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文
- 作品数:51 被引量:46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诊治平台构建及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30
- 2015年
- 目的研究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诊治平台的构建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肝胆管结石病人临床资料。(1)对肝胆管结石病人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获取亚毫米CT数据,采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构建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2)然后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包括三维可视化脉管分型、三维可视化肝胆管结石临床诊断分型、三维可视化肝分段、虚拟肝切除术和体积计算。(3)术前评估、手术规划,制定合理的手术方式。(4)根据需要进行三维可视化肝脏3D打印,用于指导精准手术治疗。(5)疗效评估。结果 112例病人均构建了忠实于CT图像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能清晰显示结石的部位、分布,胆管狭窄的部位、程度,以及脉管的空间解剖关系;进行了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的三维可视化分型、三维可视化肝胆管结石临床诊断分型、三维可视化肝分段。三维可视化肝脏3D打印模型可以从全方位展示病变与血管相互关系;三维可视化术前规划、三维可视化肝脏3D打印模型与实际手术一致。总手术残石率<3%、并发症发生率<5.6%、术后结石复发率<2.4%。结论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诊治平台的构建,有助于提高结石清除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肝胆管结石治疗提供一个安全、精准、微创、高效的治疗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方驰华方兆山蔡伟祝文陶海粟杨剑范应方刘军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3D打印三维可视化
- 数字医学技术构建肝胆外科医患沟通桥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以数字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为依托、医患共同参与的术前讨论模式在肝胆外科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三、四级手术患者共计600例,术前收集患者薄层增强CT数据并构建三维重建模型,邀请患者家属参加术前讨论,观察患者家属参加三维可视化术前讨论前、后焦虑量评分及患者家属对术前讨论满意度。结果医疗团队通过三维重建模型及术前仿真手术详细讲解病变的部位与肝内各管道的关系、手术方案、术中的风险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家属对风险的理解程度,减轻了术前的焦虑情绪(x^2=433.10,.P=0.000);患者家属对三维可视化术前讨论满意度为96.67%;600例患者无1例医疗投诉、医保投诉、医德医风投诉。结论实施以数字医学三维可视化为依托、医患共同参与的术前讨论模式,可减轻患者家属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依从性和医疗服务满意度。
- 曾宁方驰华范应方杨剑项楠祝文刘军胡敏陈青山
- 关键词:数字医学技术三维可视化系统术前讨论
- 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影像在肝门部胆管根治性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完成的3例增强现实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导航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病人薄层CT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后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前24~72 h根据肝功能情况经外周静脉注射ICG,术中利用腹腔镜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采集实时手术影像,再通过视频采集卡输入笔记本电脑,在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中实现将三维模型投影到手术视频,实现术中情况与术前三维模型实时融合导航,指导手术治疗。结果3例病人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后,均成功行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指导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BismuthCorlette三维可视化分型Ⅲb型2例、Ⅳa型1例,1例罕见的门静脉右前支缺如变异。Ⅲb型2例行左半肝切除联合左侧尾状叶切除术、Ⅳa型1例行右半肝联合全尾状叶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420、410、38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0、310、250 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8、8 d。术后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经内科治疗后康复出院,围手术期无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在肝门部胆管根治性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探索。
- 曾宁曾思略杨剑项楠刘智豪文赛齐硕祝文胡浩宇李双华方驰华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成像吲哚菁绿导航
- 3D打印在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 曾宁方驰华范应方杨剑项楠祝文
- 三维可视化联合3D打印在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个体化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3D打印在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个体化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5月~2019年3月在三维可视化3D打印指导下10例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收集患者薄层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打印3D模型,观察肿瘤与肝内胆管、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系统的三维立体关系,进行术前模拟手术并制定手术方案,将3D打印模型带入手术室进行术中实时导航,指导手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构建三维可视化打印3D模型,进行Bismuth-Corlette三维可视化分型:Ⅲa型4例、Ⅲb型4例、Ⅳ型2例,其中门静脉变异4例,肝动脉变异3例。门静脉“三分叉”变异2例;“工字型”变异1例;1例罕见的门静脉右前支缺如变异;2例既有门静脉变异又出现肝动脉变异。肝动脉变异3例,1例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2例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其中Ⅲb型4例行左半肝切除术;Ⅲa型4例行右半肝切除;Ⅳ型1例行围肝门区域切除,1例行左半肝切除术。此组患者术前三维可视化3D打印模型及术前规划与术中情况均一致。手术时间452±75.12 min,术中出血量356±62.35 mL,术后住院时间15±4.61 d。术后出现胆漏1例,少量胸腔积液3例,经通畅引流及内科治疗后康复出院,围手术期无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三维可视化联合3D打印对Bismuth-CorletteⅢ、Ⅳ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手术规划,优化手术方案,尤其在肝内血管变异情况下,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 曾宁杨剑项楠文赛曾思略齐硕祝文胡浩宇方驰华
-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3D打印肝门部胆管癌手术规划肝切除术
- 增强现实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附视频)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联合吲哚氰绿(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AR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1例肝癌患者。患者男,56岁,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分期为Ⅰb期。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规定。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术前评估和虚拟肝切除,“五孔法”行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采用AR技术将三维模型与3D腹腔镜手术图像进行实时融合,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进行手术实时导航肝切除。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术前三维可视化评估示肿瘤主要位于Ⅶ、Ⅷ段,压迫肝右静脉,且肝动脉存在变异,肝右动脉起源自肠系膜上动脉。虚拟仿真右半肝切除示切除肝体积796.6 ml,剩余肝体积529.0 ml,剩余肝体积占全肝体积40%。术中采用AR技术和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观察肝脏表面未发现转移病灶,沿荧光分界线标记出肝切除平面,与缺血线相一致。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60 min,术中出血量250 ml。术后病理学检查示肝细胞癌。术后未发生出血、胆漏、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7 d。结论AR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实时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安全、可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方驰华张鹏张鹏杨剑曾思略祝文文赛
- 关键词:吲哚花青绿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
- 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在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2年
- 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目前,多排螺旋CT及CT血管造影是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检查的首选方法,尤其是近年来三维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胰腺癌的诊断、分期以及可切除性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部分胰腺癌患者被错误地诊断和评估。
- 方驰华祝文范应方项楠杨剑曾宁孔德帅王槐志
- 关键词:可切除性评估三维可视化医学图像胰腺癌患者CT血管造影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血管瘤个体化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血管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32例肝血管瘤,术前通过增强CT扫描获取亚毫米CT数据,采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三维重建进行诊断和手术规划。术中在3D模型辅助下,选择最佳肝切除手术方案,保护临近血管瘤的重要血管,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肝脏组织,实施手术。结果:三维重建真实显示肝血管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血管变异,血管瘤与肝内血管的空间关系。所有病例术前评估均为可切除,术前规划和实际手术符合率100%。术中在3D模型指导下完成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14例,开腹肝血管瘤切除术18例。第一肝门阻断18例,阻断时间(15.32±7.12)min。术中出血(188.63±66.37)m L。术后胸腔积液5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肝血管瘤个体化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
- 项楠方驰华范应方杨剑祝文曾宁蔡伟
- 关键词:肝血管瘤三维重建微创手术
- 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在肝脏肿瘤手术中应用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three 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3DVT)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肝脏肿瘤手术中应用疗效分析。方法通过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实施3DVT联合ERAS围术期处理的肝脏肿瘤手术患者86例(A组)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实施3DVT联合传统围术期处理的肝脏肿瘤手术患者91例(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A、B两组在术中、术后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因素的差异性。结果A、B两组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第3、5天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值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第1天白蛋白(albumin,Alb)值极显著高于B组(P<0.001);A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低于B组(P=0.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极显著短于B组(9.3±2.8 vs.14.6±5.1,P<0.001);A组术后Clavien DindoⅠ~Ⅴ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19.8%vs.34.1%,P=0.024)。结论3DVT联合ERAS应用于肝脏肿瘤手术,可进行精确的术前评估与规划,同时可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应激,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
- 齐硕祝文张鹏胡浩宇曾宁杨剑文赛项楠方驰华
-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加速康复外科疗效分析肝脏肿瘤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合并肝动脉变异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研究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合并肝动脉变异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诊治决策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将114例行PD术患者的腹部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数据导入MI-3DVS进行程序化分割、配准及三维重建。根据3D模型分别观察变异肝动脉的起源、走行等情况和腹部脏器及血管不同组合下的立体解剖关系,制定术前规划,最后与术中探查结果和术后腹腔动脉DSA结果相对照。结果腹部脏器3D模型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形态、血管的起源及走行、肿瘤与脏器及血管的立体解剖关系,共诊断变异肝动脉14例,包括替代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者9例(7.9%),替代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3例(2.6%),替代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2例(1.8%)。和术中探查及术后DSA检查对比,MI-3DVS对变异肝动脉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为100%。14例肝动脉变异患者均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MI-3DVS指导下的术前规划与术中探查结果均相符合,术后无肝脓肿、胆漏、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MI-3DVS可以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对变异肝动脉做出准确诊断,对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详实的术前指导,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杨剑方驰华范应方项楠王槐志鲍苏苏祝文刘军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动脉变异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