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雪飞

作品数:30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脓毒
  • 5篇通气
  • 5篇脓毒症
  • 5篇阻塞性
  • 4篇急性肺损伤
  • 4篇肺损伤
  • 3篇衰竭
  • 3篇综合征
  • 3篇姜黄素
  • 3篇教学
  • 3篇肺疾病
  • 3篇并发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序贯
  • 2篇序贯通气
  • 2篇血流感染
  • 2篇血液
  • 2篇医学生
  • 2篇有创

机构

  • 25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中南大学
  • 2篇卫生部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桂东县人民医...
  • 1篇宜章县人民医...
  • 1篇资兴市第一人...

作者

  • 29篇肖雪飞
  • 20篇杨明施
  • 8篇刘作良
  • 6篇彭玥
  • 5篇杨兵厂
  • 5篇万齐全
  • 5篇欧好
  • 4篇高敏
  • 4篇叶启发
  • 3篇刘晶晶
  • 3篇周建党
  • 3篇赵尚平
  • 3篇孙圣华
  • 2篇李志凌
  • 2篇马颖
  • 1篇乐园
  • 1篇何炳文
  • 1篇邢伟
  • 1篇刘纯
  • 1篇肖献忠

传媒

  • 5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实用休克杂志...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湖南工业职业...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与基于课堂的学习(LBL)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观察组,各50名。试验组采用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单纯的LBL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试卷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对教学模式的喜爱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教授的知识与信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综合素质及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孙传政黄飞舟张天一杨明施肖雪飞蒋宏贵唐保权刘怀政
关键词:教育考核问卷调查急诊医学
医学生作为心肺复苏培训导师的急救普及教育探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医学生能否作为心肺复苏导师对民众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设置学生导师组与专业导师组,对比两组导师对职高学生的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结果两组学生在考核成绩、通过率及常见失分点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仅在人文关怀环节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校医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导师培训后,其能和急救医护人员一样对民众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培训。
高敏彭玥刘作良肖雪飞杨明施欧好
关键词:医学生心肺复苏
大蒜素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大蒜素治疗组,每组8只。脓毒症模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um ligation and punctue,CLP),6h及12h后用大蒜素(30mg/kg,ip)干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于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4h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性、荧光异硫氰酸盐葡聚糖(fluorescence isothiocyanate dextran,FITC—Dextran,FD-40)水平;检测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并取部分小肠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LP组大鼠血清D-乳酸、DAO活性及FD-40水平明显升高[D-乳酸(nmol/mE):(599.4±101.1)vs.(149.2±20.63),t=11.84,P〈0.01;DAO(ng/mL):(302.1±64.56)vs.(76.57±14.76).t=9.433,P〈0.01;FD-40(ng/mL):(6664.0±1437.0)vs.(1446.0±205.0),t=9.704,P〈0.01];病理切片示CLP组大鼠肠道形态学损伤明显;肠组织中TNF-α、IL-6、MDA水平明显升高[TNF-α.(pg/mL):(186.35±20.43)vs.(58.76±8.94),t=17.23,P〈0.01;IL-6(pg/mL):(763.25±85.23)vs.(125.36±14.37),t=22.54,P〈0.01;MDA(nmol/mg prot):(29.36±3.27)vs.(7.24±0.85),t=16.61,P〈0.01],SOD活性降低[SOD(U/mg prot):(35.75±6.53)vs.(73.26±8.35),t=10.57,P〈0.01]。大蒜素显著减少脓毒症诱导的血清中D-乳酸、DAO活性及FD-40的升高[D-乳酸(nmol/mL):(330.1±81.77)vs.(599.4±101.1),t=7.086,
高敏肖雪飞彭玥肖献忠杨明施
关键词:大蒜素脓毒症肠屏障功能D-乳酸二胺氧化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清瘦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经过第一晚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后的变化,并探讨其高瘦素血症和nCPAP治疗后变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多导睡眠图(P...
肖雪飞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瘦素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文献传递
肝、肾移植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价影响伴有血流感染的肝、肾移植患者生存率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03例肝、肾移植患者发生的138次血流感染,评估导致肝、肾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确定危险因素。结果:人选患者年龄12~66(42.3±12.7)岁。绝大多数为院内感染(78.6%),血流感染相关的死亡率为39.8%(41/103)。单变量分析显示以下变量能预测血流感染相关的死亡:腹腔内或胆道感染(P=0.003),混合感染(P〈0.001),肝移植(P〈0.001),血小板计数〈50000/mm3(P〈0.001),感染性休克(P〈0.001)。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S0000/mm3(P=0.002)和感染性休克(P〈0.001)是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伴有血流感染的肝、肾移植患者死亡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血小板计数下降和感染性休克。血流感染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预防肝、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十分重要。
万齐全肖雪飞叶启发周建党
关键词:血流感染死亡率肝移植肾移植
肝移植术后谷氨酰胺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传统全胃肠外营养(TPN)及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Gln,商品名力太)的TPN对肝移植后移植肝蛋白合成功能、机体免疫功能及对感染、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两组:不添加Gln的TPN组(传统组)和添加Gln的TPN组(Gln组)。术后第2天予等热量〔104.6kJ/kg(体重)〕、等氮量〔0.16g/kg(体重)〕共7d。监测术后第2和9天IgG,IgA,IgM,CD3,CD4/CD8及前清蛋白(PAB)。结果术后第9天与术后第2天比较Gln组IgG和IgA较之传统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P<0.01;Gln组应用前后比较P<0.01。Gln组CD3,CD4/CD8平均值较之传统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P<0.01;Gln组应用前后比较P<0.05;Gln组感染率(20.0%)较之传统组(40.0%)明显降低(P<0.05);术后PBA增高幅度Gln组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两组比较IgM变化及急性排斥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肝移植后静脉营养中添加Gln可增强免疫功能,尤以体液免疫增强为著,但并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使用Gln同时增加移植肝蛋白合成功能及降低感染发生率。
万齐全杨明施肖雪飞叶启发马颖杨兵厂
关键词:肝移植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免疫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络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06/2007-06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的同时加用纳络酮.通气前、通气3h及通气24h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26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8例治疗成功,12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人机同步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中经治疗成功的患者,其鼻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pH为7.22±0.20,PaCO2为(87.2±10.0)mmHg(1mmHg=0.133kPa),PaO2为(68.6±12.3)mmHg,在平均无创通气治疗24h后pH为7.41±0.05(P<0.01),PaCO2为(61.7±6.0)mmHg(P<0.01),PaO2为(79.2±11.1)mmHg(P<0.01).对照组治疗3h后PaO2增加(P<0.05),但pH和PaCO2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部分患者甚至加重;24h时PaO2维持在较高水平,pH和PaCO2改善仍不明显.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人机同步性,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降低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值得推广应用.
刘作良杨明施肖雪飞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疾病脑疾病纳络酮
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死亡预测因子
【目的】评价影响伴有血流感染的实体器官移植患者生存率的可能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研究98例患者发生的133次血流感染,评估潜在的死亡预测因子。使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以确定预测因子。【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42...
万齐全肖雪飞叶启发周建党
关键词:实体器官移植单变量分析
HFNC氧疗对重型COVID-19患者呼吸支持的观察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HFNC氧疗对于重型COVID-19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以及寻找评估HFNC氧疗效果的指标。方法本研究回顾了20例接受HFNC氧疗的重型COVID-19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最终是否行气管插管分为HFNC成功组(n=15)和HFNC失败组(n=5)。收集患者在HFNC氧疗初期的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RR)、血气指标如氧合指数(PaO2/Fi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参数。观察成功组在HFNC氧疗期间的呼吸功能改变,比较成功组与失败组的相关呼吸参数差异。结果 HFNC氧疗12h后,成功组的呼吸频率显著减慢{24 (20~28)vs26 (25~30)次/min,P<0.05}、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提高{184 (148~228)vs 144(136~195)mmHg,P<0.05};并且在HFNC氧疗的最初48h,氧合指数持续改善。失败组与成功组相比,呼吸频率更快{32 (25~34)vs 24 (20~28)次/min,P=0.02}、氧合指数更低{75(55~114)vs 184 (148~228)mmHg,P<0.01},但ROX指数无差别。结论 HFNC氧疗能改善重型COVID-19患者的呼吸功能。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是决定重型COVID-19患者HFNC氧疗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
刘兮肖雪飞高敏杨明施刘晶晶
关键词:呼吸衰竭氧合指数
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毒清除状态及临床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10日至3月28日在湖北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住院治疗的41例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口咽部分泌物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及其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从发病到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定义为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重型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因素。结果41例重型COVID-19患者中男20例(48.8%)、女21例(51.2%),中位年龄为68.0(58.5,74.0)岁,平均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28.98±11.71)d。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总量≥300 mg)的使用与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有关(P均<0.05),而较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总量<300 mg)的使用与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无关(P>0.05)。结论重型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持续时间较长;糖尿病、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及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总量≥300 mg)的使用是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晶晶刘晶晶杨明施杨明施肖雪飞
关键词:重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