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采血检测患者血浆Hcy水平,对比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在血浆Hcy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平均值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症患者血浆Hcy水平方面,观察组中,轻、中、重度患者血浆Hcy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Hcy水平越高,患者抑郁症越严重。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降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杨克俊 周爱泉 鄢圣娟 胡成伍 田一峰 田亮 王兆薇关键词:老年脑卒中 抑郁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附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自身免疫性脑炎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男女比例为1∶1.4,平均年龄为(28±3)岁,中青年为主。本组病例中,首发头痛8例(33.3%),癫痫样发作9例(37.5%),行为异常5例(20.8%),意识障碍1例(4.2%),不自主运动1例(4.2%);脑脊液压力轻度增高10例(41.6%),细胞数轻度增高11例(45.8%),蛋白轻度增高8例(33.3%);血清和脑脊液中检出自身免疫性抗体(100%);免疫调节治疗有效,8例(33.3%)痊愈,16例(66.7%)遗留有记忆力减退、癫痫发作、行为异常等后遗症。结论:AE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缺乏前驱感染史,易合并癫痫发作,脑脊液蛋白可轻度增高,血清和脑脊液中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免疫治疗有效。 田亮 鄢圣娟 胡成伍 杨可俊 田一峰 田代实探讨氟桂利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研讨氟桂利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血塞通治疗,研究组接受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疗效突出,并对脑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田亮 鄢圣娟关键词:氟桂利嗪 血塞通 依达拉奉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研讨依达拉奉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0例,用1∶1随机数字法分两组讨论。对照组接受川芎嗪注射液+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NIHSS、Barthel评分,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突出,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可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 田亮 鄢圣娟关键词:脑梗死 依达拉奉 急性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NIHSS评分为(14.3±3.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 田亮 胡成伍 鄢圣娟关键词:脑血栓形成 神经功能缺损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神经传导速度为(50±2)m/s,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2)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理想,可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田亮 胡成伍 鄢圣娟关键词:2型糖尿病 神经传导 硫辛酸注射液 连枷臂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3 2011年 患者男,71岁。因右上肢无力4个月余,左上肢无力2个月余,加重1个月于2009年4月18日入住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肢无力,以近端肌肉为重,抬举困难,无明显肌肉萎缩及肌肉震颤,无肌痛,无晨轻暮重,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田亮 楚兰关键词:连枷臂综合征 左上肢无力 肌肉震颤 大小便失禁 无意识障碍 肌肉萎缩 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CDFI)、经颅多普勒(TCD)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经CT、MR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和160例体检非脑梗者进行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结果脑梗死组160例患者中有107例颈动脉异常,对照组160例中颈动脉异常19例,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血液流变指标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对临床的病因治疗有指导性价值,而对中老年人进行联合检查可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黄显雄 田一锋 胡成武 鄢圣娟 朱春丽 毛南方 彭梅琼 田亮 杨克俊关键词:经颅多普勒(TCD) 血液流变学 脑梗死 斑块形成 120例眩晕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眩晕患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神经科住院的眩晕患者120例,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Dix-Hallpike试验及CT、TCD等辅助检查结果,确定病因并随访观察。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临床诊断及其病因构成比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73例(60.83%),神经症17例(14.17%),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神经症8例(6.67%),后循环缺血(PCI)4例(3.33%),偏头痛性眩晕4例(3.33%),小脑出血3例(2.50%),多发性硬化2例(1.67%),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1.67%),病因不明7例(5.83%)。结论 BPPV是眩晕患者最常见的病因,大多数以眩晕为主要特点的疾病都具有特征性的症状,这对提示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成伍 鄢圣娟 田亮 黄显雄 吴家幂关键词: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淋巴细胞亚群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1年 重症肌无力是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的、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病,目前认为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与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免疫性T淋巴细胞凋亡异常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关系密切[1,2],通过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对重症肌无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诊疗思路。 田亮 黄显雄 楚兰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淋巴细胞亚群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