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向平
- 作品数:19 被引量:1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海南岛小海沙坝-泻湖-潮汐通道体系自动调整及恶化被引量:18
- 2003年
- 本文运用历史地图对比方法 ,结合现场考察及水文泥沙测量资料 ,分析海南岛小海口门近 4 0a来的变化过程 ,找出小海口门在人为作用下的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小海沙坝 泻湖 潮汐通道体系曾是一个稳定的系统 ,它通过口门断面、地形调整以适应在人类活动作用下口门动力的变化并保持相对平衡 .三大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 ,尤其是盐墩三岛的围垦及网箱养殖 ,破坏了口门维持的最后动力 (潮汐动力 ) ,使小海沙坝 泻湖 潮汐通道体系失去了调整作用 ,直接导致了口门的迅速缩小 .
- 王世俊李春初田向平
- 关键词:地形小海
- 珠江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加剧的原因被引量:38
- 2010年
- 对磨刀门水道不同年份地形资料和多年枯季潮位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规模的河床采砂,引起磨刀门上游河段河床大幅下切,河道深泓平均加深0.59~2.25 m,河槽容积平均增加8.91×106~12.11×106m3,使该河段枯季潮差增大,进潮量增加,潮汐动力增强,导致咸水界向上游河段推移;口门围垦整治后,磨刀门口门区由众多岛屿环抱而成的内海区变成人工导堤控制的"一主一支"两条水道,水域面积减少了80%,河槽容积减少了40%,深槽趋于顺直加深,使口门区的"调淡"作用消失,这是咸潮上溯的重要原因;根据多年水文频率分析,发生严重咸潮灾害时,西、北江枯季流量并非都是枯水流量,因此枯季上游来水量变化并不是近年来咸潮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
- 韩志远田向平刘峰
- 关键词:河床演变河道采砂磨刀门水道
- 潟湖潮汐通道水力特性与治理被引量:6
- 2006年
- 综合论述了潟湖潮汐通道口门之流速、断面面积、通道长度、延时角和饱满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沿岸漂沙对口门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潟湖潮汐通道,提出了中潮位射流导流堤、口门复式断面和通道分汊等治理方法及其通道口门相关尺度的具体计算。
- 田向平李春初
- 关键词:潮汐通道复式断面
-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被引量:12
- 2005年
-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讨论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尾闾摆动、黄河流量减少、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利用不合理、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实力不强等;从生态环境建设、水土整治、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实现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刘忠秀田向平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黄河三角洲经济结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利用
- 汕头湾悬移质石英含量与含沙量的关系及显损含沙量年出现率推算被引量:2
- 2004年
- 根据广东汕头湾泥沙实测资料的分析 ,石英百分含量随含沙量增大而减小 ,绝对含量却随含沙量增大而增加 ,并与含沙量有很好的相关关系 ,原因是随着含沙量的增大 ,细颗粒泥沙的含量增加较快 ,其使悬沙的平均粒径减小 ,而粗颗粒泥沙的百分含量变化正好相反。通过建立石英含量与含沙量和水位上涨率 (或下降率 )与含沙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式 ,本文就汕头湾显损含沙量的年出现率及含沙量和石英含量的特征值进行了推算。
- 田向平李春初
- 关键词:含沙量水位
- 近四十年西江磨刀门水道河床演变分析被引量:16
- 2011年
- 将西江磨刀门水道1962、1977、1999年的河道地形图数字化,建立磨刀门水道三个年份的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将河道分为上、中、下三段进行了河床演变及其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磨刀门水道1977年前后河道发生过明显的河道冲淤转化;1962年至1977年磨刀门水道处于淤积状态,淤积量达9.92×106 m3,河道上游向窄深发展,下游则向宽浅演变;而从1977至1999年磨刀门水道则处于冲刷状态,冲刷量为25.53×106 m3,河道平均水深增加,逐渐向窄深演变。磨刀门水道河床演变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为强烈。
- 刘锋田向平韩志远蔡华阳
- 关键词:磨刀门水道数字高程河床演变
- 人类活动对磨刀门水道河床地形和潮汐动力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0年
- 基于实测地形和水文资料,探讨人类活动对近期磨刀门水道河床地形和枯季潮汐动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磨刀门上游河段大规模河床挖沙引起河床高程显著降低,水深增大,河槽容积增加,底坡降减小;口门围垦整治导致磨刀门口门区水域面积变小,入海口门向海延伸,入海水道增深。(2)磨刀门水道河床地形变化引起枯季潮汐动力发生变化:上游河段低潮位降低,潮差增大,进潮量增加,潮汐动力明显增强;口门区潮差减小,横洲水道潮能汇聚,水位壅高;水面坡降减小,潮波传播速度增加,咸水界上移。
- 韩志远田向平欧素英
- 关键词:河床演变磨刀门水道
- 河口盐水入侵作用研究动态综述被引量:20
- 1994年
- 河口是河流径流与海洋水体交接的过滤地带。由于水流扩散,挟沙能力降低,河流挟带的泥沙进入河口后将逐渐沉降。但沉降的泥沙常在某段槽床聚积,形成拦门沙坝而阻碍航运。拦门沙形成的原因与河口环流、泥沙絮凝沉降和最大混浊带等现象紧密关联,而这些现象又由盐水入侵所造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河口盐水入侵作用的认识和研究进展,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
- 田向平
- 关键词:盐水入侵河口环流陆架水
- 河口自身就是界面——综合认识河口的体会
- <正> 地理学的研究愈来愈关注地球系统的界面问题。陆海界面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界面之一。应改变视角,将河口自身作为陆—海界面进行研究。以河口自身作为界面,研究河口界面对河流系统和海洋系统的适应性、可渗透性、稳定性、防御性等功...
- 李春初田向平雷亚平王世俊戴志军
- 文献传递
- 西江口磨刀门拦门沙的形成演变及口门整治问题
- 西江口磨刀门拦门沙是在径流动力与潮汐、高盐陆架水及沿岸海流等海洋动力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泥沙淤积之基础上,迭加波浪的改造、修饰作用形成,近百年内,河口性质更加朝“河流—波浪型”方向发展。根据该河口性质及拦门沙形成演变特点,认...
- 李春初田向平罗宪林江沛霖董兆英宾放
- 关键词:河口整治拦门沙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