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作品数:53 被引量:22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重庆市科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一种Wnt信号激活骨细胞脱细胞基质及其表衬的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骨科移植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采用冻融循环和脱氧核糖核酸酶消化的脱细胞方法获得Wnt信号激活的骨细胞脱细胞基质及其表衬的硬材料支架。该技术去除了所有细胞器和95%的DNA,保留胶原、糖胺多糖等细胞基质成分,获得的... 涂小林 王晓芳 马宇飞 陈杰 刘玉娇 刘光亮 王彭涛 王波加强医科大学毕业生职业前培训和教育工作 被引量:1 2008年 在欧美的许多发达国家,医学教育包括学校基本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在内的医学教育体系,即医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在某一医学专业领域足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化、规范化的综合训练,使其达到从事某一临床专科实践所需要的基本要求,能独立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医疗工作。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却缺乏必要的职业前培训,医学生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对自己的职业也没有充分的规划,而就是这些大学生一毕业就马上面临着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在一些基层医院,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马上就得独挡一面,这必然会有一些问题。 刘东方 龙敏 程伟 王波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教育工作 毕业后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体系 医科 继续医学教育 一种GSK-3β抑制剂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小分子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GSK‑3β抑制剂及应用,所述GSK‑3β抑制剂为C91,所述GSK‑3β激酶抑制剂C91通过Wnt信号通路促进ST2细胞的成骨分化,自噬参与C91所诱导成骨分化的过程,通过Wnt... 涂小林 王波 塞玛 王彭涛 王晓芳 刘洋汐 陈京京肌阵挛患儿神经电生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借助多项神经电生理技术观测不同起源和不同性质肌阵挛的临床一电生理特征。方法应用视频脑电-肌电多导记录(VEEG-EMG)、抽搐逆向锁定的脑电平均技术(jerk-locked back averaging,JLA)以及短潜伏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对32例肌阵挛发作患儿进行临床和多项电生理的实时联合分析及分类。结果32例患儿的年龄为1个月~16岁,平均2.8岁,其中皮层性和皮层下性起源各14例,其他肌阵挛4例。(1)皮层性起源组:14例中1l例主要表现局灶性或多灶性肌阵挛,3例还同时有全身性肌阵挛发作。11例呈非节律性,3例伴节律性肌阵挛。10例肌阵挛对声响、闪光或叩击肌腱等刺激异常敏感。肌阵挛同步EMG时程为10~52ms。发作间期脑电图(EEG)有局灶、多灶、或全部性棘一慢波,或高度失律等多种异常。发作期EEG8例可见全部性l一4Hz(多)棘一慢波暴发,1例为多灶性1~2.5Hz棘-慢波,1例无明显改变,其余4例部分肌阵挛发作伴有全部性2~3Hz棘一慢波。JLA分析13例存在与肌阵挛相关的棘波,1例正常。10例SSEP检测中3例存在巨大皮层反应电位。(2)皮层下起源组:14例中8例为全身性,另6例伴多灶性肌阵挛发作,均为非节律性。对各种感觉刺激皆不敏感。同步EMG时程60~400ms。间期EEG无恒定异常,包括背景活动正常6例,伴痫性放电者8例。9例发作期EEG无明显改变,5例部分肌阵挛发作期伴痫性放电。JLA分析12例无异常,2例虽有叠加后棘波,但与肌阵挛发作无锁时关系。14例SSEP皆正常。(3)未能确认起源组:同步EMG时程60—400ms,EEG及SSEP均正常。根据多项电生理检测结果,确认本组32例患儿中,14例为癫瘌性肌阵挛。结论(1)对肌阵挛发作及其性质的判定不能仅靠发作问期和发作期EEG;(2)借助多项神经电生理技术,尤其JLA分析,能较好区分不� 王波 蔡方成关键词:肌阵挛 脑电描记术 肌电描记术 脑室内灌注重组蛋白Nesfatin-1(1-82)对大鼠糖脂代谢和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室内高水平Nesfatin-1(1-82)重组蛋白对大鼠糖脂代谢及其相关酶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第三脑室微量输注系统将大鼠分为Nesfatin-1蛋白输注组(A组)和人工脑脊液输注组(B组),采用扩展胰岛素钳夹术评定Nesfatin-1蛋白对肝糖脂代谢的影响,采用RT-PCR和酶动力学方法测定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 mRNA)表达和活性变化。结果在钳夹稳定状态下,A组葡萄糖输注率(GIR)高于B组[(28.3±1.4)vs(23.0±1.8)mg/(kg.min),P<0.01]。A组葡萄糖清除率(GRd)高于B组[(34.9±1.3)vs(31.8±1.8)mg/(kg.min),P<0.01]。RT-PCR结果显示,A组PEPCK mRNA表达与PEPCK酶活性均低于B组。结论中枢Nesfatin-1(1-82)短期灌注增加了大鼠机体IS,并抑制了肝糖异生。 叶菲 朱伟 杨刚毅 李伶 王波 张莉莉 李钶 李生兵关键词:NESFATIN-1 第三脑室 脂类代谢 葡萄糖钳夹技术 硬材料与细胞一体化三维生物打印方法、骨修复功能模块和骨类器官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硬生物医用材料的骨科内植物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硬材料与细胞一体化3D打印新技术、制备具有成骨微环境的骨修复功能模块和骨类器官方法与骨缺损快捷修复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微环境因子作为独立成骨因素... 涂小林 马宇飞 李军 李贤 汤柱容 谢正松 陈杰 王晓芳 刘光亮 王彭涛 王波 罗义胜 刘洋汐 龚伟民 李墨林丹参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利用体外培养大鼠传代星状细胞为模型 ,观察丹参对星状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L、Fas、bax和bcl 2表达的调节作用 ,以进一步阐明丹参诱导星状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 大鼠星状细胞的分离采用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流法。星状细胞经2 0g/L丹参作用 4 8h后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FasL、Fas、bax和bcl 2 ,用Westernblot法检测bcl 2表达。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 :星状细胞经丹参作用后FasL表达明显增强 ,Fas稍增加 ,bax明显增强 ,bcl 2减少 ;用Westernblot法未能检出bcl 2。结论 丹参通过Fas途径及增加bax表达和减少bcl 2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 罗云 戴立里 沈鼎明 姚云清 张大志 王波关键词:肝星状细胞 FAS配体 BAX 丹参 KCNJ5突变在醛固酮腺瘤心血管及代谢损害的临床进展 2024年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作为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之一,其醛固酮腺瘤亚型尤为引人关注。鉴于手术为该病症的首选治疗方式,除了对血压的显著影响外,醛固酮过量对心血管系统的实质性损害以及代谢的紊乱亦不容忽视。近年来,KCNJ5基因突变被确认为醛固酮腺瘤的主要遗传特征,尽管其人群特征已受到多方研究,但关于该突变对心血管及代谢方面的临床影响仍显不足。因此,本文致力于综述和分析相关文献,全面探讨KCNJ5基因突变在醛固酮腺瘤患者中的普遍特点,以及其与心脏、血管和代谢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也对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展望。通过这一系统性的论述,期望为醛固酮腺瘤中KCNJ5基因突变导致的心血管损害和代谢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代若含 王波关键词:醛固酮腺瘤 心血管 代谢 硝基酷氨酸在糖尿病大鼠胰岛中的表达及普罗布考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硝基酪氨酸(NT)在糖尿病大鼠胰岛中的表达,以及普罗布考的干预对其表达和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方法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普罗布考组(PB组)每天同时灌胃普罗布考500mg/kg,10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NT在胰岛中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DM组)及PB组大鼠的FPG、TG、TC及MD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NC组)明显增加(P<0.01),NT的平均光密度也明显高于NC组(P<0.01),但PB组上述指标的测定显著低于DM组(P<0.01);DM组和PB组大鼠的SOD水平、ISI明显低于NC组(P<0.01),PB组这些指标的测定显著高于DM组(P<0.01);NC组和PB组的Fins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都明显高于DM组(P<0.01)。结论 NT在胰岛的表达增强,普罗布考作为抗氧化剂,对于STZ引起的或糖尿病引起的氧化应激,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损伤,保护了胰岛功能。 周厚地 刘东方 徐鑫 闫纪强 龙敏 王波关键词:糖尿病 硝基酪氨酸 胰岛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 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T2DM UTI)的临床及病原菌特点,及与不存在糖尿病的尿路感染(UTI)的异同。方法收集我院T2DM伴UTI和单纯UTI病例共693例,对其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敏实验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中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但T2DM伴UTI组男性患病率高于UTI组(2χ=8.648,P=0.003)。T2DM伴UTI组的年龄(t=8.179,P<0.001)、住院天数(t=2.916,P=0.004)、无症状菌尿率(χ2=38.252,P<0.001)以及抗生素联合应用率(χ2=16.674,P<0.001)显著高于UTI组。大肠埃希氏菌(E.coli)为最主要病原菌,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布T2DM伴UTI组明显高于UTI组(2χ=5.886,P=0.015)。T2DM伴UTI组真菌(χ2=6.027,P=0.014)及革兰阳性球菌(χ2=6.636,P=0.010)致病率高于UTI组。对E.coli药敏结果分析显示:最敏感抗生素为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C)。T2DM伴UTI组对氨苄西林(AMP)(2χ=4.663,P=0.031)、妥布霉素(TOB)(2χ=9.591,P=0.002)、加替沙星(GAT)(χ2=8.546,P=0.00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2χ=22.763,P<0.001)、呋喃妥因(NIT)(2χ=4.231,P=0.040)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2χ=16.175,P<0.001)耐药率均较UTI组高,对头孢吡肟(FEP)耐药率低于UTI组(2χ=3.919,P=0.048)。结论 T2DM的存在使男性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较非糖尿病人增加,无症状菌尿的比例也增加,尿路真菌、革兰阳性球菌及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从而使抗生素联合应用增加,治疗难度加大。 陈宇 刘东方 李荣 龙敏 王波 程伟关键词:2型糖尿病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