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迅 作品数:30 被引量:10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天文地球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利用脉动热管作为散热盘管的水地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脉动热管作为散热盘管的水地暖装置,包括散热盘管,所述散热盘管是采用脉动热管形成的,所述脉动热管设有冷凝段和蒸发段,所述蒸发段与热水管道进行接触换热,所述热水管道的进口与分水器相连,所述热水管道的出口与... 王迅 李月月 王盼 刘梦阳文献传递 动物舌横纵剖面温度场的实验研究与计算 本文用红外热成象技术与动物实验等多种方法对舌体的生物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结合中医舌诊机理的前提下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猪舌内部横纵剖面的二维温度场.结果表明,舌体传热的特征是由舌根到舌尖温度梯度变化较大,而沿舌面厚度方向温度... 诸凯 李艳 邹瑾 王迅关键词:舌体 温度场 生物传热 有限元法 舌诊 文献传递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的技术分析及其进展 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在介绍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发展背景及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技术方面及研究进展做了分析,同时也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进一步明确了其研究方向。 王迅 邵福喜关键词:太阳能 固体吸附式 制冷 海水温差能发电系统两种循环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06年 对混合式海水温差能发电系统的两种循环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两种OTEC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前者偏重于淡水的生产,后者主要用于发电。 王迅 谷琳 李赫关键词:数值模拟 氨水混合工质的池内核沸腾换热 被引量:2 2003年 对非共沸氨水混合工质的池内核沸腾换热系数在氨浓度为0~100%的范围内进行了测定,并对氨水混合工质的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氨水混合工质独特的热物性,比较了Stephan-Korner,Schlunder和Inoue的双组分混合工质预测关联式,并得出了预测氨水混合工质的池内沸腾换热系数的关联式,其预测精度为±35%。 王迅 刘奕晴 门出正则关键词:换热系数 玻璃锡槽中保护性气体温度场和流场分析 被引量:4 2005年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玻璃锡槽中保护性气体流场和温度场做数值模拟,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应用Kε方程模型对锡槽上部空间气体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湍流模拟计算.通过计算得到,速度场呈现三维流动特征,在z和y方向存在环形流动,同时以沿x方向的流动为主;随着x的增加,不断有新的气体流入,在锡槽后部,气体沿x方向流动;锡槽内气体的温度随x的增加而降低.在z方向随z增大气体温度增加;水包对附近气体有冷却作用,但对于整个锡槽的冷却作用并不明显. 李惟毅 张新画 李 王迅 赵镇南关键词:浮法玻璃 锡槽 温度场 速度场 烟气余热驱动的CO_2超临界循环优化及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文章着眼于初温为600℃的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以热稳定性良好的CO_2为工质并结合烟气热源的特点,针对CO_2超临界循环(S-CO_2)放热平均温度过高的缺点,在不影响循环吸热量的条件下,提出了改进型过膨胀CO_2超临界循环(SO-CO_2)以及SO-CO_2和有机跨临界循环(OTC)的复合循环(SO-CO_2/OTC)。对2类循环以单位质量流量烟气的循环净输出功W_(net)和系统回收率η_(rec)最大为目标,分别进行了热力学参数优化,并与传统蒸汽朗肯循环相比较。结果表明:以苯为工质的SO-CO_2/OTC热力学性能最优(W_(net)=203.15 k W,η_(rec)=37.06%),SO-CO_2(W_(net)=152.07 k W,η_(rec)=28.01%)相比于S-CO_2(W_(net)=117.11 k W,η_(rec)=21.37%),热力学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不如传统蒸汽朗肯循环(W_(net)=169.21k W,η_(rec)=30.87%)。 褚辉 王迅 李成宇 王怀信关键词:烟气余热 动力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的池内核沸腾换热 本文对非共沸氨水混合工质的核沸腾换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它的传热特性,比较了Stephan-Korner,Schlunder和Inoue等人的关联式,并指出了预测氨水混合工质的池内沸腾换热系数的关联式. 王迅 刘奕晴 门出正则关键词:氨水 换热系数 混合工质 传热特性 文献传递 一种加装脉动热管的节能型除湿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装脉动热管的节能型除湿机,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该除湿机还包括脉动热管,所述脉动热管设有布置在所述蒸发器的空气入口之前的蒸发段和布置在所述蒸发器的空气出口之后的冷凝段。本发明采用脉动热管预冷蒸发器进口空气... 王迅 李月月 王盼 刘梦阳文献传递 底部封闭矩形通道临界热流密度的理论研究 2005年 分析研究了在底部封闭矩形通道内逆流汽液两相流条件下的临界热流密度的发生机理。研究表明,临界热流密度与流入矩形通道内的最大下降液体流量相对应,并且临界热流密度可通过求解动量方程、包络线和能量方程得到。通过与日本数土幸夫建立的模型、经验关联式和实验数据比较,该模型可在精度±30 %范围内预测底部封闭矩形通道条件下的临界热流密度。 王迅 渠颖关键词:临界热流密度 汽液两相流 液体流量 关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