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炜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方法对30例乙型肝炎患者行肝脏活检,明确肝纤维化分级。正常肝组织3例,1~2级肝纤维化12例,3级肝纤维化8例,肝硬化7例。采用免疫组化及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PAI-1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肝脏中,PAI-1仅在汇管区细胞浆内有少量表达;肝纤维化组PAI-1表达均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且随纤维化程度而加重(P〈0.05)。在纤维化肝脏,PAI-1主要分布于细胞浆。结论 PAI-1在肝纤维化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朱颖炜龚镭范丽吴梦颖谈春晓王昕炜傅美丽吴高珏
- 关键词:肝纤维化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 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下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下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胃镜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78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并根据其起源层次不同,采用内镜或手术治疗。结果该组78例中,超声内镜提示71例为平滑肌瘤,其中18例起源于黏膜肌层,53例起源于固有肌层;囊肿4例,起源于黏膜下层;3例为腔外大血管压迫。18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平滑肌瘤均行黏膜切除术,无1例穿孔,53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内镜是检查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最有效方法,在超声内镜指导下进行内镜治疗是黏膜下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
- 谈春晓过计建王昕炜
- 关键词:食管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内镜治疗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急性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16例(61.5%)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为肝硬化,14例(53.8%)出现失血性休克,18例(69.2%)应用止血敏或止血芳酸等抗纤溶药物,23例(88.5%)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动脉硬化有关因素。11例(42.3%)大面积梗死。14例(53.8%)痊愈或好转,8例(30.8%)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4例(15.4%)死亡。结论有肝硬化史及伴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的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易并发急性脑梗死,预后差。
- 张勇朱颖炜傅美丽龚镭谈春晓王昕炜
- 关键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脑梗死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比较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TP组)和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P组)化疗方案对晚期(ⅢB、Ⅳ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6例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TP组和GP组进行化疗,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治疗后TP组与GP组相比,临床有效率、临床获益率、疾病进展时间和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TP组在骨髓抑制(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和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GP组(P<0.05)。结论:TP组与GP组方案在治疗晚期(ⅢB、Ⅳ期)肺鳞癌的疗效无明显差别,但TP组方案相对耐受性较强,表现在降低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方面,而在降低肝肾功能损害、脱发等不良反应无明显优势。
- 王昕炜徐维章沈文怡周青朱华云吴平平陈凌翔刘元华
- 关键词:肺鳞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滨卡铂
- 体表胃肠起搏与多潘立酮对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分析体表胃肠起搏、多潘立酮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72例符合PDS罗马Ⅲ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多潘立酮组(多潘立酮10 mg,tid)、胃肠起搏组(体表胃肠起搏30 min/d)和联合治疗组(多潘立酮10 mg,tid和体表胃肠起搏30 min/d),疗程均为10 d。治疗前后予以临床症状评分、X线胃排空检测、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健康对照组24例予胃排空检测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①治疗前,PDS患者胃排空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PDS 3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多潘立酮组与胃肠起搏组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均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③PDS 3组治疗后,胃排空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3组之间无差异(P>0.05);④治疗后,PDS 3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和胃肠起搏组在精神健康这个维度上较多潘立酮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体表胃肠起搏是治疗PDS安全有效无创的手段,可缓解症状、改善胃排空、提高生活质量,与多潘立酮的近期疗效相似;与多潘立酮联合使用,更有助于缓解PDS症状。
- 吴高珏龚镭朱颖炜王昕炜谈春晓
- 关键词:胃肠起搏多潘立酮餐后不适综合征生活质量
- 内镜窄带成像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 2012年
- 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与普通内镜相比,可以更好的显示消化道黏膜表面的微细形态结构和黏膜下血管,进而发现普通内镜下无法显示的病变,更好的指导内镜下靶向活检,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对于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NBI技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王昕炜龚镭
- 关键词:窄带成像技术消化道肿瘤内镜消化道恶性肿瘤消化道黏膜早期病变
- 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局灶性隆起病变及术后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上消化道局灶性隆起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术后治疗。方法对2010年1月至今我科就诊的85例上消化道局灶性隆起病变患者进行内镜粘膜切除术,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病理结果、术后治疗方案等。结果 85例上消化道局灶性隆起病变中包括炎性息肉26例,腺瘤21例,早期癌2例,平滑肌瘤36例,均经内镜粘膜切除术完整切除,术后予禁食、抑酸、止血治疗,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仅1例早期食管癌半年后原位复发,再次行内镜粘膜切除术后未再复发。结论 EMR是治疗上消化道局灶性隆起病变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王昕炜龚镭吴高珏谈春晓
- 关键词:内镜粘膜切除术上消化道隆起病变术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