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华
- 作品数:25 被引量:211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神经外科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分析管道护理危险因素并实施防范措施;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50例做为对照,受当时护理条件的影响,施行管道护理危险因素评估不足及防范措施不力。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进行管道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8%、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及时评估管道护理风险并实施防范措施,对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罗华杜伟娴陈敏清王洁芳涂芳
- 关键词:神经外科管道护理
- 五常法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2006年
- 目的 应用五常法原理研究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五常法活动小组,对全院护长、护士进行“五常法”知识培训,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全面实施五常法,定期自评或病区护长交叉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持续不断改进。结果强化了护士的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改善了病人的就医环境和护士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塑造了良好医院的形象。结论五常法用于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显著,是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 蓝顺琼叶燕芬罗华李惠卿
- 关键词:五常法护理管理
- 流程护理在人工气道患者围高压氧治疗期的应用
- 目的:探讨流程护理在人工气道患者围高压氧治疗期的应用.方法:将重度脑外伤昏迷人工气道患者在围高压氧治疗期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差变化和管喂饮食等方面实施流程护理干预.结果:2012年4月-2014年3月以来...
- 罗华杜伟娴崔意平
- 关键词:人工气道
- 基层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现状调查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调查基层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现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佛山市高明区16所社区医院中护理人员418名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18份,回收有效问卷407份,针对所属医院、现任科室、职称等基础资料予以收集,并对湿性愈合理论相关知识的熟识程度及应用情况予以调查。结果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认知及应用情况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认知及应用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佛山市高明区基层护理人员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甚少,并不是十分了解如何应用湿性愈合处理伤口,应及时积极推广伤口湿性愈合理论教学,提升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湿性愈合理论应用新理念,增强临床护理人员重视对小创面的处理意识。
- 陈敏清罗华何中华杜伟娴赵冠耀
- 关键词:基层护理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缩短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缩短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6例,均行气管切开术(traceotomy),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带管时间为(7.58±1.48)d,短于对照组(13.02±1.92)d,拔管时间为(11.91±2.21)d,短于对照组(21.72±2.56)d,拔管成功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81.82%,住院时间为(25.47±3.51)d,短于对照组(40.08±4.03)d(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拔管成功率,值得借鉴。
- 罗华杜伟娴陈敏清王洁芳刘映云
- 关键词:气管切开拔管时间综合护理干预并发症
- ICU环境对心肌梗死病人负性影响及对策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ICU环境对心肌梗塞病人负性影响因素,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设计ICU病房对病人心理和躯体的影响问卷调查表,对2007-01~2008-12入住ICU132例心梗清醒病人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有44.7%~87.1%的病人身心受到负性影响。结论:改善ICU病房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以减少病人负性影响,对病人的身体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罗华何中华杜伟娴
- 关键词:心肌梗死ICU环境护理对策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方法的探讨被引量:96
- 2005年
- 目的从护理角度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控制方法,从而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治疗、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方法找出与护理相关的高危因素,探讨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从2003年5月开始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气管导管气囊以适当压力持续充盈,并进行鼻腔、口腔清洗等方法。结果机械通气48h以上的60例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例,发生率为10%,死亡3例。没有气管缺血性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气管导管气囊以适当压力持续充盈,并进行鼻腔、口腔清洗等方法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赵雪颜罗华徐小彭林丛花陈志勇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
- 五常法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在各神机构中用来提高安全,改善品质环境,增加效率,减少故障,提升企业形象及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技术。它是最先起源于日本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在日本广为采用,国外许多机构运...
- 蓝顺琼罗华叶燕芬李惠卿
- 关键词:五常法护理质量管理
- 文献传递
- 护理程序在颅脑外伤合并无脊髓损伤性颈椎骨折中的应用
- 颅脑损伤合并无脊椎损伤性脊椎骨折病情凶险;若处理不当可造成脊髓损伤等严重不良后果。自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我 ICU 收治颅脑外伤合并无脊髓损伤性颈椎骨折28例,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患者均顺利渡过危险期。为进...
- 罗华杜伟娴
- 关键词:颈椎骨折颅脑外伤无脊髓损伤护理程序
- 文献传递
- 管腔类复用器械的三种不同清洗消毒方法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3种不同清洗消毒方法对管腔类复用器械进行集中处理的效果,为选择最佳清洗消毒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高明区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6年3月7号至2016年3月14号收回的临床污染、有代表性的细径管腔类(骨穿针、妇产科吸引管头)复用器械共500件,将器械随机均分成A、B、C3组,运用3种清洗消毒方法进行处理,后用手持型ATP荧光检测仪检测清洗消毒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3组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均合格,其中A组效果明显比B、C组好(P<0.05),而B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运用含酶消毒液浸泡+毛刷刷洗+超声波清洗+高压水枪冲洗的效果最佳。
- 梁梅芳蓝顺琼罗华
- 关键词: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