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君

作品数:2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7篇哲学宗教
  • 5篇艺术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叙录
  • 4篇著述
  • 3篇音乐
  • 3篇礼学
  • 3篇乐经
  • 2篇学史
  • 2篇学术史
  • 2篇音乐史
  • 2篇周代
  • 2篇礼乐
  • 2篇论说
  • 2篇明代
  • 2篇经学
  • 2篇乐史
  • 1篇弹琴
  • 1篇导因
  • 1篇德国音乐
  • 1篇的字
  • 1篇心性
  • 1篇序跋

机构

  • 15篇四川大学
  • 7篇河南大学
  • 1篇广西艺术学院
  • 1篇四川传媒学院

作者

  • 22篇田君
  • 1篇李姗娜

传媒

  • 9篇儒藏论坛
  • 4篇寻根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交响(西安音...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音乐大观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孔学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代《孝经》学著述叙录(二)
2022年
沈淮《孝经会通》欲复经文之旧貌,以朱熹、吴澄为宗主,却又不立经传、不分章第,止列先后次序。朱鸿《孝经质疑》于《孝经刊误》不取苟同,于《孝经定本》亦质疑阐述焉。孙本《孝经释疑》持论有据,非空言性理者可比,然尊信古文,则回护太过。江元祚《孝经考》阐发孝旨,不啻《孝经》流传简史,列举今古文原委,叙述石台《孝经》渊源,尤于汉代《孝经》之社会影响,所论言简易赡;江氏《孝经集文》系历代孝论文选,尤以明人序跋为主,以藏书家之便利,广搜博讨,以读书家之识见,集文汇辑;江氏《今文孝经直解》全用口语解经,颇似话本;江氏《孝经汇注》所引据原书,已罕见传本,于保存明代《孝经》学说解,亦可谓有功矣。杨起元《孝经注》另起炉灶,删除章名,屏绝旧注,以体验哲学,释人伦之理,立论别具新意。
田君汪昕
关键词:叙录
《古〈乐〉七考》序跋
2014年
'《乐书》与《乐记》考',记传古本,发掘渊源,《记》《书》关系,首当其冲;'《乐记》与《乐论》考',先秦群典,纵横系连,年代基准,铺垫张本;'《乐记》与《乐经》考',内容性质,发凡起例,经、记关系,承上启下;'《乐经》释疑',其书有无,弭疑祛惑,六经之《乐》,信而不诬;'《乐经》时代考',性质内容,审定范围,成书断代,厘清时限;'《乐经》佚文考',揭櫫源流,剔抉精义,信者传信,疑者存疑;'《乐经》余绪',校证经义,藉窥豹斑,梳理遗文,畅发幽旨。
田君
关键词:《乐记》《乐论》《乐书》
顾炎武著述叙录四种(附一种)被引量:1
2019年
顾炎武撰《九经误字》,始据石本校监本、坊本,其学术眼光深远,开有清一代校经之风。《圣安纪事》记叙南明弘光政权始末,述其梗概,虽行文简约,亦提供重要线索。《昌平山水记》实为顾氏游记,明自成祖以下十三皇帝陵在此,亦有凭吊故国之意;作者从南口出发,游历居庸关、弹琴峡、青龙桥、八达岭、岔道诸名胜,融史论于记叙之中,特色显著。《山东考古录》杂考山东古地名、人名,辨正史传记载之谬误,尤以考究地理掌故居多,词约而赅,不可多得,对顾氏《日知录》及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皆深有影响。
田君
周秦儒学三论被引量:1
2019年
若论儒家"六经"之学对诸子百家的影响与启迪,儒家"六经"学术在前,是整体性的;而"百家之学",则是儒家"六经"学术散于天下以后才兴起的。所以,"百家之学"在儒家之后,相对而言,其内容也是片面性的。齐国稷下学宫作为当时学术文化中心,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各派学者率徒众,荟萃聚集,争鸣交流,儒家学者在辩论中深化思想,最终走向多元融合。秦朝博士制度继承稷下学制,对秦代儒学传承具有特殊作用。作为秦朝官学代表的博士,职掌官方所藏儒学典籍以及诸子"百家语"的研习、整理与教授,尤其在秦朝制度建设方面,儒学有着广泛的影响。秦始皇焚书并没有阻断儒家经典流传,在这一传承过程中,秦代儒学还呈现出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
田君Zhu Yihua
关键词:六经诸子百家
论“礼”的字源、起源、属性与结构被引量:6
2014年
"礼"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自然法则与人性管理。"礼"的属性结构,具有宗教性、道德性、秩序性、实践性、制度性、政治性,其内化为伦理道德,外化为法律制度,归综于政治。"礼"的本质是文明的秩序,文明的社会结构是"礼"的现代价值所在,"人性管理"是其内在动因,"自然法则"是其思维模式,"原始宗教信仰"是其具体道路。"礼"由自发到自觉,完成从祀仪到礼俗再到礼制的过渡,而礼制的形成,正是礼学得以产生的现实基础。关于"礼"的学问,包括礼仪、礼容(起源宗教性)——礼制、礼法(建构制度性)——礼意、礼义(蕴涵道德性),这种内容层次,也是历代礼学发展的脉络主干。
田君
关键词:礼学秩序礼文化
试论德国音乐领域繁荣的重要导因
2012年
面对德国音乐领域的伟大成就与繁荣现象,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独特精神现象背后的导因,有利于进而认识德国整个社会意识形式领域异乎寻常的繁荣现象,从而深化我们对于德意志民族特质的认识。
李姗娜田君
关键词:德国音乐
论礼学脉络与礼学史分期
2016年
从远古殷商以"致敬鬼神"为核心的宗教之礼,到西周以"人文道德"为核心的"人文之礼",周公"制礼作乐"是一大关键;从西周以"人文道德"为核心的"人文之礼",到东周以"礼缘情而作"为核心的"观念之礼",孔子"克己复礼"是一大关键。西周"制礼作乐"实现从天道到人道的转折,直接扭转中国文化走向;东周礼乐思想,实现"礼"的学术化,深刻影响中国学术史与思想史。礼学在先秦已实现关键性变革。
田君
关键词:制礼作乐礼学中国学术史缘情学史复礼
《续修四库全书》名人年谱叙录卅五种
2019年
《弇州山人年谱》为钱大昕遗稿,生前未刊,受业李赓芸闻于行状,遂索诸先师之家,刊布流传,谱文以历官系年为主,依据史传、文集编纂行实,叙事虽疏略,然多切中肯綮,不失简要之旨。黄宗羲生前尝自撰年谱,惜稿本不存,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仿效阳明、蕺山年谱,以梨洲行略、神道碑、诗文集以及三大儒传为基础,博采参核诸书而成,记载简要而不失生动,其辩驳议亲之条史传阙载,颇见宗羲其人,武显侠士之风,文备捷给之才。为船山作年谱者,前有清仪征刘毓崧所撰《王船山先生年谱》二卷,序言自称有未备者七,故以初稿名之,刘叙述事迹梗概,记载略备,王之春《船山公年谱》以刘本为基础,取王氏家谱及他书订正刘本,补其阙遗,其记载较刘本加详,王之春此谱于清兵南下,皆称以'国朝''大兵',刘明遇当时仕明,墓志铭却以顺治纪年,显为后世修家谱者所改,然其间有'贼氛讧楚后'未篡,当为明遇原笔,记载船山妻之生平甚详,亦为正史所不及。
田君
关键词:续修四库全书叙录黄宗羲王夫之
炎帝、黄帝关系考辨
2010年
说到中华文明的缘起,论者大多溯及炎、黄,"炎黄子孙"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炎、黄并称,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对于炎、黄之关系,历来纷言聚讼,颇多异说,有待澄清。
田君
关键词:炎帝考辨黄帝中华文明
论礼学脉络与礼学史分期被引量:1
2016年
从远古殷商以"致敬鬼神"为核心的宗教之礼,到西周以"人文道德"为核心的制度之礼,周公"制礼作乐"是一大关键;从西周以"人文道德"为核心的制度之礼,到东周以"礼缘情而作"为核心的观念之礼,孔子"克己复礼"是一大关键。西周"制礼作乐",实现从天道到人道的转折,直接扭转中国文化走向;东周礼乐思想,实现"礼"的学术化,深刻影响中国学术史与思想史。礼学在先秦即已实现关键性变革,由秦汉迄于清代,皆循其轨而有所发展。秦汉至隋唐礼学之主体特征是体制礼学,宋明时期礼学之主体特征是心性礼学,清代礼学之主体特征是全面整合。
田君
关键词:礼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