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林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认同浅析被引量:9
- 2012年
- 新媒体的大力发展,使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文化多元共生的时代,造成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同台博弈之势。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介已成为建构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的主要渠道;但因亚文化常被等同于反文化或俗文化,过于强调其非主流性,决定了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则必然表现为一个"生成、流转、断裂、死亡"的过程。
- 王彦林
- 关键词:新媒体亚文化主流文化身份认同
- 论网络媒体的“自我修养”——基于意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三元结构的考察
- 2012年
-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因信息的广泛互动和交流,似乎已成为一个开放、自由、互惠的"理想王国"。但发生于网络空间的种种问题,及因此而产生的多种悖论,促使网络媒体转向于"自我修养"问题。从"意识""主体性""主体间性"出发,重新检视网络媒体从业者德性"自我生产"、网络媒体组织身份"生产"及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路径选择,试图完成网络媒体的"自我修养"问题。
- 王彦林
- 关键词:网络媒体自我修养主体性主体间性
- 网络热点事件中网络舆论的表达形态研究——以“宜黄事件”为例
- 2011年
- 2010年9月10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发生一起因拆迁引发的自焚事件,造成房主钟家一死三伤。实际上,在该事件发生一周后,传统媒体对事件鲜有报道;真正让该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还要源于《新世纪》周刊记者刘长和《凤凰周刊》记者邓飞的微博。其中,邓飞微博现场直播内容中的'女厕攻防战',成为事件进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对'宜黄事件'网络舆论的表达形态进行研究,试图厘清'宜黄事件'传播中不同网络载体的舆论功能出现怎样的分化?网民的言论表达是否存在'群体极化'倾向?微博在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中怎样体现其策略取向?
- 石义彬胡琼之王彦林
- 关键词:周刊网络公众舆论
- 新时期地方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与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 2012年
-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西部地区经济转轨和文化结构转变步伐的加快,突发事件爆发频率亦有增强趋势,深刻影响着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除了社会转型过程带来的价值观念变迁与社会结构调整外,更重要的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出现的自我危机,对此地方政府应从宏观生态和微观机制两个层面入手,着力于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生态环境,推进社会管理的文化身份认同、协同管理、信息管理等机制创新。
- 王彦林任景华
- 关键词:突发事件地方政府社会管理
- “职业主义”与“社会伦理”冲突中的角色分析——兼论记者在湖北省文化建设中的角色新定位
- 2012年
- "职业主义"和"社会伦理"冲突中的记者角色,是由记者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然而要在二者冲突间重塑角色,则必然应回顾已有新闻实践取向;最后分别通过承继人、把关人、缔造者、传播者等加以角色重塑。
- 王彦林刘硕
- 关键词:角色冲突文化建设
- 论网络媒体的“自我修养”
- 2012年
-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因信息的广泛互动和交流,似乎已成为一个开放、自由、互惠的"理想王国"。但发生于网络空间的种种问题,及因此而产生的多种悖论,促使网络媒体转向于"自我修养"问题。从"意识"、"主体性"、"主体间性"出发,重新检视网络媒体从业者德性的"自我生产"、网络媒体组织的身份"生产",及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路径选择。
- 王彦林林翔
- 关键词:网络媒体修养
- 探析新闻客观性的历史情缘与现实悖论
- 2010年
- 随着新闻与社论区分的事实报道逐渐消解,新闻客观性才最终得以确立;新闻客观性的发生存在多种因素,如战争的公关、宣传直接催发了新闻客观性;然而,由于新闻客观性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追求,因此现实中存在多种悖论。
- 王彦林刘硕
- 关键词:新闻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