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二霞
-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单味提取物抗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李志茹石二霞包小妹
- 关键词:枸杞苦参抗菌
- 氨茶碱注射液致全身麻木、吞吐困难严重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64岁,因咳嗽、咳痰伴气短、喘息入院。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黄色黏痰易咳出,痰中无血,伴有发热,T 38.0℃,感左侧胸痛,程度轻,与咳嗽有关,就诊于当地社区,对症治疗3 d(主诉使用过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未见明显好转,2019年8月28日入院治疗。否认传染病史、输血史,否认食物过敏史、药物过敏史等。
- 石二霞云来运李恒善
- 关键词:氨茶碱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
-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致严重肝功能异常1例
- 2025年
- 患者,男,51岁,诊断:①2型糖尿病;②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为改善循环,给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0.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治疗4 d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390.80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48.28 U·L^(-1),γ-谷氨酰转移酶517.81 U·L^(-1)。考虑己酮可可碱导致肝酶异常升高可能性较大,有明确的用药关联性。停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后,给予保肝降酶治疗,肝功能指标逐渐好转。临床使用己酮可可碱的过程中应加强用药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石二霞云来运周忠艳金智敏甄华
- 关键词:肝功能异常药品不良反应
- 谷红注射液致呼吸困难和球结膜水肿1例被引量:2
- 2021年
- 1病例介绍患者,男,52岁,体质量80 kg。因反复头晕、头痛1年,胸闷1周入院。1年前开始劳累后出现阵发性头晕、心慌、胸痛,间断测血压均高于正常,最高约160/120 mmHg(1 mmHg=0.133 kPa),一直未正规诊治,自行服用降压药物(具体不详),1周前无明显诱因头晕、头痛症状加重,活动后偶感胸闷、胸痛,入院治疗。患者既往有刺五加注射液、花粉过敏史,给予脱敏治疗后好转。体检:体温36.0℃,脉搏57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63/99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57次·min^(-1),心律齐,其余体征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心电图(ECG):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心脏超声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入院诊断:高血压3级(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石二霞云来运李恒善
- 关键词:谷红注射液球结膜水肿药品不良反应
- 2018—2020年某院3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某院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上报情况,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提取某院2018—2020年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315例ADR,对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如患者年龄、药品品种等进行分析。结果:315例ADR报告中,“一般”的居多,有274例;男性患者134例(42.54%);女性患者181例(57.46%);以60岁以上人群居多(60.64%);发生ADR药品中抗肿瘤药物居首位(33.61%);以静脉滴注(88.98%)给药途径为主;ADR累及系统/器官最多是皮肤及附件系统(34.55%)。结论: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建议临床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另外医院应重视ADR监测报告工作,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 周忠艳石二霞云来运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致寒战、高热、恶心、心悸、头晕、头痛1例
- 2020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54kg,因间断恶心、呕吐,加重一周伴黄疸入院。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外伤史、过敏史等,7岁曾有患过腰椎结核,后治愈;曾患过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一段时间中药治疗。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及白色泡沫状,全腹部憋胀不适,上腹部为重,进食后阵发性胀痛,自己口服药物(具体不详)症状不见缓解,近1周患者呕吐、恶心频繁,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入我院。入院精神一般,食欲较差,无发热、头痛、头晕,偶有干咳。
- 石二霞云来运李恒善
- 关键词: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2例及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例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对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主要为心慌、恶心、发热等症状。结论:建议医护人员参与临床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用药情况,并建议相关厂家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尽快完善药品说明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王艳芳石二霞
-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 去氨加压素片服用方法影响尿崩症治疗效果的病例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中枢性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是由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缺乏所致的肾脏浓缩功能障碍,可出现多尿、夜尿增多和烦渴等症状。去氨加压素是一种ADH类似物,几乎是所有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首选药物[1]。去氨加压素片为成功应用于临床的肽类激素口服剂型治疗药物[2],临床效果明显,本文报道1例由于个体差异,进食导致药物敏感度降低的患者。
- 唐彦石二霞孔艳华许岭翎赵维纲金自孟朱惠娟刘赫
- 关键词:去氨加压素中枢性尿崩症夜尿增多多尿抗利尿激素肽类激素
- 头孢类抗菌药物不需要皮试吗
- 2025年
- 头孢是头孢类抗菌药的总称,常用的头孢有超过30种,因其抗菌谱广、安全性好、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患者,是抗感染治疗时不可或缺的一类药物。此前,由于医务人员和公众对该类药物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存在担忧,头孢菌素皮试被广泛应用于用药前预测过敏反应,直至2021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的《p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中明确规定:头孢菌素类不需要常规进行皮试。
- 王柯欣石二霞
- 关键词:皮试皮肤试验抗感染治疗头孢菌素类头孢类抗菌药
- 临床药师参与全医嘱审核并对不合理医嘱实施干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通过开展医嘱审核,促进合理用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医院2020年1-12月份所有住院患者实施医嘱审核与干预,分析2020年4个季度用药医嘱合理性情况与干预效果,以及对相关药学指标的影响与变化,逐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结果第4季度不合理医嘱率与第1季度相比较显著下降(P<0.05),第3、4季度干预成功率与第1季度相比较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不合理医嘱主要表现在重复给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疗程不适宜三大类别。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总费用比例、辅助药品费用占药费、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静脉输液患者平均用药疗程均显著下降,与第1季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执行严格的医嘱审核与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石军飞崔鸿江刘娟石二霞
- 关键词:临床药师医嘱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