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安丽
- 作品数:56 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基于相分离技术超细包覆分散染料分散体的制备被引量:3
- 2011年
- 以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poly(St-MA)为壁材,采用相分离技术对分散蓝60进行包覆,然后将其分散制备超细包覆分散染料水基体系,研究制备工艺对超细包覆分散染料粒径和粒度分布指数(PDI)的影响。结果表明,poly(St-MA)用量、相分离剂滴加速度、分散染料含量、分散时间等对超细包覆分散染料的粒径和粒度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其较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poly(St-MA)与分散染料质量比1∶5,相分离剂的滴加速度7 mL/min,分散染料质量分数7.5%,分散时间2.0 h。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包覆前后分散染料润湿性变化表明,分散染料表面包覆了poly(St-MA)。粒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相分离技术制备的超细包覆分散染料的粒径较小,粒度分布窄。
- 丁磊付少海张霞田安丽王潮霞
- 关键词:超细包覆分散染料
- 超细分散染料/乳胶粒复合色素分散体的制备被引量:5
- 2012年
- 采用可聚合乳化剂(DNS-86),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了超细分散染料/乳胶粒复合色素分散体,考察了助乳化剂、乳化剂、细乳化时间对复合色素分散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HD)助乳化作用较十六醇(CA)、十二硫醇(DDM)好;以DNS-86制备超细分散染料/乳胶粒复合色素分散体的稳定性明显优于传统乳化剂;当DNS-86浓度14.4 mmol/L,助乳化剂HD用量占单体质量的7.5%,细乳化时间15 min时,制备的超细分散染料/乳胶粒复合色素分散体的粒径为123 nm,Npf/Nmi值为1.23,聚合反应以液滴成核为主。
- 罗孝勇田安丽张霞付少海王潮霞
- 关键词:分散染料细乳液聚合乳胶粒
- 乳液聚合法包覆酞菁蓝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 2011年
- 在超细可聚合分散剂/酞菁蓝分散体中添加共聚单体和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对酞菁蓝进行包覆。考察了共聚单体结构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包覆酞菁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相比,苯乙烯(St)是较佳的包覆共聚单体,当St质量为颜料质量的20%,过硫酸铵(APS)质量为St与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磺酸铵(ANPS)总质量的1.0%,于70~80℃反应2 h时,所制备包覆酞菁蓝的粒径较小,稳定性较高。与未聚合分散体相比,包覆酞菁蓝的耐热稳定性、耐酸碱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FTIR和TEM照片表明,酞菁蓝表面包覆了聚合物,且包覆酞菁蓝粒度分布更均匀。
- 张明俊杜长森田安丽付少海
- 关键词:自由基聚合超细酞菁蓝包覆
- 引发剂对UV油墨固化速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为提高UV油墨的固化速度,研究了羟烷基苯酮类1173、胺烷基苯酮类907、酰基磷氧化物类819、二苯甲酮类BP、硫杂蒽酮类ITX 5种引发剂及复配对UV油墨固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为2%,颜料浓度为4%,单体浓度为30%时,引发剂1173、BP的固化时间分别为20.88 s和70.56 s,引发剂907的光固化时间为7.14 s,引发剂819和ITX的光固化时间均可达到1.5 s。引发剂1173与BP进行1∶3复配时,固化速度是BP的4.9倍;引发剂907与BP进行1∶3复配时,固化速度是BP的4.3倍;引发剂ITX与907进行1∶1复配时,固化速度是907的2.3倍。
- 张开瑞王潮霞欧阳冰田安丽王春莹
- 关键词:引发剂复配UV固化油墨
- 原位聚合SiO_2/PSSS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1
- 2013年
-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SiO2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然后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二氧化硅/聚对苯乙烯磺酸钠(SiO2/PSSS)纳米复合粒子。研究了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和过硫酸铵(APS)用量对SiO2/PSSS纳米复合粒子粒径的影响,探讨了SiO2/PSSS纳米复合粒子在水相中的分散稳定性。当SSS占SiO2质量分数的25%,引发剂APS占SSS质量分数的1.5%时,SiO2/PSSS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为150 nm。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2表面成功包覆了PSSS,热失重(TGA)分析表明SiO2表面包覆聚合物的量约占其总重的27.5%,SiO2/PSSS纳米复合粒子在水相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
- 白福顺付少海田安丽王潮霞
- 关键词:SIO2原位聚合对苯乙烯磺酸钠溶胶凝胶
- 超支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酯化物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以醇为酯化剂,对超支化苯乙烯-马来酸酐(BPSMA)进行酯化,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酯化剂结构及用量等对超支化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化物(BPSME)酯化度的影响,在优化实验的基础上制备了以甲醇为酯化剂的超支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酯化物(M-BPSME),探讨了M-BPSME对颜料红122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BPSMA与甲醇发生了酯化反应,且较佳的反应时间为6 h,酯化温度80℃。分散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线型苯乙烯马来酸酐(LPSMA)、BPSMA、M-BPSME对颜料红122的分散效率为M-BPSME>BPSMA>LPSMA,且MBPSME作分散剂的颜料分散体系的离心稳定性和冻融稳定均在97%以上。
- 许翠玲付少海张丽平田安丽王春霞
- 关键词:超支化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化纺织染整助剂
- 基于细乳液聚合法的超细包覆炭黑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4
- 2013年
- 以可聚合分散剂SE-10对炭黑进行分散,然后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超细包覆炭黑,研究共聚单体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超细包覆炭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丙烯酸正丁酯和苯乙烯相比,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超细包覆炭黑的粒径较小,当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为颜料质量的25%,过硫酸铵用量为共聚单体质量的2%,在80℃下反应2 h,制得的超细包覆炭黑粒径为157.4 nm,在80℃条件下密封放置24 h后,超细包覆碳黑的粒度变化率仅为2.58%,与聚合前相比,聚合后炭黑分散体耐热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更好。
- 张凯王春霞田安丽张霞付少海王潮霞
- 关键词:细乳液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稳定性
- 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真丝织物的喷墨印花被引量:5
- 2008年
- 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真丝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再用浅品色纳米颜料墨水进行喷墨印花。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和处理压强对真丝织物喷墨印花K/S值的影响,并对处理前后的真丝织物进行了动态接触角分析。结果表明,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喷墨印花用真丝织物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时间10 min,压强50 Pa,功率80 W。经该条件处理后的真丝织物的亲水性和防渗性显著提高,喷墨印花织物图案清晰、得色量提高,并且没有降低印花色牢度。
- 王少华房宽峻田安丽张连兵
- 关键词:喷墨印花表面改性等离子体氧丝织物
- SMA共聚物的合成及对超细颜料水性体系的分散作用被引量:35
- 2005年
-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 A),用FT-IR1、3C-NM R、GPC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是M SM和SSM为主的无规聚合物,其分子量为27,599,多分散指数为2.35,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将SM A用于超细颜料水性分散体系,发现体系的离心稳定性随SM A特性黏度的减小及马来酸酐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加入第三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使分散体系的离心稳定性降低。当SM A的特性黏度为21 m l/g^23 m l/g,马来酸酐摩尔百分含量(FMA)为38.3%时,所制备的颜料分散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其黏度、粒径、表面张力均达到喷墨印花用墨水的要求。
- 田安丽蔡玉青房宽峻张霞
- 关键词:超细颜料分散性能
- 商陆茎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被引量:9
- 2012年
- 从商陆茎中提取色素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并探讨其染色性能。研究不同色素用量、pH值、温度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商陆色素在羊毛纤维上的吸附机制以及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的K/S值随着商陆色素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色素用量大于6.0%,织物的K/S值基本不变。羊毛织物的K/S值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当pH值小于3.5时,羊毛织物的K/S值较大,染色深度较深;当pH值大于4.5时,色素的上染率很低。染色温度低于60℃时,染色织物呈玫瑰红色,染色温度高于60℃时,染色织物偏黄色。低温染色时,织物的水洗牢度较低;高温染色时,牢度有所提高。
- 张冬王潮霞王春莹田安丽王春霞
- 关键词:商陆染色性能天然色素羊毛织物色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