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珉
- 作品数:30 被引量:1,18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反应的实证检验被引量:43
- 2001年
- 实证研究表明,就总体而言,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配股的反应是积极的;就每一个具体的配股事件而言,配股的股价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不大,而较多地受到市场大势、公司流通规模和配股价格的影响。
- 沈艺峰肖珉
- 关键词:配股价格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实证检验公司业绩
- 信息不对称、制度约束与投资效率——基于不同产权安排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8
- 2014年
- 本文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投资-现金流相关性,从信息不对称和制度约束两个角度,对我国不同产权安排下的资本投资效率进行分析和检验。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更有可能出现"现金流富余-投资过度"相关性,缓解道德风险的公司治理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政府治理有利于改善其投资效率;非国有企业更有可能出现"现金流不足-投资不足"相关性,为解决逆向选择而增强信息透明度和为克服制度性金融歧视而改善融资条件有助于提高其投资效率。
- 肖珉任春艳张芬芳
-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 跨地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权益资本成本吗?——基于“法与金融”的视角被引量:45
- 2008年
- 根据"法与金融"理论,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本文以赴中国香港跨地上市后返回中国大陆发行A股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其是否因受制于更为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而具有较低的权益资本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在A股市场上,赴港跨地上市公司比其他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更低,跨地上市对权益资本成本具有降低作用,且这种降低作用与香港较为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有关。
- 肖珉沈艺峰
- 关键词:权益资本成本投资者保护
- 个人理财中的财务目标问题探讨——基于《个人理财规划》培训教学的角度被引量:2
- 2011年
- 在《个人理财规划》的培训与教学中,财务目标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框架,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及理财规划的相关文献,探讨从财务目标的不同层次、构成要素、影响因素以及时间期限与重要性等方面构建财务目标部分的培训与教学内容,帮助学员对个人理财中的财务目标形成较为系统、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 肖珉张东昱
- 关键词:个人理财生命周期理论财务目标
- 投资组合中上市公司规模效应和盈利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上海证券市场的股票组合可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且存在明显的"流通股本规模效应"和"EPS效应。""流通股本规模效应"和"EPS效应"的存在使我们了解影响我国股票投资组合风险的因素及其构成,认识到"流通股本规模"和"EPS状况"是影响组合风险的重要因素,其对降低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这二种效应产生的原因。
- 吴世农肖珉李雅莉冉孟顺
- 关键词:上市公司证券投资组合
- 资本结构、所有权结构与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实证研究
- 本文在评论资本结构公司控制权市场学派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以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资本结构、所有权结构及股价变动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控制权市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影响不大,公司控...
- 肖珉
- 关键词:资本结构所有权结构上市公司配股行为
- 文献传递
- 控制权利益与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
- 本文基于控制权利益的角度,考察了在大股东控制的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大股东控制权稳固的公司负债比率较低,大股东控制权不太稳固的公司负债比率较高,总体上,公司的负债比率与大股东控制权的...
- 江伟肖珉
- 关键词:控制权利益债务融资股权融资
- 文献传递
- 我国上市公司系统风险与会计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1
- 1999年
- 吴世农冉孟顺肖珉李雅莉
-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变量实证研究
- 法的建立还是法的实施发挥了作用--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 本文以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为衡量指标,分别从法的建立和法的实施两个方面研究中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法的建立作用有限,仅能在立法建设的某个特定阶段体现出来;而法的实施作用明显,法律实施的典型事件和地区...
- 肖珉沈艺峰
- 关键词:上市公司法律法规权益资本成本中小投资者
- IPO“热季”与风险投资周期波动--发生动因与经济后果被引量:4
- 2020年
- 风险投资的周期波动与股票市场IPO的活跃程度高度相关是颇受关注的资本市场现象,本文利用我国制度背景下独特的准自然实验条件,研究其发生动因与经济后果。结果发现,风险投资波动与IPO冷热之间存在相关性;从发生动因看,能够稳定地解释二者相关性的机理在于风险投资感知到退出的流动性风险,而非风险投资追随公开权益市场所传递的投资机会信号;从经济后果看,伴随IPO活跃而发生的风险投资热潮并非更加青睐早期创业企业,也并未更好地促进创新。
- 陈闯肖珉曹玉秀汶海
- 关键词:风险投资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