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辉
-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中、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 血液净化技术在重型肝炎中的应用,被称为非生物型的人工肝支持系统,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的方法为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和胆红素血浆吸附。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8月使用日本旭化成Plasauto IQ 血液净化机和德国贝朗D...
- 叶卫江李兰娟俞海燕张新萍田静白明辉
-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静脉血液内科综合治疗单纯血浆置换CVVHDF
- 文献传递
- 超声监测慢性肝病胆石症
- 2003年
- 顾新宇白明辉
- 关键词:超声监测慢性肝病胆石症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监测的价值被引量:4
- 2003年
- 顾新宇白明辉陈公英徐建亮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肝炎肝硬化门静脉
-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及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有关.本院肝病研究所致力于肝病药物的研究开发并研制出N-乙酰半胱氨酸,自2000年起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黄劲松郑梓娣白明辉
-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药物疗法肝功能
-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 2003年
-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NAC)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住院治疗的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3%NAC250ml缓慢静滴。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疗程均为4wk。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肝功能指标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其血清总胆红素从346.80±107.12μmol·L-1降至112.70±101.17μmol·L-1,谷丙转氨酶从273.3±150.59u·L-1,降至47.13±29.68u·L-1,谷草转氨酶从265.1±164.74u·L-1降至74.2±57.38u·L-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凝血酶原活动度由治疗前的34.3±18.57%升高到治疗后的51.63±22.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具有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退黄、降酶及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的作用,作为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药物值得推广。
- 黄劲松郑梓娣白明辉
-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病毒性肝炎疗效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5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3组,A组29例,B组31例,C组34例。A组内科治疗加PE联合CVVH治疗,B组内科治疗加PE治疗,C组仅予内科治疗。比较三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并观察A组和B组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A组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50.0%(5/10),低钠血症改善,白细胞介素(IL)-8下降,IL-10上升,近期有效率82.8%,生存率48.3%;B组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18.2%(2/11),低钠血症、IL-8、IL-10无改变,近期有效率48.4%,生存率22.6%;C组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9.1%(1/11),近期有效率26.5%,生存率20.6%。结论内科治疗加PE联合CVVH能降低IL- 8,升高IL-10,提高生存率,且方便可行,应作为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的主要方法。
- 叶卫江李兰娟俞海燕张新萍田静白明辉
- 关键词:血浆置换血液滤过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VVHPE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股静脉双腔导管细菌培养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股静脉双腔导管培养的菌群分布、药敏试验,与留置时间的相关性,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股静脉双腔导管尖端增菌培养,并同时进行外周血培养。结果双腔导管细菌培养阳性25例,64%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留置时间10 d以上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增加。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严格的无菌操作和精心护理是防治导管感染的关键。
- 俞海燕朱明利叶卫江白明辉
-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静脉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