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农村
  • 11篇新农村
  • 11篇新农村建设
  • 8篇农民
  • 4篇经济组织
  • 4篇供销社
  • 4篇合作经济
  • 4篇合作经济组织
  • 3篇农民合作
  • 3篇农民合作经济
  • 3篇农民合作经济...
  • 2篇引导农民
  • 2篇居住
  • 2篇集中居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增收
  • 1篇整合支农资金
  • 1篇支农
  • 1篇支农资金
  • 1篇职业教育

机构

  • 21篇农业部农村经...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1篇秦中春
  • 16篇韩俊
  • 10篇张云华
  • 4篇王西玉
  • 3篇王瑶
  • 3篇罗丹
  • 3篇于保平
  • 3篇张岩松
  • 3篇周艳伟
  • 3篇魏维
  • 3篇丁学东
  • 2篇王鹏翔
  • 2篇曾琼锐
  • 1篇崔传义
  • 1篇李姿姿
  • 1篇陈剑波
  • 1篇潘耀国
  • 1篇范皑皑
  • 1篇徐小青
  • 1篇张丽

传媒

  • 21篇调查研究报告

年份

  • 7篇2007
  • 14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快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2006年
山东供销社注重以县域为基础,发挥基层供销社系统的作用,发展新型业态,创新流通方式,逐渐构建了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扩大了农村消费市场。本文建议:要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中的作用,加快建设农产品输出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服务性,要制定扶持优惠政策。
韩俊秦中春王西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供销社
山东省供销社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调查与建议
2006年
山东省供销社在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性开展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本文认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可以给农民提供一个能满足多方面需要的、健康的社交和综合服务的场所,成为农村社区活动中心。建议加大试点推广力度,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各系统、各部门“下乡”项目的落脚点和服务窗口。
韩俊秦中春王西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供销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发挥供销社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作用
2006年
山东供销社积极参与和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取得了好的效果,为推进全国供销社系统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本文认为,供销社系统在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特殊功能和作用。供销社改革的重心不是将自己改造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而是要致力于为发展新的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服务。
韩俊秦中春王西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供销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是供销社改革的重要探索
2006年
山东供销社探索了一套引导农民通过组建和参加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新做法,开辟为农民提供融资服务的新渠道,为推进供销社业务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针对这一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要加强支持、引导和管理,推进政策扶持。
韩俊秦中春王西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供销社
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
2006年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采取了加强党委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整顿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施“强基”工程、全面实行村干部报酬和社保统筹等一套制度和做法,建立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基于对吴中区的调查,本报告建议,要健全农村工作的综合协调机构。
韩俊秦中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激励机制
从二次分配到土地入股——苏州市古尚锦茶叶合作社发展改制的研究
2006年
本报告基于对苏州市古尚铺茶叶合作社发展改革实践的深入调查,发现在政府规范发展政策的引导下,合作社的基本制度可以从二次分配顺利转变为土地入股,使合作社的发展结构从松散型转向紧密型,为政府扶持合作社带动农民受益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为引导合作社制度走向更加高效和解决合作社制度本身存在的矛盾提供了途径,同时为创新农民承包地集约使用方武提供了条件。本报告认为,这一转变是对现行合作社基本制度和农民土地承包使用制度的重大创新。
秦中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合作社制度
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2006年
进行粮食宏观调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历年来,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调节粮食供求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粮食宏观调控任务复杂而艰巨,我国应顺应形势需要,确立和健全粮食安全调控新战略,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建立种粮农民收入保障体系,同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应持之以恒、不断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环境,促进宏观、农村经济的快速、平稳、健康发展。
韩俊秦中春张云华丁学东张岩松魏维周艳伟王瑶
关键词:粮食安全宏观调控
国外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在任何国家的农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国际上粮食宏观调控的类型总体上可分为三种:以总量控制和收入支持为特色、以高保护为特色和以国家收购为主的管理类型。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在实施价格支持、直接补贴、储备调节、法律保障、贸易促进、信息服务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调控政策全面、成熟,调控手段完备、有效,对于完善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秦中春张云华丁学东张岩松魏维周艳伟王瑶
2006年农村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与2007年政策建议
2007年
2006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农民收入出现加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有所波动,市场总体上紧平衡运行。2007年农村经济运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市场运行不确定性增大,农村经济增长的方式面临新的挑战,生产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依然存在困难。本报告提出了做好2007年农村经济工作的政策建议。
秦中春
关键词:农村经济
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2007年
近年来我国棉花产量形成一个新的增产高潮,但与需求相比,仍然产不足需,同时棉花增产不增收。目前国际棉花市场处于一个敏感变化期。搞好棉花宏观调控,近期重点要通过运用合理收储、进口调节和库存调节等手段,稳定和提高生产者价格,保护棉花生产快速发展的积极性,推动现代棉花产业的发展和促进棉农增产增收。
秦中春
关键词:棉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