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菊娥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静脉
  • 3篇肿瘤患者
  • 2篇导管
  • 2篇握手
  • 2篇护患
  • 2篇护理
  • 2篇拔针
  • 2篇PICC导管
  • 1篇导管异位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压疮
  • 1篇压疮预防
  • 1篇异常病例
  • 1篇淤血
  • 1篇预防压疮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输液
  • 1篇数字化

机构

  • 5篇湖北省肿瘤医...

作者

  • 5篇罗菊娥
  • 4篇万诗燕
  • 1篇郑小华

传媒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压疮预防是肿瘤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晚期肿瘤患者长期卧床、恶病质、活动受限,特别经放疗、化疗后身体极度衰弱,机体消耗大于摄入,全身营养不良,低蛋白水肿,同时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压疮,降低了其生活质量。2009年1月一2010年1月,我院对49例肿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预防压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罗菊娥
关键词:晚期肿瘤患者压疮预防循证护理长期卧床
护患握手协同按压拔针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临床上主要给药的途径之一。如何解决静脉穿刺与拔针带来的疼痛,提高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穿刺与拔针按压方式不当可导致患者针眼出血、皮下淤血、血管损伤疼痛现象非常多见,...
罗菊娥万诗燕
关键词:静脉穿刺皮下淤血肿瘤患者
文献传递
多功能数字化X线机引导处理PICC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15例的效果观察
作为一种静脉化疗途径,与传统的静脉给药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相比,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耐高渗、留置时间K...
罗菊娥万诗燕
关键词:肿瘤治疗临床护理
护患握手协同按压拔针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护患握手协同按压拔针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方法:486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同一患者的两次输液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拔针方法,并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拔针后,由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如实评价拔针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观察针头回血情况,并记录观察不同拔针方法患者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血液遗撒、血液溢出、皮下淤血)和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疼痛程度、穿刺局部出血和淤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护患握手协同按压拔针法可减轻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局部出血和淤血的发生率。
罗菊娥万诗燕
关键词:握手静脉输液拔针
PICC导管纵隔左侧显影异常病例的护理
2011年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经腋静脉到达上腔静脉。PICC置管正常时,导管头端应位于上腔静脉的中下1/3,即中心静脉处。但置管时采用盲穿,可因操作者因素、病人因素等原因致导管异位发生率达4%~38%[1]。最常见的是异位于腋静脉或颈外静脉,
罗菊娥郑小华万诗燕
关键词:PICC导管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病例显影纵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