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伟良
-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人民日报社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中部正在崛起
- 2005年
- 春潮涌动的3月,穿行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等中部六省,记者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奋进鼓点.正在中部人心中激荡。
- 禹伟良唐宋
- 关键词: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科学发展观
- “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要更硬一点”
- 2022年
-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关系中国前途命运。要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不要老想着争优惠政策,而是要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探索。中部地区要有打开大门开放的自信。吸引更多中高端项目落地,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把品牌和技术打出去。
- 禹伟良马跃峰胡健郑少忠何勇韩俊杰程远州乔栋王丹
- 关键词:营商环境差异化立国之本
- 写出纵深感 写出风云气
- 2023年
- 2019年春节前夕,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王一彪副总编辑率领采访组深入贵州大山里的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蹲点调研。那些日子,采访组同志时时被那里的斗贫战贫故事所打动。然而,一个现实课题也摆在面前:海雀故事很精彩,但早已被广泛报道,珠玉在前,如何发掘深意和新意?
- 禹伟良汪志球
- 关键词:新闻战线副总编辑新春走基层
- "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纪实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前行,都蕴含着改革的磅礴伟力。深秋的荆楚大地,一派丰收景象。2024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南下湖北,走进这块风起云涌的改革沃土,思考部署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这是一个敢闯敢试的地方,这是一个奋发进取的时代。孝感、咸宁、武汉,博物馆、村庄田畴、创新平台。一域观全局。由湖北之行洞见改革开放的万千气象,思索中华民族的阔步向前。
- 杜尚泽禹伟良张晓松朱基钗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荆楚大地奋发进取博物馆
- 写出纵深感 写出风云气--《脱贫攻坚看海雀》采写手记被引量:1
- 2020年
- 海雀,一个藏在乌蒙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曾因赤贫和饥饿惊动中南海,也因一场前无古人的反贫困试验而备受关注,各类媒体有关它的报道难以计数。然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一彪领衔采写、我们参与完成的长篇通讯《脱贫攻坚看海雀》,2019年2月13日在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发后,再一次引发公众对海雀战贫的热切关注和共鸣,得到网络媒体乃至社交媒体广泛转载。很多读者表示,人民日报这篇深度报道,从一个小山村的“涅槃”之路,洞察大国治贫之道,小角度大视野,小切口大格局,站位高远又接地气,将--个老典型写出了新意境,是对脱贫攻坚报道创新的一次成功尝试。
- 禹伟良汪志球
- 关键词:人民日报社长篇通讯脱贫攻坚副总编辑
- “丰碑”前的对话——追记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上)
- 2016年
- 2016年2月20日,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6岁。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工作岗位,沈因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没有照片、没有生平、没有墓地——石门峰武汉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的第1304个名字,是沈因洛留给后人最后的“痕迹”;没有花圈、没有哀乐、没有追悼会——捐献遗体,丧事从简,是老人一直念念于心的最后承诺。
- 禹伟良程远州
- 关键词:捐献者钢铁生产中国共产党党员离退休干部
- 清风正气照人心——追记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下)
- 2016年
- 不写回忆录、不接受个人专访,不帮秘书谋位子、不给司机开口子、不为家人批条子;去世后遗体捐献,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式……“活不争利,死不占地。”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2016年2月20日因病在武汉去世,其以身载道的党性修为成为人们深切怀念的对象,其清风正气的光辉形象,更是如同一面明镜照进人心。
- 禹伟良程远州
- 关键词:遗体捐献载道延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