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簕

作品数:120 被引量:648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5篇骨折
  • 17篇手术
  • 16篇关节
  • 13篇细胞
  • 13篇内固定
  • 12篇缺损
  • 12篇椎体
  • 12篇骨缺损
  • 11篇疗效
  • 10篇队列研究
  • 10篇血管
  • 10篇手术治疗
  • 10篇脊柱
  • 9篇腰椎
  • 9篇术后
  • 8篇压缩性
  • 8篇压缩性骨折
  • 7篇远端
  • 7篇远端骨折
  • 7篇植入

机构

  • 52篇广州医科大学
  • 4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8篇同济大学附属...
  • 26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医学院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市第十二...
  • 1篇广州市花都区...
  • 1篇四川省骨科医...

作者

  • 117篇王簕
  • 36篇杨波
  • 29篇尹飚
  • 28篇杨云峰
  • 15篇李健
  • 13篇娄爱菊
  • 12篇裴国献
  • 12篇刘松
  • 11篇宋磊
  • 10篇江汕
  • 10篇唐龙
  • 9篇杨富国
  • 9篇王钊
  • 8篇邱勤业
  • 8篇方世兵
  • 8篇章波
  • 8篇高梁斌
  • 8篇张志
  • 8篇张亮
  • 7篇丁强

传媒

  • 4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3篇中国组织工程...
  • 7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国数字医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2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17篇2010
  • 17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浓度生长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不同浓度生长因子对细胞增殖有不同的效应,本研究主要寻找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浓度。方法将慢病毒GFP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并将PDGF-BB和VEGF-A以浓度各进行分组:0μg/mL GFs组(Control组),0.02μg/mL GFs组,0.2μg/mL GFs组,2μg/mL GFs组,5μg/mL GFs组。将GFP-HUVEC接种到孔板或者凝胶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利用荧光显微镜或者CCK-8检测其增殖效果。结果 (1)转染了GFP的HUVEC状态良好,镜下可见较强荧光。(2)孔板内辅以不同浓度生长因子培养HUVEC,分别在2μg/mL PDGF-BB(P <0.001)和0.02μg/mL VEGF-A(P <0.000 1)细胞有最高的增殖活性。(3)CCK-8显示在2μg/mL PDGF-BB(P <0.05)和0.02μg/mL VEGF-A(P <0.001)细胞有最高的增殖活性(4)将细胞包裹进水凝胶内并在培养基中给予不同浓度生长因子培养,分别在2μg/mL PDGF-BB(P <0.01)和0.02μg/mL VEGF-A(P <0.01)细胞有最高的增殖活性。结论 2μg/mL PDGF-BB和0.02μg/mL VEGF-A能对细胞产生的增殖效果最好,过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对于细胞可能有抑制作用。
魏建国段东明井一涵娄爱菊曾裕威刘子恺王簕
关键词:细胞增殖培养环境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44
2012年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41例患者,明确诊断为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接受多节段的椎体成形术和规范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年龄59~97岁,平均75.8岁;其中2个椎体压缩4例,3个椎体压缩29例,4个椎体压缩7例,5个椎体压缩1例。在X线片上分别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及术后后凸畸形纠正程度。术前、术后临床所见及随访结果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定。[结果]41例在术后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24 h后均离床活动,椎体高度恢复可,后凸畸形矫正0.5°~5.7°,平均2.83°。随访3~35个月,平均24.8个月,患者无诉明显不适,X线片示椎体高度未见明显丢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最后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杨波谢景开尹飚王簕方世兵万盛钰丁强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老年脊柱骨折多节段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29例有完整资料的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X线及CT检查。分析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椎椎体高度变化、Cobb’s角、椎管占位情况比及腰背部疼痛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1个月~3年,未发现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明显改善。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单节段稳定性爆裂性骨折,因可早期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避免应力集中于后柱,防止晚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是目前较为合理的处理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
张志高梁斌李健尹飚王簕张亮宋磊邱勤业
关键词:脊柱骨折植骨手术治疗
数字腰椎在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基于数字人图像建立的数字腰椎,模拟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指导临床手术的实际操作。方法:采用南方医科大学虚拟中国人数据集,建立腰4-5节段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三维数字模型,在Mimics软件下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置入,并测量在最佳钉道的位置下模拟椎弓根螺钉的钉长、直径、水平面置入角度(Transverse screw angle,TSA)及矢状面置入角度(Sigittal screw angle,SSA),完成术前规划,指导实际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操作。结果:建立了数字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模型,完成了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模拟过程,对椎弓根螺钉的钉长、直径、TSA角及SSA角进行了精确量化。结论:对数字腰椎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的置入,能制定详细的置钉参数,比较精确的指导术中实际置钉,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安全。
方世兵杨波李长树尹飙宋磊王簕万盛钰谢景开唐雷钟世镇
关键词:数字人三维重建椎弓根螺钉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支撑固定效果近期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确切,但存在一些诸如吞咽困难、食管瘘等并发症。一种新型具备支撑、融合及固定功能的一体式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在2008年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目的:观察颈前路融合过程中应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联合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患者20例(21节段)。应用目测类比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对患者疼痛改善及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计算随访终末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分优良率。参考Bazaz吞咽困难评价标准评估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症状,统计吞咽困难发生率。对比治疗前后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通过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椎间融合程度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评估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70-170 min,平均时间93.4 min;术中出血量20-260 mL,平均107.6 mL,住院时间4-9 d,平均5.3 d。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3-20个月。治疗后2 d、治疗后1个月及随访终末,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0.01),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随访终末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分优良率为95%(19/20)。2例患者治疗后1周内出现吞咽不适,1例为轻度,1例为中度,行对症治疗,1例治疗后2周内症状消失,1例治疗后2个月内消失。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检查结果显示,随访终末椎间隙高度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恢复,椎间融合率95%(19/20),未发现椎间融合器及内固定螺钉松动、断裂、移位等并发症。提示颈前路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颈椎病操作简便,对颈前组织损伤小,可明显缓解疼痛及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支撑、固定及融合效果,能一定程度恢复椎间高度,治疗后并发症罕见,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尹飚唐龙章波王簕丁强张亮张志杨波
关键词:植入物颈椎病近期疗效
髋部骨折:负重与非负重锻炼对促进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根据最近两项随机对照研究的结论显示,在肌力、平衡、步态,运动功能等指标检测方面,负重锻炼与非负重锻炼对促进功能的恢复几乎无显著差异。虽然一项研究发现,术后4个月随访时,在平衡和运动功能评价等方面负重锻炼有优势,但是另一项研究则发现,术后随访2周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avid L Helfet王簕杨云峰
关键词:非负重锻炼髋部骨折运动功能评价随机对照研究术后随访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促进成骨诱导分化的适宜浓度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索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促进成骨诱导分化的适宜浓度。方法以骨形态蛋白-2(BMP-2)为阳性对照,将其与PDGF-BB按体系浓度分为7组,0μg/ml control组、0.02μg/ml PDGF组、0.20μg/ml PDGF组、2.00μg/ml PDGF组、0.02μg/ml BMP-2组、0.20μg/ml BMP-2组和2.00μg/ml BMP-2组。分别在以上浓度体系中培养,以评估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使用慢病毒携带红色荧光蛋白(lenti-RFP)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良好的细胞活性,且能够正常增殖。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0.02μg/ml BMP-2及0.20μg/ml PDGF-BB对BMSCs具有最佳的促进增殖作用,其中0.02μg/ml BMP-2组的荧光强度高于control组、0.20μg/ml BMP-2组及2.00μg/ml组(75.18±0.37比52.69±0.69、58.19±0.63、44.95±1.01,F=651.600,P<0.05);0.20μg/ml PDGF组的荧光强度高于control组、0.02μg/ml PDGF组及2.00μg/ml PDGF组(94.39±2.62比52.69±0.69、81.82±1.18、54.78±0.69,F=365.800,P<0.05)。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结果显示0.02μg/ml BMP-2及0.20μg/ml PDGF-BB对BMSCs具有最佳的促进增殖作用,其中0.02μg/ml BMP-2组的吸光度(A)值高于control组、0.20μg/ml BMP-2组及2.00μg/ml组(0.26±0.01比0.22±0.00、0.19±0.01、0.17±0.00,F=70.440,P<0.05);0.20μg/ml PDGF组的A值高于control组、0.02μg/ml PDGF组及2.00μg/ml PDGF组(0.42±0.00比0.22±0.00、0.35±0.01、0.27±0.00,F=154.300,P<0.05)。以0.02μg/ml BMP-2培养体系作为阳性对照,茜素红S显示0.20μg/ml PDGF-BB对BMSCs具有最佳的促进成骨诱导作用,0.20μg/ml PDGF-BB组的A值高于control组、0.02μg/ml BMP-2组、0.02μg/ml PDGF-BB组及2.00μg/ml PDGF-BB组(1.88±0.07比1.10±0.04、1.47±0.05、0.90±0.03、0.65±0.01,F=227.700,P<0.05)。碱性磷酸酶试验结果显示0.20μg/ml PDGF-BB对BMSCs具有最佳的促进成骨诱导作用,0.20μg/ml PDGF-BB组的A值高于control组、0.02μg/ml BMP-2组、0.02μg/ml PDGF-BB组及2.00μg/ml PDGF-BB组(2.34±0.13比0.60±0.01、1.23±0.05
段东明刘佳敏肖天华黎源鑫曾裕威魏建国娄爱菊张凤朝周蕾王簕
关键词:细胞成骨诱导
Early Removal of Drainage Tube i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Background: There is no consensus as to whether drainage tube should be used and how long it should remain in ...
陈思圆王簕江汕裴国献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股骨偏心距重建的实施策略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研究发现,术中重建股骨偏心距与否,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成败的关键之一。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中股骨偏心距的重建对重建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2/2007-05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62-75岁,平均67岁。以Harris评分标准进行患髋关节功能评价;股骨前倾角和股骨偏心距采用Sakai等的方法;双下肢长度差别采用双侧骸关节正位片上小转子基底部至坐骨结节连线的距离差。结合文献分析股骨偏心距重建与否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5年。将术后股骨偏心距与健侧(非手术侧)相比较,两者的差别小于4mm的病例视为股骨偏心距得到重建,有11例患者达到要求。其余4例患者的手术前后差别大于4mm。置换前15例患者股骨偏心距为22-48(32.21±0.64)mm,置换后为22-57(36.13±0.82)mm,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0.424,P=0.01)。术前Harris评分良4例,可2例,差9例,术后Harris评分优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重建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88.72±5.3)分,优良率80%;未重建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72.32±6.5)分,优良率2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245,P〈0.05)。15例患者中有1例置换后发生了髋关节脱位,2例出现髋部疼痛,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置换前后股骨偏心距与健侧相比,差值均大于4mm。提示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重建股骨偏心距,能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张志高梁斌李健尹飚张亮宋磊王簕邱勤业
关键词:股骨偏心距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并发症
椎体成形术中椎体骨密度对骨水泥弥散体积的影响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中椎体骨密度对骨水泥弥散体积的影响。方法:18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前均行骨折椎体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根据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骨密度正常组(A组)、骨密度减低组(B组)及骨质疏松组(C组),每组6例,采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行椎体成形术,术中注入相同状态和批次骨水泥2.5ml,术后采用64排CT扫描椎体,计算骨水泥注射体积及弥散体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均成功注2.5ml骨水泥,CT计算骨水泥注射体积:A组2.460±0.116cm3,B组2.450±0.038cm3,C组2.457±0.037cm3;骨水泥在椎体中弥散体积:A组为6.717±1.127cm3,B组为5.650±0.669cm3,C组为4.617±0.542cm3。三组骨水泥弥散体积均大于同组注射体积(P<0.01);三组间骨水泥注射提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弥散体积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弥散体积最大。结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弥散体积大于骨水泥注射体积;椎体骨密度与椎体内骨水泥弥散体积密切相关,骨密度越高,弥散体积越大。
张亮高梁斌李健王簕张志尹飚杨波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密度骨水泥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