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荣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大豆
  • 2篇大豆新品种
  • 1篇选育
  • 1篇育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要点
  • 1篇脂肪
  • 1篇植物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形态
  • 1篇生长发育
  • 1篇施肥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胁迫
  • 1篇株形
  • 1篇偃麦草
  • 1篇小麦
  • 1篇小麦育种
  • 1篇胁迫
  • 1篇离体

机构

  • 5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王建荣
  • 2篇吴聚兰
  • 2篇张海生
  • 2篇李秀珍
  • 1篇赵铁锁
  • 1篇高巨源
  • 1篇刘来玉
  • 1篇樊立强
  • 1篇詹海仙
  • 1篇郭秀荣
  • 1篇赵玉山
  • 1篇张晓军
  • 1篇畅志坚
  • 1篇张国庆
  • 1篇南建福
  • 1篇安海润
  • 1篇王彦龙
  • 1篇王双喜
  • 1篇邢亚静
  • 1篇姚先玲

传媒

  • 3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大豆通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植物离体快繁培养的黑色替代培养基
2006年
用墨汁制作的黑色替代培养基,用于植物离体快繁培养和苗木的工厂化生产,具有植株形态好、再生根多、生长速度快,节省费用,简便,培养基的黑色更加均匀等优点。
王建荣
关键词:墨汁工厂化生产植株形态
优质高脂肪大豆新品种的产业化开发与推广
张海生吴聚兰邢亚静李秀珍赵铁锁姚先玲高巨源刘来玉王建荣张国庆赵玉山王双喜王彦龙樊立强安海润
1、任务来源:该项目来源于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计划编号:022004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农艺学农作物栽培与良种繁育学科领域。近年来,国内大豆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进口量激增,原因是:国产大豆品质较差,单产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
苗期水分胁迫和施肥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了水分胁迫以及水分胁迫和施肥互作对棉花生长、产量构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苗期采用控制水分方法能有效控制主茎生长速度,起到降低棉株主茎高度,培育壮苗的作用;同样施肥条件下,前期适当控制水分,可提高生殖器官与整株干重之比,特别是能增加前期和中期生殖器官量,有利于提高棉花优质铃比例。
王建荣南建福
关键词:棉花水分胁迫施肥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0号的选育被引量:2
2004年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 3 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高脂肪品种“晋豆 19号”为母本 ,高蛋白品种‘晋豆 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于 2 0 0 3年 7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4年 1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 2 0 0 1-2 0 0 2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区试 ,两年平均产量 2 17 2kg/667m2 ,比对照“开育 10号”增产 9 8%。其中 2 0 0 1年平均产量 2 2 5 6kg/667m2 ,比对照“开育 10号”增产 18 2 % ,在全国四大区、9个组、83个点、75个试验品种中居首位。在新疆阿克苏良种场区试点 ,最高单产 3 5 5 9kg/667m2 。其主要优点是 :产量高 ,品质优 ,适应广 ,综合抗性好。
张海生吴聚兰王建荣李秀珍高巨源
关键词:大豆选育栽培要点
在小麦育种中利用偃麦草抗病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6
2004年
为利用中间偃麦草的抗性基因改良普通小麦的抗病性,以八倍体小偃麦TAI7045为桥梁亲本,与小麦杂交、回交,通过异源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操纵,将偃麦草的抗条锈病基因转移给普通小麦,育成一批抗病性和农艺性状均已稳定的小偃麦易位系,并采用染色体分带和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对它们的染色体组成进行了准确鉴定。抗病性的异地评价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它们高抗我国小麦条锈病优势小种和新的流行小种。此外,还就防止或至少延缓抗病性丧失的有效途径、染色体小片段异源易位的诱导方法和外源基因的利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王建荣畅志坚郭秀荣张晓军詹海仙
关键词:小麦育种偃麦草抗病性核型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