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潇潇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媒介
  • 2篇高校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媒介
  • 1篇大众文化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因特网
  • 1篇舆论
  • 1篇强迫性
  • 1篇网络时代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工业
  • 1篇文化全球化
  • 1篇现象学
  • 1篇课堂
  • 1篇课堂教学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教学
  • 1篇高校学生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王潇潇
  • 4篇范龙

传媒

  • 2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新闻大学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试论课堂中“信息沟”的形成与消减——以传播和舆论的视角被引量:5
2008年
由于种种原因,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学生接受知识不均衡的"信息沟"现象。通过运用传播学的相关原理,可以从课堂舆论环境的角度对这种现象的衍生机理加以剖析,并在解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供作为课堂舆论环境之调控者的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参考。
范龙王潇潇
关键词:课堂教学舆论
试论网络时代的文化全球化被引量:3
2010年
文化全球化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是全球化运动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在此过程中,各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彼此沟通、相互交融,导致不同文化的边界渐趋模糊。互联网诞生之后,随着其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这项全新的媒介技术一方面使各种文化的交流变得更加通畅便捷,通过突破传统传播制度的控制而将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则又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实力构建媒介强势而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条件,使得当前的文化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与蔓延。尽管如此,互联网的多媒体表现、自主运行、平等开放、资源共享等独特的媒介特性决定了它在全球文化的沟通与整合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终将使各民族国家在全球文化传通中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从长远来看,"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新格局应是网络时代文化全球化的大势所趋。
范龙王潇潇
关键词:媒介互联网文化全球化
现象学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初探被引量:2
2010年
现象学方法是一种以"本质直观"为核心的哲学方法。与传播学两大传统学派所习用的经验方法和思辨方法相比,现象学方法既能突破前者的"经验一般化"困境,亦能补足后者的"先验判断"缺陷,从而实现对传播学研究的传统方法的超越。从在这个意义上看,代表了一种全新思维态度的现象学方法,足可通过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一种"思的可能性"而与传统方法形成互补,由此展现出它在这一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范龙王潇潇
关键词:现象学传播学研究方法
困境与突破
本文通过介绍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现状,通过组织传播理论的历史溯源和组织传播理论的学科界定,试图从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结构内部的组织传播体系和组织传播功能研究入手,对其组织传播结构、传播网络系统、组织传播过程...
王潇潇
关键词:高校
文献传递
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强迫性理论的再思考被引量:2
2005年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强迫性的批判,主要是基于以广播、电影、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媒介提出的;而随着媒介背景的演变,即因特网这种新型大众媒介的介入,大众文化的强迫性明显减弱。为了对这一发展趋向有所认识,需要在当下语境中重新思考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理论。
范龙王潇潇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文化工业大众媒介因特网
困境与突破--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机构内部组织传播的障碍分析与策略研究
王潇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