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冬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护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护理系女大学生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本研究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我校176名护理系女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①护理系女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成就动机,其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②护理系女大学生有着较高的主观幸福感。③护理系女大学生成就动机总分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呈中等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呈弱负相关,而追求成功动机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很小。
- 刘予玲王金冬
- 关键词: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
- 大鼠组织因子基因克隆及其在C6细胞系统中的表达与鉴定
- 目的:克隆大鼠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TF,转染C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检测转染细胞内TF基因的表达,为研究TF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工具。
方法:设计分别带...
- 王金冬
- 关键词: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 同伴教育在男护生《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男护生《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同伴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护理本科专业2011级36名男护生作为观察组,运用同伴教育法组织教学,选择2010级32名男护生为对照组,施行传统方法教学。通过两组期末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男护生期末理论及技能考试成绩分别为(57.68±4.34),(26.34±3.11)分,均高于对照组(54.34±4.15),(24.58±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33,2.393;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效果方面,观察组男护生在职业认同感、学习兴趣、自信心、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 <0.05);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创新能力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法能够提高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增加男护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其《基础护理学》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并可增强其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 高娟王金冬王静薛松梅
-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男护生同伴教育实践教学职业认同感
- 大鼠组织因子基因克隆及其在C6细胞系中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克隆大鼠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TF,转染C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并检测转染细胞内TF表达水平。方法:采用RT-PCR法从Wistar大鼠肺组织中扩增TF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通过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插入TF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应用脂质体法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入C6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报告基因的表达强度和转染效率,并对转染细胞的TF-eGFP融合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成功构建pEGFP-N1-T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6细胞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测到荧光,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到TF-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TF构建成功,转染C6细胞后获得了良好的瞬时表达。
- 王金冬何俊明方文娟李玉军王宝英周淑如张凤民
- 关键词:凝血致活酶基因克隆PEGFP-N1C6细胞
- 鲍氏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及耐药机制。方法采用K-B纸片法测定33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等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PCR技术扩增33株鲍氏不动杆菌的gyrA基因的耐药决定区,PCR产物经纯化后测序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比较,分析其突变情况。结果 33株鲍氏不动杆菌中,8株对环丙沙星耐药,占24.2%,4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占12.1%;对环丙沙星耐药的8个菌株均有gyrA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变异为Ser-83→Leu,其中包括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4个菌株;所有对环丙沙星敏感的菌株未出现gyrA基因突变。结论 gyrA基因突变决定鲍氏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
- 王宝英王洪孟凡飞徐晖付英梅王金冬方文娟尤玉红钟秀丽张凤民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喹诺酮类GYRA基因
- 独生子女家庭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独生子女家庭失能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和长期护理现状,探讨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表,对河南省新乡市、郑州市和信阳市三个地区的800名独生子女家庭的失能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对老年人失能状况的调查显示,45.12%的失能状况是由疾病造成的,80.98%的老人同时罹患2种以上慢性疾病;老人月可支配收入较低,41.00%的老人在500~1 000元之间,而每月的医疗费用支出在500元以上的占30.08%,并且30.98%的老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家庭成员是老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对老人长期护理意愿的调查显示,92.03%的老人选择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场所。结论慢性疾病、医疗费用和护理服务不足是独生子女家庭失能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困境,需要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 王金冬刘予玲李树雯
- 关键词:长期护理独生子女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