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淼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头痛
  • 3篇偏头痛
  • 3篇白芷
  • 3篇川芎
  • 2篇脑干
  • 2篇脑干组织
  • 2篇护理
  • 2篇干预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动脉穿刺点
  • 1篇动脉支架
  • 1篇行为学
  • 1篇预后
  • 1篇早期肠内营养
  • 1篇支架置入
  • 1篇支架置入术
  • 1篇支架置入术后
  • 1篇置入术
  • 1篇置入术后

机构

  • 6篇武汉市第一医...

作者

  • 6篇王淼
  • 3篇吴辉
  • 2篇苏曼莉
  • 2篇姚汉云
  • 2篇刘慧
  • 2篇魏丹
  • 2篇陈晓光
  • 1篇周晓香
  • 1篇刘晶晶
  • 1篇李艳芳
  • 1篇王帆

传媒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白芷、吴茱萸、川芎对偏头痛大鼠血清NO,5-HT含量及脑干组织CGR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白芷、吴茱萸、川芎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干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白芷治疗组、吴茱萸治疗组、川芎治疗组、西比灵治疗组。各治疗组分别灌胃药物,于末次灌胃1h时,硝酸甘油10 mg/kg皮下注射方法制备大鼠偏头痛模型。4h时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干组织CGRP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含量显著增高(<0.05),5-HT含量显著降低(<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NO含量降低(<0.05),5-HT含量及CGRP阳性率显著增高(<0.05);川芎组CGRP阳性率高于吴茱萸组(<0.05)。结论三种中药均能改善偏头痛动物行为学表现,减少NO分泌,增加5-HT含量,降低CGRP阳性率。
吴辉王帆魏丹姚汉云王淼刘晶晶李艳芳周晓香
关键词:偏头痛川芎白芷脑干
白芷、吴茱萸、川芎对偏头痛大鼠血清ENK、β-EP含量及脑干组织C-F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白芷、吴茱萸、川芎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神经递质及脑干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空白组、模型组、白芷治疗组、吴茱萸治疗组、川芎治疗组、西比灵治疗组(药物对照)。各治疗组分别按0.79g/kg、0.40g/kg、0.79g/kg、0.43mg/kg干预,模型及空白组灌胃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7d。除空白组外,均于末次灌胃1h后,硝酸甘油10mg/kg皮下注射方法制备大鼠偏头痛模型。4h时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脑啡肽(Enkephalin,ENK)、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干组织C-FOS表达;并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清ENK含量显著增高(P<0.05),血清β-EP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ENK含量及C-FOS表达降低(P<0.05),β-EP含量显著增高(P<0.05);川芎组ENK含量低于白芷组(P<0.05),川芎组C-FOS表达低于吴茱萸组(P<0.05)。结论3种中药均能改善偏头痛动物双耳变红、挠头、爬笼、竖耳、皮肤发绀等行为学表现,减少ENK分泌,增加β-EP含量,降低C-FOS表达。
吴辉陈晓光魏丹苏曼莉姚汉云刘慧王淼
关键词:偏头痛川芎白芷脑干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NICU(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的护理方案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科室重症脑卒中患者30倒,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15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营养治疗方案,制定护理计划和个体指导,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以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采取EEN护理措施后实验组蛋白、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少。结论:EEN护理方案的实施可明显改善NICU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王淼
关键词:NICU肠内营养护理
白芷、吴茱萸、川芎对偏头痛大鼠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白芷、吴茱萸、川芎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白芷治疗组、吴茱萸治疗组、川芎治疗组、西比灵治疗组(药物对照)。各治疗组分别灌胃相应的药物,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7d。于末次灌胃1h时,用硝酸甘油10mg/kg皮下注射方法制备大鼠偏头痛模型。从注射时开始计时,每0.5h为1个时间段记录各组动物挠头次数、爬笼次数,以及耳红和休息时间。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挠头次数、爬笼次数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不同时间段挠头次数、爬笼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P<0.01);耳红时间缩短(P<0.01)。结论 3种中药均能改善偏头痛动物行为学表现,川芎起效较快,白芷持续时间较长。
吴辉陈晓光苏曼莉刘慧王淼
关键词:偏头痛川芎白芷行为学
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双轨道互动干预护理模式。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后GOS、ADL、FMA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GOS评分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ADL、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ADL、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脑卒中知识掌握患者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可加深患者及其家属对出血型脑卒中的认识,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改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活动能力,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王淼
关键词:脑卒中预后
护理干预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某院收治的108例经股动脉穿刺并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分别行穿刺点专项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穿刺点愈合时间及术后24h穿刺点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感染、出血、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股动脉穿刺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行穿刺点专项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术后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很好的护理价值。
王淼
关键词:护理干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股动脉穿刺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