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礼
- 作品数:39 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水体悬浮泥沙多角度偏振反射特性定量研究
- 要有效的利用卫星遥感提取水体悬浮泥沙的有关信息,就必须对水体悬浮泥沙的偏振信息遥感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在对现有的国内外偏振遥感信息的介绍基础上,本文先介绍了偏振遥感与传统遥感的优缺点,进行了总体上的知识了解.再对水体泥沙的...
- 胡新礼
- 关键词:偏振特性偏振光谱遥感技术悬浮泥沙
- 文献传递
- 电子地图系统在旅游业的应用——以吉林市为例
- 本文主要阐述了适宜旅游业发展的电子地图系统.介绍了电子地图概念及特点,并以吉林市为例详细说明了旅游业对电子地图的需求,电子地图系统在旅游业中的建立过程,以及应用模式.进而实现电子地图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 胡新礼赵云升
- 关键词:电子地图旅游业数据库
- 文献传递
- 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流程及产品分级体系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对天津地区无人机实验获取的单CCD四波段光谱成像仪数据进行分析,首先确定无人机遥感数据辐射/几何校正的方法,然后通过改变辐射/几何校正顺序,设计预处理研究流程,最后从图像的统计特征和纹理特征两方面入手,定量化地分析校正的先后顺序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新的无人机数据产品分级体系,为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处理流程优化及产品分类分级提供参考。
- 张周威余涛孟庆岩胡新礼
- 关键词:无人机辐射校正几何校正
- 基于像元级短波红外波段陆地气溶胶多角度偏振遥感——地气系统解耦合与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研究
- 本文基于矢量辐射传输理论,构建了地气耦合系统矢量辐射传输模拟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短波红外波段的大气与地面目标的偏振特性,尤其是地面的偏振反射特性,从模拟结果中获得了地气耦合系统的解耦合方法。通过建立短波红外波段获取地...
- 胡新礼
- 关键词:遥感数据
- 融合NNDVI和纹理提取航空影像林地信息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如何有效利用高空间分辨率航空影像提取林地信息的问题,根据航空影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影像新归一化植被指数(光谱特征)和形态学梯度(纹理特征)的融合模型。通过实验测试并验证了特征融合模型利用航空影像提取林地信息的效果;分析了航空影像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对林地信息提取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融合方法能够有效的利用航空影像提取林地信息,其最大加权单类分类成功指数达到97.36%,提取林地信息精度优于非融合方法。
- 张周威顾行发余涛孟庆岩胡新礼
- 关键词:航空影像纹理
- 便携式并行计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并行计算装置,包括机柜、电源、并行处理系统和显示器,电源用于对并行处理系统和显示器供电;并行处理系统设置在机柜内,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计算处理;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处理结果。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并行计...
- 顾行发余涛胡新礼周珂赖积宝刘士宽
- 文献传递
- 基于分形理论与GEOEYE-1影像的NDVI连续空间尺度转换模型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1
- 2013年
- 基于GEOEYE-1多光谱影像、以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为研究对象继续就分形方法在高空间分辨率基础图影像中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并就分形模型构建最合理尺度层级的确定进行细致探讨.实验表明,基于分形理论的NDVI连续空间尺度转换模型构建方法适用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在给定的条件下,NDVI尺度转换分形模型构建时最合理尺度层级存在且可计算.研究使得分形方法所适用的反演量类型及基础图空间分辨率范围皆有大的扩展.
- 栾海军田庆久顾行发余涛胡新礼
- 关键词:定量遥感分形
- 一种基于遥感图像仿真的大气查找表优化方法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MODTRAN4建立地表反射率-入瞳处辐射亮度在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的大气查找表,研究时间因子对入瞳处辐射亮度值的影响,发现入瞳处辐射亮度值与日地距离订正系数随时间成反比,得到用任意一积日的入瞳处辐射亮度数据即可求得其他积日数据的方法.对其进行均方根误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利用该方法将大大减少查找表的数据量,实现结构的优化.
- 林如强刘士宽余涛胡新礼
- 关键词:均方根误差
- HJ-1A/B卫星数据几何校正与辐射校正顺序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以HJ-1A/B卫星CCD数据为例,确定遥感卫星数据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的方法,通过改变辐射/几何校正顺序,设计遥感数据预处理研究流程,从图像的统计特征和纹理特征两个方面,定量化的分析辐射/几何校正的先后顺序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实验从统计特征和纹理特征两个方面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校正顺序对结果的影响很小,该实验说明辐射/几何校正顺序的不同对预处理结果的影响很小,同时也可以为HJ-1A/B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流程提供参考.
- 张周威余涛孟庆岩胡新礼韩杰
- 关键词:辐射校正几何校正
- 面向应用的航天遥感科学论证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为适应中国民用航天遥感从科学试验向业务服务模式转变,更好地探索、了解与解决应用需求与航天遥感系统对接等方面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航天遥感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适时于2004年成立了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10余年来,论证中心以航天遥感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面向应用的航天遥感科学论证概念、理论方法、技术工程与应用研究。本文是论证中心团队长期从事航天遥感科学论证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总结,介绍了遥感论证初步认知、遥感论证关注问题、遥感论证理论体系与模型方法集、遥感论证能力建设及遥感论证实践等方面内容,给出了遥感论证定义并详细分析了研究范围和内容,提出了由知识维、进程维和逻辑维所组成的遥感论证作用域3维空间结构,指出社会发展加快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带动整个航天遥感数据信息链向更大规模、更短响应时间周期、更综合数据集成、更高数据质量、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航天遥感系统将进入新的"智慧遥感"发展阶段。得益于十余年来中国民用航天快速发展,我们经历了风云三号新型载荷校飞、多角度多光谱偏振遥感器论证、环境星应用工程论证等实践,取得了多方面理论方法的突破,并应用到2030民用航天发展规划、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自然灾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2030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规划等论证当中。经过不断实践,快速迭代,形成了遥感论证理论体系及相应的十大模型方法,包括遥感信息流模型、遥感信息特征模型、遥感信息应用模型、遥感信息量分析模型、遥感数据工程模型、航天遥感系统结构模型、航天遥感系统状态描述模型、航天遥感系统质量模型、航天遥感系统发展动力模型及能力体系模型。这些模型方法全面反映了航天�
- 顾行发余涛高军田国良王春梅郑逢杰李娟董文米晓飞胡新礼谢勇孟庆岩刘其悦杨健卫征张周威方莉林英豪高海亮赵利民郑利娟刘苗李玲玲孙源程洋张雅洲黄祥志臧文乾徐辉吴�
- 关键词:信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