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艳

作品数:9 被引量:10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5篇合金
  • 4篇离子
  • 4篇光谱
  • 4篇发射光谱
  • 4篇
  • 3篇电感耦合
  • 3篇电感耦合等离...
  • 3篇钛合金
  • 3篇光谱法
  • 3篇发射光谱法
  • 3篇ICP-AE...
  • 3篇ICP-AE...
  • 2篇等离子体发射
  • 2篇等离子体发射...
  • 2篇等离子体原子...
  • 2篇等离子体原子...
  • 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篇原子

机构

  • 9篇西北有色金属...
  • 1篇西安汉唐分析...

作者

  • 9篇王晓艳
  • 7篇李波
  • 5篇禄妮
  • 5篇张磊
  • 2篇孙宝莲
  • 2篇朱丽
  • 2篇王宽
  • 1篇郑伟
  • 1篇王芳
  • 1篇梁清华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冶金分析
  • 1篇钛工业进展
  • 1篇中国无机分析...
  • 1篇第四届全国非...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惰气熔融-红外/热导法同时测定二元铝合金中氧和氮
2025年
铝钽、铝钨、铝钼、铝铌二元铝合金作为钛合金冶炼的重要添加剂,准确测定其氧氮含量对于钛合金冶炼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对助熔剂种类、称样量、分析功率的研究,优化了实验参数,建立了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技术同时测定铝钼、铝铌、铝钽、铝钨二元铝合金中氧氮含量的新方法。称取0.05~0.15 g铝合金样品,放入镍篮,投入脱气后的石墨套坩埚中,控制分析功率为4.5~5.5 kW,以标准样品建立校准曲线,实现了惰气熔融-红外/热导法同时测定二元铝合金中氧和氮。氧和氮的方法测定下限分别为0.0009%和0.0003%。采用实验方法对4个二元铝合金实际样品中氧和氮进行测定,氧和氮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1.5%~3.7%和2.3%~7.6%。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准确性好。方法的建立,有利于钛合金生产企业从原材料入手实现钛合金的品质控制。
王宽王宽王芳王晓艳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TC4钛合金中主量元素铝和钒被引量:7
2011年
钛合金是一种优质的结构材料和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电子和食品工业等部门,成为继合金钢和金属铝之后新崛起的第三金属。TC4钛合金具有无磁性、密度小、高强度的机械性能、极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冲蚀性能,是目前为止钛合金牌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张磊王晓艳朱丽李波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TC4钛合金金属铝主量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归一化法测定Nb47Ti中钛被引量:4
2010年
研究采用硝酸和氢氟酸混合酸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结合归一化法对Nb47Ti合金中钛进行测定。选择323.452 nm(104)作为钛的分析线,323.494 nm和323.434 nm分别为左右背景扣除点。采用基体匹配法克服光谱干扰。在选定条件下使用归一化法绘制校准曲线,其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方法用于Nb47Ti中Ti的测定,测定结果与硫酸高铁铵滴定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加标回收率在99%~101%之间,RSD小于0.95%。
张磊王晓艳禄妮孙宝莲李波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AES法测定钛钽铌合金中Ta、Nb元素
研究了用高分辨率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进行钛钽铌合金中钽、铌元素的测定。通过对试样溶样方法的选择,最终采用盐酸+氢氟酸溶解样品;对样品溶解酸度、元素分析谱线选择、背景校正扣除、样品基体及待测元素间干...
禄妮李波王晓艳
关键词: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文献传递
微波消解技术在金属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89
2010年
简要介绍了微波消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提出了消解所用酸的种类和用量,指出了微波消解的一些注意事项,并对近年来微波消解技术在金属方面的应用做了综述。
张磊王晓艳李波
关键词:金属预处理
ICP-AES法测定TC1钛合金中主量元素铝、锰
2011年
采用HCL+HF溶解样品,基体匹配法和背景扣除法消除干扰,ICP-AES法同时测定其主量元素铝、锰。实验结果表明,铝、锰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7.6%~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48%。
王晓艳张磊禄妮朱丽李波孙宝莲
关键词:ICP-AES
ICP-AES法测定钛钽铌合金中Ta、Nb元素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了用高分辨率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进行钛钽铌合金中钽、铌元素的测定。通过对试样溶样方法的选择,最终采用盐酸+氢氟酸溶解样品;对样品溶解酸度、元素分析谱线选择、背景校正扣除、样品基体及待测元素间干扰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基体匹配与背景扣除法消除钛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光谱干扰,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8.0%~104.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本法测定已用于钛钽铌产品的检验。
禄妮李波王晓艳
关键词:ICP-AE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锡钛合金中钛含量被引量:1
2009年
提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锡钛合金中钛含量的分析方法。讨论了分析线、酸度及基体元素对钛测定结果的影响。对样品进行连续9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在0.47%-0.51%区间内,回收率在98.1%~102.8%之间。该法快捷、准确,并且克服了化学分析方法的过程繁琐、周期长、工作量大等缺点。
王晓艳禄妮张磊李波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锆合金中碳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1
2021年
建立了碳含量计算的数学模型,对高频红外吸收法测定锆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不确定度产生的原因,确定了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包括重复测量、电子天平、标准物质、红外碳硫仪示值、空白试验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及其计算方法。分别评价各不确定度分量,最终合成得标准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测量碳含量为0.0092%的锆合金样品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09%(k=2)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比较,发现样品的重复性测量、红外碳硫分析仪示值和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是该检测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而空白引入的不确定度相对较小。
郑伟魏宏楠王晓艳梁清华王宽
关键词:锆合金不确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