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54 H指数:5 供职机构: 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3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病原学、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自贡市2014年3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病原学特征。方法搜集临床病例信息;采用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3例患者均为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发热和败血症症状;3株单增李斯特菌中2株为1/2a血清型、ST8型,1株为1/2b血清型、ST778型,3株PFGE带型均不同。结论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受单增李斯特菌侵袭性感染。通过与国内外食品及病人单增李斯特菌相关流行学资料比较,提示国外流行克隆群以及国内某些流行型菌株可引起国内李斯特菌病散发,甚至成为将来暴发的隐患。 王红 王艳 张正东 陈曦 邓建平 肖波 刘祥 王斌 文海 范晖 叶长芸 李群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 流行病学特征 自贡市1963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菌种鉴定结果分析1 目的 了解自贡市肺结核患者分枝杆菌菌型特征,为临床分枝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为制定有效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6年从临床结核病患者分离到的抗酸染色阳性的培养物,经罗氏培养基(L-J)、对... 邓建平 王斌 肖波 张正东 宁柱 李群关键词:分枝杆菌 基因测序 菌种鉴定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鉴定及分型 2018年 目的对食物中毒事件中所采集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鉴定,快速查明食物中毒原因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采用现行标准检验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运用标准检验方法在22份食物样本中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1株,7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到5株;实时荧光定量PCR在食物样本中检出核酸阳性1份,粪便样本中检出6份;所分离到的6株副溶血性弧菌经PFGE聚类分析得到4种PFGE带型,指纹图谱相似度为93.48%~97.44%。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由同一克隆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所致,PFGE可有效用于食物中毒的分型研究及溯源分析,实时荧光PCR可作为现行标准检验方法的有效补充。 肖波 孙松松 周阳 王斌 邓建平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病原学鉴定 脉冲场凝胶电泳质控考核的实验条件优化 2016年 目的针对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操作规范(Pulse Net China)为指导的质控考核,优化实验条件,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实验结果。方法在充分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以脉冲场凝胶电泳操作规范(Pulse Net China)为指导,对部分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和效果评价,总结出一套稳定、科学、准确的实验方法。结果通过反复实验,对一系列的实验条件优化后,得到了高质量的实验结果并顺利通过质控考核。结论黄金琼脂糖(SKG)凝胶浓度,酶切时间、电泳时间、胶块脱色时间的选择对结果图谱影响较大,是沙门菌PFGE实验的关键环节。 肖波 孙松松 邓建平 王红 周阳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 质控考核 自贡市2017年1起O139霍乱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自贡市2017年1例O139霍乱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对全市水产市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水产养殖聚集地开展霍乱监测。结果从病例粪便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RT-PCR检测菌株ctxAB毒力基因阳性。从病例就业的餐馆甲鱼供应水产经营部盛装活甲鱼水、病家厕所余水标本中均培养出O139霍乱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检测显示,病例粪便与病家厕所余水中所分离的霍乱弧菌相似度评价值为100%,与盛装活甲鱼水中所分离的霍乱弧菌相似度评价值为94.7%,为同源菌株。水产市场和外环境监测未发现霍乱阳性标本。结论本病例在餐厅处理被O139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过程中受到感染。被污染甲鱼来自外地,未构成本地传播。应加强餐饮业工作人员霍乱等传染病的基础知识和个人防护宣传,从业人员在处理高风险水产食材处理工作时应做好戴手套等防护措施。 周敏 肖波 王思萌 张正东 曾伟 陈曦关键词:霍乱 甲鱼 PFGE 流行病学调查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在艾伯特埃希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在新病原艾伯特埃希菌发现与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LST技术对生鲜肉中分离的30株疑似艾伯特埃希菌的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DNAstar软件分析,核酸序列上传至大肠杆菌MLST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其等位基因编号及基因序列型(ST型),并利用MEGA6.0软件Neighbor-joining法构建遗传进化树,与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艾伯特埃希菌和伤寒沙门氏菌参考菌株进行亲缘性分析。结果 30株菌可分为7种新序列型(16株)和4种已知序列型(14株),N-J分析显示与艾伯特埃希菌参考菌株具有高度亲缘性,而与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弗格森埃希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MLST在管家基因水平上准确地确定艾伯特埃希菌的种属关系,首次在国内发现艾伯特埃希菌的存在。 刘祥 许彦梅 王斌 邓建平 肖波 孙松松 周阳 熊衍文 王红自贡市1起人间布鲁菌病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自贡市一起布鲁菌病(布病)聚集性疫情相关高危人群感染及疾病认知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试管凝集试验对疫情中高危人群进行抗体检测,分离抗体阳性患者菌进行生化鉴定,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了解疫情中羊群血液布鲁菌抗体情况;并通过现场问卷形式对25名职业人员进行调查,收集并分析从业人员布病相关认知、行为等信息。结果本次疫情采集33名职业暴露人群(非养殖人员38.10%(8/25),养殖人员61.90%(17/25))血样进行布病抗体检测,发现病例1名,感染者2名,抽取37份羊群血液,阳性9份,阳性率为24.32%;对危险行为分析:布鲁菌病感染者有外地引种、饲喂过程不穿戴工作服及口罩行为。其中外地引种行为感染率较非暴露组在统计学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表1)。结论自贡市畜牧从业人员对布病了解程度低,防护差,相关部门应在健康教育、监测等环节加强防控,阻止疫情快速上升。 张洁 陈有才 李雪梅 陈曦 肖波 张正东关键词:布鲁菌病 疫情 2015-2017年自贡市环境和职业人群禽流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自贡市外环境禽流感污染情况和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为预防控制策略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对环境标本进行H5、H7、H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采用马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职业暴露人群H7N9、H9N2及H5N6 RG血凝素抗体。结果 2015-2017年度共采集职业人群血清175份,经国家疾控中心血清学检测H7N9、H9N2及H5N6 RG抗体均为阴性。共采集环境高致病禽流感标本298份,经RT-PCR检测后A型禽流感核酸阳性率为25.50%(76/298);阳性样本均来自活禽市场,阳性率为30.65%(76/248)。清洗禽类污水类样品中核酸阳性率最高(47.37%)。结论自贡市2016年之前职业人群中无H7N9、H9N2及H5N6 RG的感染者,活禽市场存在禽流感病毒的广泛污染,是禽流感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进行活禽市场外环境监测应优先采集清洗禽类污水作为标本。 周敏 张洁 邓思梦 肖波 陈曦 白锐 张正东关键词:禽流感 职业暴露人群 16SrDNA序列在艾伯特埃希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快速鉴定艾伯特埃希菌。方法以30株疑似艾伯特埃希菌为材料,使用通用引物扩增其16S rRNA基因并进行测序。获得的序列与艾伯特埃希菌型菌株LMG 20976,基因组测序菌株KF1、NBRC107761、TW07627以及其他密切相关的细菌种(大肠埃希菌、赫曼埃希菌、费格森埃希菌、志贺菌和Shimwellia blattae)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并使用N-J法构建进化树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30株疑似艾伯特埃希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艾伯特埃希菌参考菌株的序列相似性最高,并与其聚类为一簇,为艾伯特埃希菌。结论 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可用于艾伯特埃希菌的快速鉴定。 王斌 王红 熊衍文 许彦梅 刘祥 肖波 孙松松 周阳 白锐 张玲关键词:RDNA 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病原鉴定与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对发生在自贡市某县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同源性分析。方法按照GB4789.4-2016和WS271-2007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分离到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在1份粪便样本,1份患者肛拭子样本和6份食物样本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到的8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得到同一种带型,图谱相似度为100%。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诊断,确认此次食物中毒由同一克隆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所致,PFGE能够在食物中毒事件的追踪溯源中发挥重要作用。 肖波 陶顺 徐洪琳 李淋 陈曦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 病原鉴定 脉冲场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