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宏磊

作品数:19 被引量:13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胰腺
  • 4篇手术
  • 4篇肠癌
  • 3篇胰腺癌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切除
  • 3篇外科
  • 3篇腺癌
  • 3篇间质
  • 3篇间质瘤
  • 3篇灌流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蛋白
  • 2篇术后
  • 2篇切除术
  • 2篇猪肝脏
  • 2篇胃癌
  • 2篇细胞

机构

  • 19篇天津市人民医...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保定市第三医...
  • 1篇天津市大肠肛...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9篇王宏磊
  • 10篇江涛
  • 7篇王西墨
  • 7篇赵永捷
  • 4篇王家林
  • 4篇李国逊
  • 4篇张宇
  • 4篇陈实
  • 4篇李刚
  • 4篇金中奎
  • 4篇龙刚
  • 4篇王萍
  • 4篇曹磊
  • 3篇朱劲钢
  • 3篇龚谨
  • 3篇王玉
  • 2篇张明庆
  • 2篇高浩
  • 2篇徐靖
  • 2篇曹雅静

传媒

  • 3篇天津医药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脏体外灌流中直接灌流与间接灌流效果的比较研究
2005年
目的在体外肝脏灌流(ECLP)实施技术研究中,对直接灌流和间接灌流孰优孰劣一直存在争议.本实验拟就临床应用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实验动物供体均为普通健康长白猪,体重在20~30 kg,雌雄不拘.一组受体是普通健康长白猪,标准与供体相同;另一组受体是普通健康狗,体重在20~30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2组,直接灌流受体为肝衰猪,间接灌流受体为肝衰狗:A组(直接灌流组,n=5)体外肝脏与受体间直接进行血液交换;B组(间接灌流组,n=4)体外肝脏用猪血液进行ECLP循环,受体血液自循环,两个循环间的血液通过中空纤维管进行物质交换.A、B两组进行ECLP灌流时间均为4 h,肝衰时间为8 h,8 h后处死.观察体外肝脏和受体一般情况,体外肝脏的胆汁生成量、耗氧率等,受体的血氨、肝脏酶谱和血凝情况等指标.结果 A、B两组在体外肝脏的胆汁生成量、耗氧率和受体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虽然直接灌注和间接灌注两者在体外肝脏的存活和灌注效果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考虑到间接灌注在异种灌注中具有伦理学压力较小的诸多优点,而临床应用又以异种灌注为主,故临床应用时仍推荐应用间接灌注.
江涛李国逊金中奎龙刚王西墨朱劲刚王家林王宏磊王萍李刚张宇龚瑾陈实
关键词:灌注法
双镜联合治疗贲门旁胃后壁间质瘤与传统开腹手术配对队列研究:附一种改良胃后壁旋转术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明确胃镜联合腹腔镜在贲门旁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优势,同时介绍一种专门用于切除贲门旁胃间质瘤的改良胃后壁旋转术。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8例贲门旁胃后壁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镜联合组42例,开腹组86例。随机匹配32对患者;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双镜联合治疗贲门旁胃间质瘤具有明显优势,且胃镜联合腹腔镜经小弯侧胃后壁旋转术是切除贲门旁胃后壁间质瘤的成功术式。
徐靖王宏磊赵永捷王西墨曹磊张明庆
关键词:剖腹术队列研究
ZFX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和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锌指蛋白(ZFX)的表达,评价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并收集其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方法检测43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ZFX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进一步检测114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ZFX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对胃癌患者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qRT-PCR结果显示ZFX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升高,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进一步IHC结果表明,ZFX蛋白的表达位于细胞核,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约为76.3%,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仅有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ZFX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TNM分期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ZFX蛋白阴性表达组的总生存期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ZFX在胃癌组织中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呈现异常高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密切相关,提示ZFX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胃癌潜在的预后指标。
崔纪芳王宏磊赵永捷刘艳迪
关键词:胃癌ZFX临床病理参数预后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术前血小板计数<10×10~9/L的复发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S)治疗血小板计数(PLT)<10×10^9/L的复发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6年6月期间行LS治疗的17例复发性ITP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9例;平均年龄(42.18±15.70)岁,术前1dPLT<10×10^9/L,中位病程为2(1,5.5)年,伴有脾大者6例。结果17例ITP患者均顺利完成LS,手术时间(156.76±17.9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50(20,175)mL,术后住院时间(7.47±1.94)d。17例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LS术中均未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术后均未发生皮下气肿、感染、腹腔包裹性积液等并发症。LS术后短期内总体有效12例,包括完全反应者11例和部分反应者1例。术后1dPLT≥100×10^9/L者术后有效率明显高于PLT<100×10^9/L者(P<0.05),不同年龄、性别、病程、是否伴有脾大和术前免疫球蛋白封闭治疗等因素间术后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S治疗PLT<10×10^9/L的复发性ITP患者安全、有效,术后1dPLT可能成为预测LS治疗ITP短期疗效的指标。
曹磊郑昆明王宏磊廖毛毛薛峰张磊赵永捷江涛
关键词:血小板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
大肠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14年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大肠癌高危个体的识别和早期诊断显得尤其重要。常用的筛查措施主要包括粪便潜血实验、钡灌肠检查、纤维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检查等。目前适用于人群筛查的最佳方法尚不确定,分子筛查及其他新的技术有望用于人群大肠癌筛查。对于各种筛查方法,如何进一步提高其特异性和敏感度,同时在效价比和人群依从性等方面上做出改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赵丽中王宏磊
关键词:结直肠癌
胰腺癌的综合治疗
2010年
全球每年约有15万人,欧洲约有4万人死于胰腺癌,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尽管影像学诊断技术和外科手术技术在不断提高.但其术后生存率并没有突破性改变。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为90%~100%,5年生存率可达70%~100%,但胰腺癌具有早期浸润血管,早期“围胆管”侵犯,早期神经束侵犯及早期缺乏特征性症状与体征的生物学特性,致使近9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仅为10%,5年生存率不足4%。
王宏磊江涛
关键词:早期胰腺癌影像学诊断技术手术切除率外科手术技术术后生存率
兔原位直肠癌的光动力治疗效应和不良反应研究
2017年
目的 以兔原位直肠癌为动物模型,探讨内镜光动力疗法在治疗腔道肿瘤时照光剂量、操作方法、不良反应等对其疗效的影响,为光动力疗法治疗直肠癌提供临床前依据.方法 建立20只兔VX2原位直肠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PDT低剂量组、PDT中剂量组和PDT高剂量组.血卟啉单甲醚(HMME)光敏剂于PDT前24 h静脉注射兔体内.光源采用630 nm半导体激光器.使用普通内镜和超声内镜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记录生存时间、一般状况、不良反应等.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PDT后第7天,PDT低剂量组40%轻度有效;PDT中剂量组60%明显有效,20%轻度有效;PDT高剂量组20%明显有效,80%轻度有效.PDT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4、10、5d.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肠梗阻、肠道蠕动功能丧失以及死亡.结论 PDT剂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合适剂量的PDT对兔直肠癌有较好的消除效果.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PDT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高浩石霞飞金文东张海霞董化江杨悦韩玉阴慧娟石磊王宏磊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直肠癌血卟啉单甲醚
急性肝功能衰竭猪应用同种体外肝脏灌注技术支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体外肝脏灌注(extracorporealliverperfusion,ECLP)技术应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短暂替代治疗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体重20~30k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肝衰组(n=5),通过结扎肝脏血供和门体分流制备肝衰模型,肝衰模型制成8h后处死取标本;肝衰+ECLP组(n=5),受体为肝衰猪,供肝阻断血供后迅速切取,连接ECLP开始灌注,ECLP灌注时间为4h,肝衰模型制成8h后处死取标本;正常肝+ECLP组(n=4),受体为正常猪,灌注方法同肝衰+ECLP组。观察受体一般情况、肝脏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受体血常规、血生化、血凝、血氨和TNF等指标。结果肝衰组PT、AST、TNF、血氨、RBC和HCT值明显高于肝衰+ECLP组(P<0.05);正常肝+ECLP组的FIB、AST、TNF和血氨的变化明显低于肝衰+ECLP组(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肝衰组受体的脑组织出现广泛的脑水肿,表现为神经元细胞间隙明显增宽,并有多数神经元细胞死亡;肝衰+ECLP组受体的脑组织也出现有脑水肿的表现,并有少数神经元细胞死亡,但较肝衰组轻;正常肝+ECLP组的脑组织病理检查基本正常。肝衰组和肝衰+ECLP组的受体肝脏病理检查可见大片肝细胞坏死,而正常肝+ECLP组受体的肝脏病理检查基本正常。结论同种ECLP能有效地改善肝衰受体的体内环境,缓解症状,尤其是这种技术能缓解肝衰受体的脑水肿,而脑水肿可能是肝衰受体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但ECLP也有其自身的并发症存在。总之,同种ECLP技术是一种有效而且可行的ALF短暂替代治疗方案。
李国逊赵永恒王西墨龙刚金中奎朱劲钢王家林王宏磊王萍李刚张宇龚谨江涛陈实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及营养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行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以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排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术后留置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B组术后不留置营养管行肠内营养,C组由中心静脉行肠外营养。对比三组干预后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的水平变化情况、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时期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ALB,TFN,PA,Hb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组(t分别为12. 933,3. 755,15. 962和7. 132,P <0. 05); B组治疗后ALB,TFN,PA,Hb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组(t分别为8. 873,2. 874,12. 016和3. 769,P <0. 05); C组治疗后ALB,TFN,PA,Hb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组(t分别为7. 187,2. 635,11. 837和2. 984,P <0. 05);各组治疗后ALB,TFN,PA,Hb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5. 172,1. 957,2. 737,3. 172,P <0. 05);组间行SNK-q检验两两对比结果显示AB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 05); A、B两组与C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三组在拔除引流管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显示有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1. 352,4. 978和3. 873,P <0. 05);而进一步行两两对比显示A、B两组在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C组(P <0. 05),A、B两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三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肝功能异常、低钾血症、低血糖的概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 157,0. 478,2. 736,2. 384,4. 098,2. 893,P <0. 05)。结论胃癌根治性术后应早期行肠内营养,其可促进患者各项营养指标的恢复,同时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对患者机体状况的恢复起着促进作用,同时,行不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早�
王玉王宏磊赵永捷曹磊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肠内营养留置胃管术后恢复营养状态
以根治性手术为核心的胰腺癌综合治疗
全球每年约有15万人,欧洲约有4万人死于胰腺癌,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尽管越来越多的医疗中心和医院承认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标准,并遵循其手术原则和范围施行手术;尽管以影像学为基础的术前评估精确度不断提...
王宏磊江涛
关键词:根治性手术胰腺癌癌前病变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