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耀华
- 作品数:44 被引量:26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打断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新型的面试方式,参与者在讨论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尤其是会话过程中的打断现象,值得关注。本文立足于真实的话语文本,以会话结构理论为框架,对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打断现象进行研究,从打断的原因、类型、互动特点和打断对面试结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打断是讨论中重要的话语策略,运用得当,可以使打断者取得期望的效果。
- 罗耀华周晨磊裴亚军
- 关键词:无领导小组讨论话轮打断
- “X+多/少”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考察三组词:至多/至少;最多/最少;顶多/顶少。首先,辨别它们究竟是语气副词还是范围副词;其次,考察它们的语法化历程;最后,考察它们语法化的机制。本文认为这三组词可分为:"X+多1/少1"表数量限定;"X+多2/少2"表性质限度;"X+多3/少3"表主观评价。
- 罗耀华饶琪周晨磊
-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
- 待嵌格式“不A不B”的认知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待嵌格式“不A不B”以对举的方式呈现 ,在句法上具有构词的功能 ;在语义上具有异化及增殖的功能。语用上 ,该格式涉及否定及否定的焦点。按否定、焦点及深入的内核这一格式进行认知 ,有四种模式 :单核线性 。
- 罗耀华
- 关键词:语义现代汉语语义关联
- 《语言学概论》教学重、难点及其分解被引量:5
- 2003年
-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着重对整体结构的把握,对重难点的分解,为成教学生的自学扫清障碍,让他们尽快掌握其中的精要内容。
- 柳春燕罗耀华郝琴
- 关键词:义素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述谓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
- “抑”的去语法化被引量:8
- 2013年
- 汉语选择连词"抑"经历去语法化演变:疑问句句末语气词>选择连词。由于语言精密化的要求,在语序和谐性和适宜的句法位置的推动下,"抑"重新分析为疑问句选择连词,进而成为词内成分。语言接触是去语法化难以实现的因素之一。
- 罗耀华周晨磊
- 关键词:动因
- 连锁型“不A不B”格式的认知模式被引量:5
- 2002年
- “不A不B”格式有能自由成词、语素自由应用和非自由成词、语素不能独立应用的语形特点 ,有其特有的功能 ,有其双核线性离散式、单核聚焦式、双核聚焦式、单核凝结整合式的认知模式。
- 罗耀华
- “X多多”格式的多角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从描写语言事实入手,对“X多多”格式进行考察,就X的性质,组配情况,语法功能等进行语义及语用方面的初步研究,旨在找到两者间的渊源及其演变的原因及规律。
- 罗耀华
- 关键词:语言现象排斥
- 说“打造”
- 2003年
- “打造”是近来在各类报纸、杂志、互联网站上频繁出现的一个词语。该词早在宋代就有了,现如今却是“旧瓶装新酒”,有了一些新义。根据袁宾、段晓华等编著的《宋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60页)记载:
- 龙玫罗耀华
- 关键词:汉语新词语词汇
- 介词并入与“X+于”类结构的词汇化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首先梳理"于"的历时演变,"于"大体沿着"动词<介词<词缀<词内成分"的轨迹演变;然后讨论"X+于+O"结构中不同类型"V"和"O"及其组配;接着从互信息值的计算、"X+于"词汇化机制(包括语义相关性、尝试组块策略和心理现实性、共现频率、重新分析)等角度讨论"X+于"的词汇化;最后讨论介词并入及其跨语言的共性,认为介词并入并不是汉语独有的现象,南太平洋群岛的Chamorro语、Bahasa印度尼西亚语、易洛魁族人的Tuscarora语等语言中都存在该现象。
- 罗耀华
- 关键词:跨语言
- “万一”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运用共时、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对'万一'的历时演变及其共时差异进行分析,认为现代汉语中'万一'有四个不同变体:名词'万一1'表示所占比例极小,表示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副词'万一2'表示主观认为可能性极小的语气;连词'万一3'表示主观认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不同的'万一'之间,有语义上的关联,通过词汇化和语法化演变,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的演变路径。
- 罗耀华徐欢
-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