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中尧

作品数:164 被引量:1,801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2篇天文地球
  • 6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7篇盆地
  • 92篇塔里木盆地
  • 40篇油气
  • 39篇地球化
  • 39篇地球化学
  • 31篇源岩
  • 28篇成藏
  • 27篇烃源
  • 26篇烃源岩
  • 25篇天然气
  • 23篇同位素
  • 19篇地球化学特征
  • 19篇碳同位素
  • 19篇化学特征
  • 18篇气藏
  • 16篇生烃
  • 14篇油源
  • 14篇原油裂解
  • 12篇地质
  • 11篇裂解气

机构

  • 147篇中国石油天然...
  • 44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国石油大学...
  • 17篇长江大学
  • 16篇中国矿业大学...
  • 15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2篇加州理工学院
  • 10篇塔里木石油勘...
  • 9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塔里...
  • 5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江汉石油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教育部

作者

  • 164篇肖中尧
  • 27篇李贤庆
  • 25篇卢玉红
  • 20篇肖贤明
  • 17篇王招明
  • 17篇张水昌
  • 15篇李梅
  • 15篇张宝收
  • 15篇申家贵
  • 13篇张秋茶
  • 12篇米敬奎
  • 11篇杨海军
  • 11篇彭平安
  • 10篇张海祖
  • 10篇刘德汉
  • 9篇赵孟军
  • 9篇唐友军
  • 8篇黄光辉
  • 8篇王飞宇
  • 8篇黄少英

传媒

  • 2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2篇科学通报
  • 12篇地球化学
  • 12篇新疆石油地质
  • 7篇石油勘探与开...
  • 6篇天然气工业
  • 6篇中国科学(D...
  • 5篇现代地质
  • 5篇地质科学
  • 5篇沉积学报
  • 4篇石油学报
  • 4篇石油实验地质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大地构造与成...
  • 4篇岩石学报
  • 3篇海相油气地质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23篇2005
  • 25篇2004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判断烃源岩倾油倾气性的定量分析技术
<正> 如何评价烃源岩生液态和气态的能力一直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领域颇具争议的问题,这对煤系烃源岩更是如此。目前一般侧重间接和定性的研究上,如有机显微组份中富氢组分(藻类体、孢子体和角质体等)的含量、氢指数HI含量和生物标...
包建平朱翠山唐友军朱俊章肖中尧李梅张秋茶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族群划分被引量:10
2010年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油气成因复杂,采用多馏分、多组分化学成分分析及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途径,对该区海相、陆相油进行精细分析。结果表明,英买力油田主要有两大类油组,分别是南部YM2井区的海相油(I类)和北部YM7井区的陆相油(Ⅱ类),各自具有典型的海相油与陆相油的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两大油组内部仍有分异。将第二油组进一步分为两亚类,以中、古生界产层为主的正常黑油和重质油为一类(Ⅱa),以古近系为主的凝析油为另一类(Ⅱb)。两亚类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烃同位素稍有差异,芳烃组成与分布具有显著差异。较之于Ⅱa原油,Ⅱb原油富含联苯系列与氧芴系列、不同类型芳烃系列中以低分子量同系物占绝对优势,其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更重,与相邻的羊塔克地区原油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表明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成因联系,前者可能为混源油,由位于库车坳陷中拜城凹陷提供两种陆相烃源岩。英买力地区陆相油并非以往确认的一种成因类型,可能至少由两套性质迥异的中生界烃源岩供烃。英买力地区第一类海相油(I类)尽管生物标志物特征相近,但分析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具有显著差异,同样存在油气混源的可能。英买力地区海、陆相原油特征与成因的深入剖析,对于该区精细油源确认、油气成藏机制乃至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李素梅庞雄奇杨海军肖中尧顾乔元张玮娜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混源油
塔里木盆地哈得4中型油田油藏描述
田军廖涛杨金华周勇韩剑发周翼宋帆孙丽霞范贵良张亚光师骏李建军魏善国赵卫东肖中尧申银民
该项目进行油田三个油藏储集体、流体及其配置关系综合研究,建立合理的油藏模型,并对油田所在含油气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详细划分,最终对油藏进行定量化描述即储量计算的系统项目。主要成果包括:对油田的区域构造、地层沉积相、储层特征...
关键词: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油藏描述
塔里木盆地原油裂解生烃特征与生气过程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为了揭示原油裂解生气过程,用热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原油裂解生烃特征与演化规律.采用50MPa压力下封闭体系黄金管原油热解实验,使用气相色谱定量、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研究了塔里木盆地牙哈和哈得原油样品热解生烃产率、碳同位素特征及其生气过程.提出原油裂解生气潜力大,在高演化阶段仍有较大的生气产率,发现了原油裂解生气的"二段式"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牙哈、哈得原油样品具有很高的总气产率,C1-5产率分别达738.87mL/g,598.98mL/g;随热解温度升高,牙哈、哈得原油样品热解生成的甲烷和沥青产率不断增加,C2-5和C6-14产率先增加后减少,C14+产率不断降低,δ13C1值先变轻后变重,δ13 C2,δ13 C3值逐渐变重;原油裂解生气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以液态烃裂解成湿气为主,第2阶段为C2-5烃气裂解成甲烷和沥青.分析不同原油样品裂解生烃特征与生气过程,有助于研究原油裂解生烃机理.
李贤庆仰云峰冯松宝赵佩田兴旺肖中尧卢玉红
关键词:原油裂解碳同位素热模拟实验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油源问题的综合述评被引量:35
2004年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油气源问题争论已久,争论的焦点是盆地内已发现的海相油气资源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还是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文中对前人的主要观点及其论据进行了总结,并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油源研究中的有关核心问题,如对比参数的选择、成熟作用及物理分异作用对油源对比参数的影响、有关对比参数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应用那些受成熟度、物理分异效应等影响较大的参数进行油源对比时引起的歧义可能较大,只有那些地球化学意义明确、受成熟度影响小、次生变化过程中变化小的参数才是有效的油源对比参数.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包括了这两套烃源岩贡献,广泛存在混源油,发现有来源于寒武系的原油.建议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成因的进一步研究应优化油源对比参数,采用综合的地质地球化学方法.
王招明肖中尧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地台寒武系油源对比混源油下奥陶统
试论轮南地区原油类型多样性的主控因素被引量:6
2004年
轮南地区油气藏的分布十分复杂,各种不同物性的原油如重质油、正常油、蜡质油、轻质油和凝析油均有分布,并呈现“西重东轻”、“西油东气”和“上下重,中间轻”的分布格局。运用原油正构烷烃半对数分布、生物标志化合物比值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精细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平面分布上与大的“东西分异”背景相吻合,且具有通常成熟度连续的单期烃类充注、成藏难以解释的“两族、不连续分布”特征。轮南地区油气藏存在东部和西部两个油族,西部地区油族成熟度略低且有生物降解痕迹,主要以重油形式分布;东部地区油族成熟度略高,主要以轻质油、凝析油形式存在,中间地段发生的混合作用形成了中-高蜡油。混合成藏作用模式,可能有助于解释轮南地区油气藏(包括蜡质油)的分布规律,并能对原油物性、含氮化合物、生物标志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各项地球化学数据作出相对较为一致的解释。
卢鸿贾望鲁肖中尧孙永革彭平安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地球化学成藏作用主控因素凝析油
叶城凹陷柯东1井凝析油及柯克亚原油的油源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塔里木盆地叶城凹陷拥有多套烃源岩层,主要为石炭系卡拉乌依组、二叠系棋盘组与普司格组2-3段、侏罗系煤系地层与叶尔羌群等,这些烃源岩都可能是柯东1井凝析油和柯克亚第三系原油的母源。在这一地区,油源一直是一个很具争议性的问题。选取了叶城凹陷克里阳构造带柯东1井2个凝析油、柯克亚构造带7个第三系原油,以及叶城凹陷各烃源岩层具有代表性的17个烃源岩样品,对其生物标志物及正构烷烃单体烃稳定碳同位素比值等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分析。油油对比揭示,柯东1井原油与柯克亚第三系原油在正构烷烃组分、成熟度与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特征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显示同源的特征。油源对比显示,普司格组2-3段下部是这些原油的源岩。这一烃源岩层具有与柯克亚地区原油一致的成熟度和相似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即高含量的重排藿烷、Ts和 C27-C29重排甾烷等,而其他烃源岩层则不具备这类特征。较高成熟阶段形成的原油,解释了普司格组2-3段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与柯东1井等原油在单体烃稳定碳同位素比值上具有2‰~3‰的差别。
王强彭平安曾建邹艳荣于赤灵张宝收肖中尧
关键词:凝析油生物标志物稳定碳同位素油源对比塔里木盆地
塔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储层沥青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沥青质拉曼D峰相对强度、G峰相对强度、两峰间距宽窄与沥青演化成熟度关系,推出Dh/Gh和G-D与沥青成熟度成正比关系图。塔北奥陶系储层中发育3期储层沥青,通过3期储层沥青拉曼Dh/Gh和G-D认为:第Ⅰ期为高热成熟炭质储层沥青,第Ⅱ期为成熟沥青质储层沥青,第Ⅲ期为过成熟油质储层沥青和沥青质储层沥青共存。前两期储层沥青是由于热变质而成,第Ⅲ期两种储层沥青共存主要是岩石选择性吸附导致。3期储层沥青的分布及性质决定塔北奥陶系成藏北部老、南部新,北部重质油、南部凝析油的特点。在哈拉哈塘—英买力地区南边发现油质储层沥青为在这一区域找喜马拉雅期凝析油藏提供了证据。
张鼐王招明鞠凤萍肖中尧房启飞张宝收卢玉红余小庆
关键词:储层沥青荧光拉曼奥陶系
柯克亚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被引量:20
2002年
柯克亚原油成因复杂。笔者重点解剖了塔西南地区两套烃源岩侏罗系和二叠系的生物标志物特征 ,并厘定了区分两套烃源岩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 ,全面研究了柯克亚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认为柯克亚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 ,同时原油中检测出微量的二萜类化合物 。
肖中尧唐友军侯读杰张秋茶王福焕卢玉红
关键词:凝析油气藏生物标志化合物烃源岩二萜类化合物
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裂缝方解石烃包裹体特征及成藏被引量:10
2010年
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中已发现的90%以上油气藏空间分布位置与断裂有关。据裂缝穿插关系、含烃包裹体情况,将塔中奥陶系缝隙按形成时间先后及与油气运移关系分成17种,按成因将17种缝隙分成成岩缝隙和构造裂缝,其中构造裂缝可进一步分成3期。据方解石脉中含烃包裹体情况将烃包裹体分成4期。对含不同期次烃包裹体的脉体进行碳氧锶同位素分析,表明方解石脉为深埋成岩期充填,含第Ⅰ期烃包裹体和含第Ⅲ期烃包裹体的方解石有深部寒武系重溶锶的混入,含第Ⅱ期烃包裹体和含第Ⅳ期烃包裹体的方解石主要受奥陶系围岩重溶锶的控制。在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塔中Ⅰ号坡折带寒武系烃源岩排出的油气通过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灰岩是由下向上运移的,虽然有油通过但未储集。晚海西期,推断由北侧满加尔凹陷深部中奥陶统、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油向南移动到塔中Ⅰ号坡折带浅部的奥陶系灰岩中储集,同时这一时期也有下部寒武系烃源岩排出的油和气进入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灰岩储层中。喜马拉雅期形成的第Ⅳ期烃包裹体在TZ26井、TZ24井和TZ62井最为常见,其北西边的井较少含有第Ⅳ期烃包裹体,油气可能由北西深部向南东浅部运移,经过了调整,而形成了现今油气藏。第Ⅲ期、第Ⅳ期烃包裹体对应的油气活动是形成大油气藏的关键。
张鼐赵宗举肖中尧张宝民张宝收陈延贵邢永亮赵瑞华
关键词:奥陶系方解石脉包裹体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