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亮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全息论视角下的语言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全息论是人们对宇宙最基本的观点和看法之一,有其重要的哲学渊源和传承,可以作为基本的方法论指导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通过对语音、词汇、语义以及语法的具体考察可以发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都存在着显语言和潜语言共存的现象。潜显共存现象告诉我们对语言的认识和研究可以以全息论为指导,既要继承和发扬显语言研究的传统,也需要将潜在的语言形态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同时具体的研究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 王洪亮绪可望
- 关键词:全息论方法论潜语言
- 语义型语言句法结构与语汇范畴关系问题探究
- 2016年
- 从意义的视角出发对语义型语言句法结构和语汇范畴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是目前语义型语言语法研究的趋势和潮流。对语义型语言的句法结构进行“话题”和“说明”的二元切分有其哲学认识论基础。有定性是“话题”的重要语义和语用特征。在有定性的要求和统辖下,可以以“离散性”和“延续性”语义特征为标准对语义型语言的语汇进行语法范畴的划分。基于语义特征的语汇范畴划分与“话题一说明”的句法框架彼此契合与适配。
- 王洪亮绪可望
- 关键词:语义特征语法范畴句法结构语言语汇认识论基础
- 中西译学的异同与动因(下)--评《哲学维度的中西翻译学比较研究》
- 2014年
- 倘若研究翻译过程,聚焦哲学理论指引与方法论的实际操练之间的张力,我们会发现,翻译一旦固于某种理论的窠臼,便失去灵活能力,这是不足取的。一味强调翻译策略灵活性而忽视了原则性,也是得不偿失的。只有做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做到各种方法有机调配和完美融合,才能真正对翻译理念有充分的发挥,才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成熟风格。哲学上任何认知活动都是语言表层的理解,更是背后话语逻辑和文化背景同异互识。从上述理念出发,翻译可以看作是英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力量的角力。在翻译过程中,既要认识到语言表层意义,也要重视语言背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 王洪亮
- 关键词:哲学维度翻译学中西方动因翻译过程
- 语篇衔接与连贯认知分析理论及范式问题探究被引量:5
- 2021年
- 基于认知语言学“意义在于使用”的理论观点可以对语言系统做出“虚拟的语言”和“实际的话语”的二元切分。认知视角下的语言系统二元论可以为语篇衔接与连贯分析提供统一的理论框架。无论是衔接还是连贯,在话语交际过程中都可以视作虚拟的概念和知识的选择性激活过程。衔接是对起组织作用的功能性概念和知识的激活过程,连贯是对起表征作用的实体性概念和知识的激活过程。在认知二元论的统辖下,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应该坚持选择性、动态性和以认知为导向的分析范式。
- 王洪亮绪可望
- 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范式
- “话题—说明”框架下施动和使动句式语义语用基础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施动句和使动句是现代汉语中应用得十分广泛的两种基本句式,彼此之间在结构和语义上有很大程度的关联性。与印欧语主动句和被动句迥异,施动句和使动句结构格局形成的基础是汉语"话题—说明"的语义语法框架,"话题"的有定性是其形成的根本动因。及物性理论,尤其是美国功能主义学派提出的有关及物性标准的理论与"话题—说明"理论相契合,可以为汉语施动句和使动句的成因和独特性提供较强的理论阐释。
- 王洪亮绪可望
- 关键词:使动句及物性
- 语义型语言句法结构与语汇范畴关系问题探究被引量:5
- 2016年
- 从意义的视角出发对语义型语言句法结构和语汇范畴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是目前语义型语言语法研究的趋势和潮流。对语义型语言的句法结构进行"话题"和"说明"的二元切分有其哲学认识论基础。有定性是"话题"的重要语义和语用特征。在有定性的要求和统辖下,可以以"离散性"和"延续性"语义特征为标准对语义型语言的语汇进行语法范畴的划分。基于语义特征的语汇范畴划分与"话题—说明"的句法框架彼此契合与适配。
- 王洪亮绪可望
- 关键词:句法结构有定性语义特征
- 欧盟多语教育政策及其基础教育阶段的实践被引量:2
- 2014年
- 近十几年来,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多语教育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性文件,这些政策和文件对欧盟国家的语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迎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出于保护人类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多语教育和多元文化的理念和实践有必要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继续推行。
- 绪可望王洪亮
- 关键词:欧盟多语教育基础教育外语课程
- 中西译学的异同与动因(上)——评《哲学维度的中西翻译学比较研究》
- 2014年
-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作为思想激荡的产物,翻译从理念到实务的变革,在文化传承浸淫下经历了一种从理论轮转到范式革命的路径。尽管东西方既有的哲学层面的差异造成了中西翻译学的持续张力,而上述紧张又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既往翻译学模式,弱化了翻译的方法论性质,强调翻译与哲学之间,尤其是人类认知共通性的力量的表述。这是对于不同民族哲学表达的一种展示和反拨。基于此,我们认为。
- 王洪亮
- 关键词:哲学维度翻译学中西动因哲学意义范式革命
- 对立统一关系下的语言任意性和理据性探析被引量:3
- 2015年
- 语言研究中历来贯穿着任意性和理据性之争。对汉语和英语基本结构单位语音感知方式、音节组合方式以及音义关联性的考察表明,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编码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两者对立地统一于语言符号编码的实践。考察表明,某些类型语言的编码方式以理据性为主,任意性为辅;某些类型语言的编码方式则相反;理据性和任意性起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会因语言类型的差异而有所差异。对任意性和理据性关系的重新认识对于语言研究尤其是语法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赵岩王洪亮
- 关键词:理据性任意性对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