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 混合堆增殖钍基燃料组件中子学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压水堆17×17燃料组件模型,用燃料组件参数计算程序DRAGON分别对混合堆增殖钍燃料组件和全铀组件的中子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组件的燃料温度系数、慢化剂温度系数及其与燃耗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混合堆增殖钍燃料组件和全铀组件的中子特性相似,但钍燃料组件中的乏燃料组件中的次锕系核素(MA)的含量明显减少。
- 马续波陈义学全国萍王悦韩静茹陆道纲
- 关键词:中子学温度系数
- 功率展平的压水堆乏燃料发电包层中子学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聚变裂变混合堆在增殖核燃料、嬗变长寿命核废料及固有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同时,它比纯聚变堆在工程及技术方面要求低,因此较聚变堆更易实现。本工作基于目前国际聚变实验堆(ITER)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提出一种直接利用乏燃料进行发电的聚变裂变混合堆包层概念,利用在不同位置放置不同乏燃料体积分数的方法对燃料增殖区实现了功率展平。计算结果表明:功率展平后的包层功率不均匀系数更小,且包层中燃料区的能量输出要比不展平情况下的能量输出高约21.7%。燃料富集度到运行末期最大可达5.23%。从中子学角度初步论证了该包层的可行性。
- 马续波陈义学王继亮王悦韩静茹陆道纲
- 关键词:中子学聚变裂变混合堆
- 混合堆增殖钍基燃料组件中子学分析
- 聚变裂变混合堆在增殖核燃料,嬗变核废料等方面具有优势,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有关聚变裂变混合堆增殖燃料在压水堆中的应用性研究的报道。本文采用常见压水堆的17×17燃料组件模型,用DRAGON程序分别对混合堆增殖钍燃料组件和...
- 马续波陈义学全国萍王悦韩静茹
- 关键词:聚变裂变混合堆中子学温度系数
- 文献传递
- 聚变裂变混合堆钍基增殖锕系元素嬗变包层中子学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聚变裂变混合堆比纯聚变堆在工程及技术方面要求低,且在产生核燃料、嬗变长寿命核废料以及固有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增殖包层是混合堆系统的关键部件,已有的包层研究基本上是基于较成熟的铀-钚燃料循环技术。针对我国铀资源相对较少而钍资源较丰富的现状,本文就一种新型的钍基燃料增殖锕系元素嬗变包层进行了初步的中子学研究,利用一维离散纵标法燃耗程序BISONC以及Monte-Carlo粒子输运程序MCNP,对包层的关键核参数,诸如氚增殖比、少量锕系元素的嬗变质量、233U产量以及热功率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生成的核燃料233U的富集度可达到3.65%,从而满足压水堆燃料富集度要求。分析结果为下一步的包层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 马续波陈义学王悦张斌杨寿海韩静茹张普忠石生春
- 关键词:中子学聚变裂变混合堆锕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