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