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蓓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患儿
  • 3篇儿童
  • 2篇血清
  • 2篇遗传学
  • 2篇顺产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足月
  • 2篇足月顺产
  • 2篇细胞遗传
  • 2篇细胞遗传学
  • 2篇核型
  • 1篇点刺试验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ABO...
  • 1篇性疾病

机构

  • 12篇西安市儿童医...
  • 5篇西北妇女儿童...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王蓓
  • 3篇苏德成
  • 3篇葛颖
  • 2篇高晓鹏
  • 1篇彭晓康
  • 1篇李瑞娜
  • 1篇马莹
  • 1篇张婕
  • 1篇王洁
  • 1篇王增国
  • 1篇刘小乖
  • 1篇张越
  • 1篇杨颖
  • 1篇黄妮娜
  • 1篇张锐
  • 1篇李卓
  • 1篇颜晖

传媒

  • 4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6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5,XY,-13,-14,-21,+t(13;14),+t(21;21)一例
2008年
患儿男,1岁9个月。系第2胎第1产,第1胎人工流产,足月顺产,眼距宽,双手通贯掌,患儿体重9.5kg,智力低下。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史,生育年龄为母19岁、父26岁。
葛颖王蓓苏德成
关键词:足月顺产智力低下近亲结婚无家族史生育年龄
血浆M-CSF、MMP9、TIMP-1水平及HPV阳性大鼠宫颈癌增殖能力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究血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the metalloproteinases,TIMP1)水平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阳性大鼠宫颈癌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20只健康雌性Wistar白化大鼠根据实验目的分为两组:对照组(异种移植时注射Si Ha细胞作为对照实验,n=10)和观察组(将转染sh-M-CSF、sh-MMP9和sh-TIMP-1的Si Ha细胞注射大鼠的子宫颈,n=10)。通过ELISA测定大鼠血浆M-CSF、MMP9和TIMP-1的水平。通过PCR检测实验大鼠中M-CSF、MMP9和TIMP-1的m RNA表达。使用数字游标卡尺分析大异种移植大鼠肿瘤体积生长。第3、4、5周分别处死并切除大鼠肿瘤进行称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pAKT和pSTAT3的蛋白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染色分别确定Ki67阳性细胞数量及凋亡细胞数量。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M-CSF、MMP9和TIMP-1的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M-CSF、MMP9和TIMP-1的m RNA表达降低(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组大鼠肿瘤体积均增加。1周和2周对照组和观察组大鼠肿瘤体积比较无差异(P>0.05),第3周、第4周和第5周,观察组较对照组大鼠肿瘤体积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大鼠体内肿瘤重量减少(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PCNA、pAKT和pSTAT3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Ki67阳性细胞数量降低,凋亡细胞升高(P<0.05)。结论:降低血浆M-CSF、MMP2和TIMP1水平可促进HPV阳性大鼠宫颈癌细胞凋亡,有效抑制细胞增殖。
许林波梁丽斯王蓓邓晓红白昌民
关键词:宫颈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染色体异常核型一家系被引量:1
2011年
先证者男,1岁半,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体重3.2kg。面容特殊,小头,宽眼距,眼睑下垂,鼻梁扁平,牙齿异常。发育较同龄儿迟缓,智力低下,语言能力差,常有呼吸系统并发症.CT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第1次妊娠足月顺产1名女婴,表型正常。
葛颖苏德成王蓓高晓鹏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核型呼吸系统并发症细胞遗传学检查家系足月顺产眼睑下垂
百日咳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百日咳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25(OH)D水平与百日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1-12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的255例百日咳患者(百日咳组),同期健康体检的765名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百日咳患者根据是否重症分为普通百日咳组(n=244)和重症百日咳组(n=11),检测各组血清25(OH)D水平,进一步按照性别、年龄、季节分析百日咳与血清25(OH)D的相关性。结果百日咳组与健康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以及季节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百日咳组25(OH)D水平[20.73(10.96,35.62)ng/mL]低于健康对照组[29.00(20.09,45.6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43,P<0.05)。不同性别、年龄段百日咳组25(OH)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秋季、冬季百日咳组25(OH)D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273、-8.904,P均<0.05);春季、夏季百日咳组与健康对照组25(OH)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868、-0.292,P均>0.05)。百日咳组与健康对照组疫苗接种剂次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9,P<0.05)。百日咳发病年龄呈双高峰,分别为<1岁、6~8岁。重症百日咳组年龄低于普通百日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72,P<0.05);两组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83,P>0.05)。结论百日咳患者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而维生素D水平降低可能导致百日咳杆菌暴露后的机体易感性增加。
唐丽彭晓康李瑞娜舒畅刘攀刘希王策王蓓张书婉张婕王增国刘小乖
关键词:百日咳25-羟维生素D儿童
中性粒细胞和白蛋白检验在小儿严重脓毒症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NEU)和白蛋白(ALB)检验在小儿严重脓毒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60例脓毒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严重组(18例,PCIS评分≤80分)和轻度组(42例,PCIS评分>80分)。检验并且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相关指标,并分析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严重组的NEU、BNP、PCT水平以及NAR均高于轻度组,ALB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两组的WBC、Hb、PLT、Lac、ALT、TBIL、BUN、CK-MB、APTT、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NEU与ALB为预测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儿的ALB水平明显下降,NEU则明显提升,且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而发生改变,检验NEU与ALB水平对临床医务人员判断患儿疾病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许林波王蓓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小儿中性粒细胞白蛋白
西北地区1270例儿童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变应原分布及年龄相关特点。方法:采用欧蒙印迹法、皮肤点刺试验对1270例临床考虑变应性疾病患儿行变应原检测并分析。结果:①570例儿童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检出率75.26%。700例皮肤点刺实验检出率74.86%。②429例特异性IgE检测阳性结果中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依次为艾蒿(23.35%)、螨组(14.13%)和霉菌(7.78%);主要食入性变应原依次为蛋清(13.05%),花生(8.14%)和淡水鱼(7.43%)。524例皮肤点刺实验阳性结果中主要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21.94%)、户尘螨(22.65%)和大籽蒿粉(16.77%)。③哮喘患儿单纯吸入变应原致敏25%,单纯食入变应原致敏22.22%,混合性致敏52.67%。皮炎患儿单纯吸入变应原致敏4.69%,单纯食入变应原致敏64.84%,混合性致敏30.47%。变应性鼻炎患儿单纯吸入变应原致敏84.21%,单纯食入变应原致敏5.26%,混合性致敏10.52%。④5岁变应原阳性率达60%,8岁达80%呈上升趋势;并且逐渐合并多种变应原致敏,以螨组+花粉较为常见,合并两种变应原致敏较三种以上更为常见。结论:①西北地区儿童吸入性变应原主要是螨组和艾蒿。②吸入性变应原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哮喘患儿食入、吸入因素应同时考虑;皮炎患儿以食物致敏为主。③3岁以上患儿变应原阳性率升高,并逐渐出现多种变应原致敏,且以螨组+花粉较为常见。
王洁王蓓朱晶樊孟耘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儿童
持续或间断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究持续或间断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持续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断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GH、IGF-1、肺功能指标水平、身高及BM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GH、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EF、FEV1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身高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间断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支气管哮喘患儿接受持续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其疾病症状,提高肺功能指标水平,且不会对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王蓓许林波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支气管哮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
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血浆铁和转运铁蛋白饱和度检测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检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血浆铁和转运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5例IDA患者作为IDA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96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将IDA组患者分为轻度贫血组(n=86)、中度贫血组(n=78)和重度贫血组(n=41),检测IDA组与对照组FEP、血浆铁、TSAT水平和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IDA组FEP、血浆铁和TSAT水平与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FEP、血浆铁和TSAT检测水平对IDA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IDA组患者的HB、RBC、MCH、MCV明显低于对照组,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患者的F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铁和TSA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贫血组患者的FEP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贫血组,血浆铁和TSAT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贫血组,而中度贫血组患者的FE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贫血组,血浆铁和TSAT水平明显低于轻度贫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IDA患者FEP水平与HB、RBC、MCH、MCV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RDW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浆铁、TSAT水平与HB、RBC、MCH、MCV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RDW水平负相关(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FEP、血浆铁和TSAT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ID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0.798和0.890、0.947,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最高。结论IDA患者FEP、血浆铁和TSAT水平与患者贫血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IDA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三者联合诊断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诊断IDA提供新思路。
相莲李卓王蓓高琳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贫血血红蛋白
过敏性紫癜患儿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与总IgE、IgA及补体C3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与总IgE、IgA及补体C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总IgE、IgA及补体C3水平将患儿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水平总IgE、IgA、补体C3患儿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分析患儿住院时间、腹痛症状持续时间、关节痛持续时间与总IgE、IgA及补体C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总IgE升高组的住院时间、腹痛症状持续时间、关节痛持续时间均长于总IgE正常组(P<0.05)。IgA升高组患儿住院时间、腹痛症状持续时间、关节痛持续时间均长于IgA正常组(P<0.05)。补体C3降低组的住院时间、腹痛症状持续时间、关节痛持续时间均长于补体C3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IgE、IgA对住院时间、腹痛症状持续时间、关节痛持续时间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与总IgE、IgA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
王蓓许林波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住院时间
不同病情程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分析不同病情程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组(4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8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26例)],另选取同期100例正常待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观察组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APTT、TT、PT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的FIB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APTT、TT、PT均短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DW、MPV大于对照组,PLT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的PDW、MPV大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PLT小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活化现象,加强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监测,能够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情程度起到预判作用,进而保障母婴健康。
许林波王蓓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血小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