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伟 作品数:27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22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结果表现为蛛网膜下隙出血5例、单纯颅内出血4例、单纯脑室出血2例、颅内出血+脑室出血11例。所有患者均经CT血管造影(CTA)确诊为出血性烟雾病。13例行手术治疗(含介入治疗):脑内血肿清除4例,脑室外引流6例,主要动脉型动脉瘤介入治疗2例,烟雾血管内动脉瘤介入治疗1例。9例保守治疗者按常规予以改善微循环、脑保护剂、脱水等治疗。疗效优良者18例,1例恢复差,3例死亡。结论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的治疗需结合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合并动脉瘤等多因素以采取不同治疗方式。预后主要取决于颅内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再次出血及治疗时机等。 陈文培 黄金生 罗文伟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成年人 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显微外科治疗疗效。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根据术中探查有无明确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分别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或感觉根部分切断术。结果随访32例,治愈或好转30例,有效率为93.8%;复发1例... 罗文伟 林荫 王晓亮 张春林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文献传递 颅内硬膜下脓肿的诊断与治疗5例报告 被引量:1 2002年 黄金生 黄敏文 罗文伟 林荫改良 Paine 点脑室穿刺协助治疗早期破裂颅内多发动脉瘤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显微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3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经翼点开颅,均在发病72 h 内手术,经改良 Paine 点脑室穿刺放出脑脊液后,急诊显微手术夹闭破裂的颅内动脉瘤49个,包裹2个。结果23例开颅手术患者共成功夹闭动脉瘤50个(其中一次夹闭3个动脉瘤2例,1次夹闭2个动脉瘤15例,1次夹闭1个动脉瘤加包裹1个动脉瘤1例,分次夹闭4个动脉瘤1例,分次夹闭2个动脉瘤4例)。结论颅内多发动脉瘤显微手术方法复杂,改良 Paine 点脑室穿刺放出脑脊液能有效减轻早期手术时的急性脑肿胀,利于通过早期手术处理所有动脉瘤,但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罗文伟 鲍遇海 王晓亮 张春林 黄金生 陈文培关键词:颅内多发动脉瘤 早期手术 Chiari畸形21例MRI特征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MR对Arnold-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1例ACMⅠ型均经MRI诊断,手术及临床证实,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3~52岁,平均38岁。结果:结果 18例小脑扁桃体疝入枕大孔平面下... 刘振华 罗文伟 罗森 谌阳 黄君君关键词:ARNOLD-CHIARI畸形 MRI 枕大池重建术 文献传递 Chiari畸形21例MRI特征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MR对Arnold-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1例ACMⅠ型均经MRI诊断,手术及临床证实,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3~52岁,平均38岁.结果:18例小脑扁桃体疝入枕大孔平面下5mm... 刘振华 罗文伟 罗森 谌阳 黄君君关键词:CHIARI畸形 磁共振成像 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50例成年人出血型烟雾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经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确诊的成年人(年龄大于18周岁)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38.80±10.30)岁。50例患者中表现为蛛网膜下隙出血(SAH)29例(58.0%),脑室出血6例(12.0%),脑内出血15例(30.0%);入院时Hunt-Huss分级I级25例(50.0%),Ⅱ级6例(12.0%),Ⅲ级11例(22.0%),Ⅳ级6例(12.0%),V级2例(4.0%)。累及单侧及双侧分别为27例(54.0%)及23例(46.0%);16例(32.0%)合并动脉瘤。34例行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5分31例,4分6例,3分6例,2分4例,1分3例。结论出血型烟雾病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约1/3的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合并动脉瘤,其常见的出血类型是蛛网膜下隙出血;成年人出血型烟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经评估后有手术指征者,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陈文培 刘尧发 黄金生 罗文伟 张绍林 杨道明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成年人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全麻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17年 在脑血管异常情况下,会出现脑血管瘤样凸起,称之为颅内动脉瘤。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情况下,患者往往会残疾或死亡。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颅内动脉瘤瘤颈手术的难度较高,同时存在巨大的风险,围手术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概率为1%~2%,破裂24h内死亡率高达20%以上[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 姜闽英 彭旭桦 罗文伟关键词:光棒 全麻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夹闭术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效果的比较 2022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6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6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内镜组与显微镜组,各68例。神经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方法,显微镜组采用显微镜下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液激素水平的变化与肿瘤完全切除与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激素恢复≥50%比例高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肿瘤完全切除率高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肿瘤后患者的激素康复效果优于显微镜下手术。 杨道明 罗文伟 张春林 吴小龙关键词:神经内镜 垂体瘤 激素水平 切除程度 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治疗重型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估双侧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额颞部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SH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策略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急诊手术采取预先双侧扩大翼点入路额颞部去骨瓣策略为44例;对照组急诊手术采取单侧扩大翼点入路额颞部去骨瓣或术后CT复查再次开颅对侧去骨瓣减压策略为45例。将我院近10年来的89例SHI病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行术后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的比对。结果观察组术中难控性脑膨出、颅内压水平及术后1个月统计的大面积脑梗塞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中的有效改善例数(中残+良好)25例,对照组的总有效改善例数(中残+良好)为11例,观察组的总有效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技术治疗SHI对减少术中难控性脑膨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切实的重要临床意义。 王晓亮 杨道明 吴小龙 黄金生 罗文伟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