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颖
- 作品数:19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血液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在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32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8例确诊患者和拟诊患者视为阳性组,其余94例视为阴性组,采用金山川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测定血清BG水平,并与患者体液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阳性组、阴性组血清BG水平分别为(150.8±133.2)、(25.7±20.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P<0.05)。G试验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9%、85.1%、68.1%、91.0%;真菌培养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9%、80.9%、52.3%、82.6%。结论血清BG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在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及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程颖曾北南刘艳程燃刘双李科
- 关键词:真菌培养
- 无偿献血标本酶免项目再检结果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酶免试剂的稳定性和探讨HIV项目结果判定的标准规程是否合理。方法统计HIV复检试剂转国产前3个月(2010.11~2011.1)和后3个月(2011.11~2012.1)的再检标本数据及2012年2月酶免全项目的再检标本数据。结果1)复检HIV试剂转国产后:1)再检率经t检验P<0.05,明显提高;2)再检吻合率经t检验P<0.05,明显降低;3)假反应率经t检验P<0.01,显著性增高。2)2012年2月再捡标本结果显示:初检单试剂阳性率低于复检试剂,初检试剂的再检率明显低于复检试剂。初检抗-HIV试剂稳定性最好,再检率0.105%最低,2月份再检吻合率高达100%;
- 黄秀琳李维程颖尹丹刘东杨虎秦伟斐韩继姝
- 关键词:初检灰区
- 招募新思路在重庆市高校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本地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策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高校在校学1 000名为调查对象,通过1份特别的调查问卷来收集参与者的一般人口信息、参与者对献血的...
- 程颖何涛段恒英钟吉元杨冬燕王芳
- 关键词:无偿献血重庆市高校
- 文献传递
- 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项目再检结果分析的意义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检测试剂及检测系统稳定性的监测方法,从而为检测试剂的评估和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中心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中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的再检标本。分析其再检率和反应重复率。结果同项目初、复检试剂再检率的配对t检验显示,HBsAg、抗-HCV抗体、抗-HIV抗体和抗-TP抗体的P值分别为0.009、0.002、0.002和0.005,4个检测项目的初、复检试剂的再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项目初、复检试剂反应重复率的配对t检验显示,HBsAg、抗-HCV抗体、抗-HIV抗体和抗-TP抗体的P值分别为0.041、0.023、0.000和0.170。HBsAg复检试剂首次检测呈阳性的结果可信度较差,再检反应重复率仅为17.30%,抗-HIV抗体复检试剂和抗-HCV抗体初、复检试剂首次检测呈灰区的结果可信度极差,再检反应重复率分别为12.50%、13.90%及14.60%。结论再检率和反应重复率可以作为试剂和整个检测系统稳定性的评估和持续监测指标。
- 黄秀琳李维程颖杨虎韩继姝尹丹刘东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液
- 一种具有消毒结构的检验放置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消毒结构的检验放置台,涉及到检验放置台技术领域,包括检验台,所述检验台顶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顶部呈弯起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
- 程颖田耘博王芳
- 招募新思路在重庆市高校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 了解重庆市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本地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策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在重庆市各高校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医学、艺术等各专业随机抽取在校学生1 000名为调查对象,通过一份特别的调查问卷来收集参与者的一般人口信息、参与者对献血的认识和态度等。结果 1 000名调查者中,收到有效问卷共989人份,有效率98.9%,其中有献血史的共171人(17.1),男生的献血率(20.5%)高于女生、18~21岁年龄段献血率(18%)高于其他年龄段、专科学生的献血率(19.7%)高于其他学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不高,其中大学生不知晓献血年龄、人体血液占比、献血前后注意事项占比尤为突出;对无偿献血大学生的态度上,怀疑献血医用耗材是否安全、影响身体健康等是影响大学生献血的主要消极因素;帮助病患(80.1%)、无私奉献( 71.3 %)是主要的两个献血原因;损害健康(52.1%)、怕感染疾病(48.7%)是主要的未献血原因。结论 应加大高校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培养大学生的献血意识,提升大学生对献血的态度,创新招募新思路,推动高校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
- 程颖何涛段恒英钟吉元杨冬燕曾北南王芳
- 关键词:大学生无偿献血招募策略
- 重庆市RhD阴性血献血者献血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了解影响Rh D阴性血献血者献血的因素。方法从重庆市"稀有血型之家"中随机抽取2015年01月—2018年10月Rh D阴性无偿献血者1500名,根据其献血次数分为初次献血组(n=990)和再次献血(≥2次)组(n=510),请其填写好由重庆市血液中心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Rh D阴性血的基本认识、无偿献血政策知晓情况、献血基本常识知晓情况、获取献血途径的方式、献血注意事项、献血态度、献血动机及是否愿意再次献血等)后,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问卷做统计分析。结果Rh D阴性初次献血组与再次献血组对Rh D阴性血知识知晓率为60.51%(599/990)vs 99.61%(508/510),无偿献血政策知晓率为53.54%(530/990)vs 83.92%(428/510),献血基本常识知晓率为66.36%(657/990)vs 96.08%(490/510),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为49.09%(486/990)vs84.71%(432/510),献血态度积极的比例50.40%(499/990)vs 86.08%(439/510),拥有献血动机的比例33.43%(331/990)vs 41.18%(210/510)(P<0.05);获取献血途径方式的比例27.07%(268/990)vs 27.45%(140/510)(P>0.05)。调查对象不愿意再次献血的原因主要为对Rh D阴性血缺乏正确认识[29.67%(254/856)]、献血服务体验欠佳[23.48%(201/856)]、献血耽误时间[12.27%(105/856)]、献血点交通不便[9.00%(77/856)]等。结论利用新媒体宣传Rh D阴性血知识、开展家族血型调查、实行预约献血以及做好回访工作等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发展和固定Rh D阴性献血者队伍,保障临床Rh D阴性血用血需求。
- 江艇程颖
- 关键词:临床用血
- SPE、SIL及IT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SPE)、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SIL)和毛细管电泳免疫分型(IT)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和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临床确诊和疑似MM的137例患者样本,分别采用SPE、SIL及IT技术进行检测。结果137例患者样本中,SIL检出阳性样本83例,阳性检出率为60.58%;SPE检测发现含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样本113例,阳性检出率为82.48%;IT检出阳性样本131例,阳性检出率为95.62%。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和SIL技术可协助临床初筛患者是否含有M蛋白。IT技术可用于对M蛋白的鉴定和分型,并对临床MM的诊断分型及疗效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徐传华杨伟余晓辉袁世梅刘琼程颖罗淋丹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免疫分型
- 无偿献血者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标本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比较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核酸检测(NAT)共4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的结果符合率,分析探讨4种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方法采用高灵敏度进口和国产ELISA试剂对重庆地区2013年1~12月无偿献血标本共116 351份进行HBsAg血液定性筛查。
- 程颖李维田耘博程燃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核酸检测
- 无偿献血标本酶免项目再检结果分析
- 黄秀琳李维程颖尹丹刘东杨虎秦伟斐韩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