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米娟

作品数:31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专利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电气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电池
  • 11篇
  • 5篇电池组
  • 5篇电化学
  • 5篇电容
  • 5篇电容器
  • 5篇超级电容
  • 5篇超级电容器
  • 3篇电极
  • 3篇电极材料
  • 3篇电压
  • 3篇负极
  • 3篇比能量
  • 2篇电池使用
  • 2篇电化学性质
  • 2篇电解液
  • 2篇电压值
  • 2篇电源
  • 2篇性能研究
  • 2篇亚氨基

机构

  • 27篇中国电子科技...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化工研究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西安现代控制...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作者

  • 31篇米娟
  • 17篇乔学荣
  • 10篇王九洲
  • 8篇刘志伟
  • 7篇孟宪玲
  • 5篇郭际
  • 4篇李文翠
  • 3篇尚晋
  • 3篇苏晓倩
  • 2篇郑海山
  • 2篇周威
  • 2篇荆有泽
  • 2篇陆安慧
  • 2篇李佩武
  • 1篇王小蓉
  • 1篇郝广平
  • 1篇刘浩杰
  • 1篇李多
  • 1篇吴挺俊
  • 1篇曲文慧

传媒

  • 8篇电源技术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深空探测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锂铬基氧化物电池的复合电源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锂铬基氧化物电池的复合电源系统,包括:锂铬基氧化物电池、热电池、电池电连接器以及复合电源电连接器,所述锂铬基氧化物电池和所述热电池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器连接,所述电池电连接器与所述复合电源电连接器连接,...
刘志伟苏晓倩王九洲米娟孟宪玲郑海山荆有泽孟云
文献传递
一种杂原子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碳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杂原子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包括下述原料:间苯二酚(R)、水、乙醇、F127、质量分数为40%‑50%的1,6‑己二胺溶液,质量分数为30‑45%的甲醛...
米娟乔学荣刘志伟孟宪玲
文献传递
一种一次锂原电池筛选配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锂原电池筛选配组方法,包括:每天定时测试一次锂原电池电压值和内阻值,并保证每次测试的位置一致。通过计算相邻两天单体电池电压值、内阻值变化率,依据电压值、内阻值变化率的判定准则,确定计数天数值,依据本发明...
米娟乔学荣王九洲邢鑫磊
文献传递
一种应用于锂-气体电池的高DN值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及电解液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锂‑气体电池的高DN值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高氯酸锂溶解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进行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第一溶液;S2:向第一溶液中加入阴离子受体三五氟苯基硼烷(TPFPB),...
陈昱霖杨芳凝苏哓倩米娟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电流和温度状态信息的锂原电池SOC估算方法
一种基于电流和温度状态信息的锂原电池SOC估算方法:选定同一类型的锂原电池,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按设定的功率或电流放电至截止电压,放电过程中记录电池累计放出容量;依据测试结果建立一个以环境温度为自变量,电池容量为因变量的数...
刘志伟王九洲米娟苏晓倩杨雪莹周威郭际巴金玉
一种全密封锂电池安全性定量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密封锂电池安全性定量评估方法,属于化学电源领域,通过静力学仿真分析获取待测全密封锂电池壳体耐压强度信息,通过热箱试验测得全密封电池内部压力随温度变化信息,然后根据安全性试验过程采集的电池内部压力和温度信...
乔学荣任学颖刘永新孟宪玲米娟尚晋李佩武
N、B共掺杂空心碳球结构设计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2024年
采用二氧化硅包覆限域碳化的方法,制备N、B共掺杂空心纳米碳球。碳球直径为245 nm,空腔内径为165 nm,比表面积为666 m^(2)/g。与非限域碳化空心碳球对比,限域碳化可以有效扩大碳球空腔直径。以空心碳球为载体制备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碳球的大空腔结构可以提高锂硫电池硫正极中单质硫的利用率和循环稳定性,复合材料0.1 C放电比容量809 mAh/g;1.0 C初始放电比容量716 mAh/g,循环300次后比容量551 mAh/g,每次容量损失率0.077%。同时,碳球的多孔壁层结构可以提高锂离子的传输动力学,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5 C放电比容量为423 mAh/g。
郭德才卢雪米娟赵凡雅刘坤孙蔷
氟化碳材料结构调控及其电化学性能构效关系研究
2024年
氟化碳材料的形貌结构、颗粒尺寸和表面性质,对其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制备了颗粒尺寸为50~200 nm类球形纳米氟化碳材料,材料的F/C原子比为1.3。结果表明,氟化碳材料的高F/C和纳米尺寸的颗粒结构,使得其与商品化氟化石墨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优良的倍率性能。该材料在0.1 C倍率放电比容量为985 mAh/g,1 C放电比容量为827 mAh/g。采用纳米碳层对制备的氟化碳进行表面包覆,提高了氟化碳材料的放电电压和比容量,包覆后的氟化碳材料1 C放电比容量861 mAh/g,放电电压提升0.3 V。
郭德才米娟宋永一张舒冬刘坤
关键词:碳包覆
锂氟化碳电池保护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2019年
锂氟化碳电池具有质量轻、比能量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得到广泛研究。通过保护电路的设计,成功实现了在无电源管理单元或对电池组无监测、遥控的情况下,锂氟化碳电池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具有过流保护和防过放电的功能。提高了锂氟化碳电池的可靠性,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对周边设备或整星系统造成严重危害。通过保护电路中使用的相关元器件的性能验证实验及可靠性预计计算,进一步证实了设计的保护电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所设计的保护电路助推锂氟化碳电池首次应用于航天飞行器上,且在轨运行性能良好。
米娟刘志伟乔学荣王九洲
关键词:保护电路可靠性
一种空间飞行器用锂氟化碳电池静电防护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飞行器用锂氟化碳电池静电防护装置及方法,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所述锂氟化碳电池包括多个单元盖,在每个单元盖内设置有一个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由多个蓄电池并联组成;相邻两个单元盖内的电池组之间依次串联;其特征...
乔学荣米娟孟宪玲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